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震天雷(1 / 2)

苏厨 二子从周 1427 字 2022-12-26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三百八十三章震天雷

第一步是搞陶瓷坊,造出大批工业用玉瓷和玻璃产品。

第二步用这些产品制造缸塔,生产三酸。

第三步造龙窑炼焦,同时生产氨气。

接下来,就是利用盐,氨,水,制造纯碱和氨产品了。

这就是后世的侯氏制碱法。

如今的潘原,日产三酸五百斤,纯碱三百斤,碳铵三百斤,虽然比后世自己随便关停的任何一个小工坊都还要寒酸,但在苏油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

三酸供不应求,硫酸和盐酸是商州铁矿急需的原材料,选矿酸洗蚀刻,多少都不够。

纯碱接下来是用来处理羊毛和皮革的,同样不够用。

碳铵就更不用说了,提高小麦产量的好东西。

所有东西里边,最重要的是硝酸。

有了羊,就有油,有了油和碱,就有了甘油,有了甘油和硝酸,有了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实在是过于危险,必须做钝化处理。

没有优质的棉花,没有二林部的木棉,无法制造硝化棉,其实难不住智慧的胄案老司机们。

只需要按比例加入脱水火硝,谷糠粉,硫磺粉,就能够得到一种好东西——在抗战时期解放区大量使用的高爆炸药——周氏炸药。

这是国之重器,史大的级别明显不够看,苏油将洪江借调了过来,也信一次迷信,借他的名字镇魇火魔。

说起来简单,其实工艺还是很繁琐的。

比如要让谷糠粉完美地吸收甘油,就需要发明球磨机。

这是老技术,不过调和谷糠粉和甘油的球磨机,是木制的,里边的磨球也是松木球。

这只是林林总总工艺流程中的一例。

至于火帽和雷汞,反而简单了。

商州人民很聪明,本地所产榨油原料较多,如黄豆、蓖麻、药籽、麻籽、芝麻、核桃、桐籽等。

因此城乡土榨油坊较多,除供乡民自食外,核桃油、桐油等还销于长安等地。

最厉害的,这里的乡民,普遍都会用漆油、木油制蜡,做为祭奠之用。

苏油一个响指,蜡是好东西,百姓们祭奠有剩的,通通运来华亭。

还有漆,有了蜡,炸药的火帽和引信就简单了。

炸药作坊三大禁忌——明火,铁器,高速。三大纪律十八项注意,贴得到处都是。

洪江一身白大褂,戴着个白色的布帽,不像大宋的判官,苏油恍惚有一种穿越回后世实验室的感觉。

一个陶瓷柱状罐子摆在桌上,中间有一根铜管,铜管外边,是碎瓷片,铜管里边,是一种灰黄色的泥粉状物质。

苏油伸手抹了一点,在手上搓了搓,有一种油润的感觉。

洪江说道:“这东西好,防潮,威力好大。”

“不过铅还是精贵,于是我们就没有采用明润你说的法子,那样太费铅子了。”

“就这样,一枚震天雷,用碎瓷片拌封五十枚铅子,我们实验过,足够杀伤三平方米范围内的目标了。”

说完用舌头顶了顶大牙:“铅子多了不好,贵不说,一不小心就会咬到一颗,硌得牙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