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从俞高宜倒台之后,河东路没人再敢惹陈初六。于是乎,陈初六似乎性情大变,这段日子老老实实,并没有做出十分出格的事情。而汴京那边,人来人往,最记不住的,便是人了。
街头巷尾的说书人,甚至已经将陈初六冒险记作为怀旧节目了,更不用说朝廷之上。太后崩逝之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已是让人迷醉其中。
天子早朝之后,百官散去,各自去自己部堂办事。有许多人前往政事堂,但其中有二位紫袍的人,甚是惹眼。
左边一位,不仅紫袍,还有金玉腰带,看他身上的饰物,便知道此人已是位极人臣。右边一位,也是紫袍,但逊色得多了。
这两人真是吕夷简,与礼部左侍郎王随。王曾离开之后,礼部尚书一职,由他带走了,可他在那么远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判吏部事。于是乎,知吏部事的重任,落在了左侍郎身上。
吕夷简乃是现今的首相,次相则是宋绶,宋绶是个学官出身,说起朝斗,连吕夷简半根手指都斗不过,故而政事堂便是吕夷简的一言堂。虽说如此,可天子并不会让相权膨胀到这个地步,这吏部和言台,便一直都是赵祯亲自掌握。
换句话说,朝中掌握实权的两个宰相,实际上就是吕夷简和这位王随。这两人走在一起,犹如猛虎下山,路上的官员,胆子小面子小的赶紧躲开,胆子大面子大的才敢远远地行礼。
两人虽是交谈,但王随还是慢了半步,似乎是在后面亦步亦趋,他道:“京中外放提拔了一些官员,空出了许多实缺。下官想从外地调来几人补缺,不知吕相心中,可有人选?”
吕夷简含笑道:“王侍郎这是什么话,天子交给侍郎掌管吏部,这官员栓选,自然由你做主,仆岂敢多言?”
王随沉吟片刻,知道吕夷简这是不满,但他心底,也有纠结。这次天子想提拔的人,实在是让他有些担忧。
想到这里,王随长叹一声道:“吕相,下官实话说了。底下传来一份名单,想也不用想,这是天子的意思。其中用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一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论及做实事,便是一窍不通。”
“这次提拔的人,今后都是要在庙堂之上的。宰相起于州部,这条祖制,自有它的道理。这些人写文章倒是华丽,却连知县也没当过,更不知钱粮、刑名为何物,若是用这些人在朝廷上,必然遗毒无穷。”
说到这里,吕夷简也不得不重视,问道:“到底有哪些人?”
王随从袖中拿出一张纸来,交给吕夷简过目。这时吕夷简的脚步,忽然停了下来,这纸上的几个名字,张存、周昌、硃云、辛毘事,算是他耳熟能详的。
想当初,那些御史弹劾陈初六,天子大怒,将那些人全秃噜了。现在的御史,全是天子亲自提拔的,刚中进士,就选为了御史。
这些人仗着天子撑腰,言者无罪,便在朝中肆意攻讦,比之当年弹劾陈初六的人,有过之无不及,现在提拔的这几位,便全都是嘴强王者。
毘:读如“皮”。(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