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石数鸟(1 / 2)

隋末扬旌 陈证道 1786 字 1个月前

九月初六,连绵了三日的秋雨终于止歇了,秋阳高照,但官道上依然残留着坑坑洼洼的积水,泥泞湿滑不堪,不过涿郡郡治蓟县城的西门外却没有这种情况,一条新铺的白沙路从城门口一直延伸出数里,干净整洁,就差没有铺上红地毯了。

而且这天一大早,涿郡新任郡丞段则成便率着地方官绅在城门口翘首以待了,有经验的百姓一见这等阵势,便知今日肯定有大人物到来了。

没错,这个大人物就是新任涿郡留守高长卿,正三品的封疆大吏,杨广亲封的幽州地区一把手。

话说段则成原是段达的心腹,由于斩杀王须拔有功,被提拔为涿郡的郡丞,结果屁股都还没坐热,靠山段达就被削职为民了,所以段则成现在有点慌,担心自己也会被撸掉,幸好,接任涿郡留守的高长卿和自己还算有点交情,当初围剿王须拔和厉山飞时好歹也并肩作战过,因此,段则成觉得高长卿应该会给自己一点面子。

当然,段则成也知道高不凡对自己的老上级段达颇有微词,而作为段达心腹的他,烙印太明显了,所以也有点担心高不凡会给自己穿小鞋,因此,段则成不敢怠慢,每天掐着手指计算高不凡到达日子,又派人修整了进城的道路,以此来示好。

在得知高不凡今日极有可能赶到后,段则成一大早便率领麾下的官员和将领出城恭候了,至于那些地方士绅,根本不用他组织,便在幽燕七姓的带领下自发出城来迎接高不凡了。

除了涿郡本地的士绅,清河崔氏的族长崔望也亲自来了,另外还有大管事崔护。

话说目前清河崔氏的大部份产业都转移到涿郡来了,这段时间,甚至就连族长崔望也搬到了蓟县城中居住,只是刚住下不久便发生涿郡通守郭绚被窦建德斩杀的事,然后就是罗艺杀死了北平郡太守邓暠,屯兵渔阳郡边界,对涿郡虎视眈眈,一时间,本来局势相对平稳的涿郡周边,陡然间趋向于恶化了。

要知道清河崔氏的大部份产业,目前都集在涿郡一带,一旦形势发生恶化,有可能会损失惨重,所以崔望这段时间终日寝食难安,幸好,洛阳方面很快就传来了好消息,懦弱的段达被削职了,将由高长卿接任涿郡留守一职。

瞬时间,整个清河崔氏上下都喜气洋洋,因为大家都知道崔氏和高长卿的关系很铁,这位如今成了幽州地区的一把手,那么以后清河崔氏在幽州便稳如泰山,无往不利了。

所以这几天,崔望也跟段则成一般,掐着手指计算高不凡到来的日子,其实不止崔望,幽燕七姓何尝不是如止,暗喜之余还有点后悔当初“投资”得不够多,早知道这位这么快就升任幽州地区一把手,当初就像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那般狠狠地砸钱了。

且说众人差不多等到中午,终于有一骑快马来报:“高大人一行已在十裡外,一炷香功夫就会到。”

段则成精神一振,立即把腰杆站得笔直,一众官绅也下意识地整好官袍,而作为高不凡手下第一幕僚的魏征也受到了大家的热捧,纷纷无话找话搭讪,只是老魏却爱理不理的。

倒不是老魏现在飘了,实在是性格使然,孤僻兼毒舌,一般的庸俗之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他也懒得搭理你,如果是他看对眼的人,跟你聊三天三夜也没问题,没错,就是这么有性格。

那些地方士绅显然也清楚这位魏先生的性格,虽然受到冷遇,也不太在意,当然,这也是因为给面子高不凡的缘故,若是没有高不凡这座靠山,只怕众士绅会倒过来对魏征不屑一顾,哪凉快那躺去吧!

嗯,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现实,人也是如此现实!

约莫一炷香时间,众人终于看到官道上出现了一支马队,约莫二三十人,为首之人骑着一匹神骏的大青马,约莫十七八岁,生得剑眉朗目,英气勃勃,腰间悬着一柄长刀,飒爽得像一株白杨。

众人精神一振,正主来了!

没错,这支马队正是高不凡一行,离开洛阳后骑马跋涉了二十天,终于抵达了涿郡郡治蓟县城。

“涿郡郡丞段则成,率众在此恭候留守大人!”高不凡的马还没停稳,段则成便一个箭步上前施礼,并且高声自报了名号。

高不凡翻身下了马,身后一众亲兵也跟着下马,此时一众官绅也迎了上来,纷纷向高不凡行礼问好。

高不凡微笑抱拳道:“诸位不必多礼,劳动大家出城迎接,本官于心不安。”

“呵呵,这是应该的,大家盼高大人就跟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现在见到高大人,大家也都心安了,有了高大山这根定海神针坐镇,咱们涿郡必然稳若泰山。”幽燕七姓中的黄管事笑呵呵地道。

众官员士绅也纷纷出言附和。

高不凡笑了笑,忽然目露讶意,快步走到崔望跟前道:“原来崔族长也在,本官何德何能,竟劳动崔族长相迎。”

众人的目光马上齐刷刷地往崔望看去,只有羡慕的份了,没办法,谁让人家清河崔氏捷足先登,当高大人还名不见经传的时候就伸出了橄榄枝,而且一直对高大人鼎力支持,如今受到高大人格外礼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崔望此刻自是满面春风,心中大快,不过表面还是客气地道:“高大人言重了,正如黄管事所讲,高大人乃幽州的定海神针,老夫也是盼星星盼月亮般,终于把高大人您给盼来了,别说只是出城门口迎接,出城十里相迎也是应该的。”

高不凡微笑道:“崔族长过誉了。”

高不凡和崔望客套了几句,这才打量了一眼崔护身边的那名英俊的年轻人,笑问道:“崔兄,这位莫非就是令郎?”

崔护点头道:“正是犬子,九龄,还不拜见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