第八百五十九章 工商皆本(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河工重在清淤护堤,保水养土,待秋收之后,便可召集民役。民役用饭、用钱,按照往年的拨就行了。各县还有什么事情吗?”陈初六问道。

“別驾,各县都报了一件事情来。”宋祁拱手道:“自別驾在码头减免商税以来,走水路的商贩,都不在半途停留,硬撑也要撑到阳曲,走陆路的也都开始准备买船了。各县的商旅数量锐减,随即便是收入少了。各县知县,都当不好家了。”

“本官在码头减税,为的就是做个示范。告诉他们,可以参考阳曲这边的办法,出租码头、减税学过去,但任何出租数目和减税力度都不得超过阳曲这两个码头。文水、交城、大通监、清源、榆次这些地方,都是傍水的,余下的本官另有办法。”

“治国之道,自古便是重农抑商。大人,如此为商贩减免税务,却对农夫征收重税,这恐怕人心思变,百姓只想着经商去,不思务农了。大人,这会动摇治国的根基的。”底下一名支使劝到。

“重农为治国之本,这一条的确不能变。但在太原,这一条需要能融会贯通。本府地瘠而民贫,而负担又重,年年需要朝廷拨给银两。以农为本的同时,还要以工商为根。不知诸位察觉到没有,市场上的粮价比往年都要低。”

众人交头接耳,对这种事情,他们不太清楚。但那支使却是道:“大人,下官以为这不可能。下官听说,百姓们现在都跑去了河堤上卸货,不事生产,哪里会有粮食呢?现在粮价低,应当是粮商粜出陈粮,所以才价低。”

“你以为应当怎么办?”

“下官以为,別驾减免商税,是为了吸引这些商贩将物资运来,充实粮仓,以解燃眉之急。下官当时佩服得五体投地,心说这是大人神来之笔。现如今仓禀已然充实,用不着他们了,可以试着提高税。虽说有些失信,但这些商贩本就是小人嘛。”

古时的士大夫,对商人是十分鄙视的,这支使的话,在场之人听了都是十分认可,史才良一拍腿道:“若不是支使这么说,下官还没看出来別驾的办法,別驾这手招蜂引蝶真来得巧妙。而且他们已经租了码头,想走也走不掉!”

“大人,现在正是秋收的紧要关口,这些百姓不想着在田地里努力耕作,却想着在码头搬运,果真鼠目寸光。下官以为应当严令禁止百姓卸货,在家里老实种田,准备秋收。”支使大声回到。

可他这几句话,引得堂内堂外许多人发笑起来。这秋收之前,庄稼的长势已经定了,施肥浇水已经没用,只要不生虫,这年的收成基本已经定下了。再怎么努力,已经改变不了。众人笑他不懂农事,还自以为是。

陈初六也乐了几声,支使脸上立马挂不住了,这时陈初六则道:“稍安勿躁,本官以为可以先静等着看看,若真出了什么事,在改变不迟。”

众人一并称是,自然不会再有反对的了。只不过,这些人里面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更别说太原府外面了。陈初六在码头上做的这些改革,在官场上可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重农抑商的思想,比孔夫子的还要深远,对于古代帝王而言,守土自耕的人最好管理,也最好收割。于社会而言,农业稳定才能有经济稳定,不说颗粒无收,只要歉收就有得罪遭。其实这并无不可,哪怕到了后世,也得重农。但抑制商业,是值得商榷的,故意阻碍正常经营,更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