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迂回穿插(1 / 2)

隋末扬旌 陈证道 1557 字 1个月前

由于燕山山脉的阻隔,华北平原和辽东平原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隋唐时期还只有三条道路可通,分别是平岗道,卢龙道和傍海道。

平岗道的起点在奚口,需绕道蒙古高原,都是山路,所以不仅难走,也是距离最长的。

卢龙道的起点在卢龙塞,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喜峰口,同样也是难行的山路,不过距离要比平岗道近很多。

傍海道的起点在临榆关,这条道路最短,也是最好走的,傍海道又被称为辽西走廊,濒临渤海,道路平坦,适合大军通行,不过也有个缺点,就是容易受海潮影响,常年积水,形成大片沼泽地,只有冬天道路结冰了才容易通过。

前几年杨广三征高句丽,为了缩短后勤物资运输时间,所以专门征调役夫修筑堤坝挡住涨潮的海水,傍海道的道路条件才变得好了起来,来往的商旅频繁,傍海道也渐渐取代了卢龙道,成为华北平原和辽东平原之间的主要纽带。

一个多月前,卢升接到了高不凡派给他的秘密任务,率一支三百人的轻骑从奚口出发,走平岗道潜入柳城郡,当然,目的并不是要偷袭柳城郡,而是绕道柳城郡,切断辽西走廊,断掉临榆关守军的退路和粮道,配合北平郡这边的友军前后夹击临榆关。

这个任务无疑相当艰巨的,第一,平岗道需要通过奚人的地盘,若是遇上奚人,少不得一场恶战;第二,道路崎岖难行,而且十分遥远,孤军深入,没有补给,没有后援;第三,柳城郡是罗艺的地盘,一旦被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冬月十五,西北风在耳边嘶吼着,天色阴沉沉的,只怕是要下雪了。

卢升紧了紧身上的棉衣和皮手套,还有毡帽,不禁暗暗庆幸高大人考虑周到,要是没有这套装备,现在他们会很难熬。

此时,天空中传来一声鹰叫,卢升抬头望去,只见一只威武的雄鹰从黑沉沉的铅云之上飞了下来,稳稳地落在他的肩膀上。

这只雄鹰叫铁嘴,是崔诗柔今年驯养的新猎鹰之一,正是由于铁嘴在天空中盯着,卢升这支人马才顺利通过了奚人的地盘,穿越群山,成功潜入了柳城郡。

此刻,卢升等人正走在傍海道上,朝着临榆关方向行进!

卢升和铁嘴交流了片刻,然后扔给后者一根肉条,这只雄鹰便再次腾空而起,消失在天空之上。

卢升抽出了腰刀,咣咣地敲了敲马镫,大声道:“弟兄们,注意了,咱们后面来了一队客人,咱们得回头迎一迎。”

众弟兄精神一振,毫不犹豫地拨转了马头,因为大家都道,卢校尉向来无利不起早,这队所谓的“客人”肯定是一群能吃得下的肥羊,否则卢校尉不可能让大家动手的,这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没有后勤补给,全靠路上打劫了两回“肥羊”获得补给,而这些“肥羊”要么是奚人,要么是契丹人。

且说卢升等人拨转马头往回奔了数里,果然遇见了一支押运粮草的队伍,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大家都不用想就知道是罗艺的人马在往临榆关运送补给了。

所以卢升一声令下,三百骑便冲了过去,还一边哗哗地怪叫:“此路是俺开,此树是俺栽,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这支负责押运粮草的队伍正是罗艺麾下的部队,正从柳城郡往临榆关运送补给呢!

话说临榆关和卢龙塞的粮食原本是北平郡就近补给的,但是现在北平郡已经被高不凡占领了,罗艺没办法,只能从后方的柳城郡调运粮食来应急。

这支负责押送粮食的队伍约有三百名官兵,另外还有一千名征调来的民夫。为首的官兵是名族帅,突然见到支“马贼”迎面杀来抢粮,不由面色微变,不过这名族帅倒也尽职尽责,并没有丢下粮车逃跑,反而策马迎了上来,厉声大喝:“哪里来的毛贼?胆敢打劫北平郡通守罗艺罗大人的军粮,找死!”

卢升不禁暗暗好笑,看来这位同行的眼神儿不太好,你见过装备如此精良的毛贼吗?

“射!”卢升只是冷喝一声,数十支箭便呼啸而出,那名族帅和其身后的十几名官兵当场被射杀。

“杀人啦!马匪杀人啦!”

那些役夫眼见官差头目被马贼射杀,立即吓得一哄而散,而负责押运粮草的三百步兵也屁滚尿流地逃散了。

卢升率着三百骑兵追杀了一通,将官兵全部杀散了,这才罢休,又把部份逃散的役夫抓了回来。

“卢校尉,好多粮食啊,哈哈,这次咱们赚大发了,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众弟兄兴高采烈地围着上百辆粮车,笑得是见牙不见眼。

卢升却是眼珠一转,立即计上心头,笑道:“这么多粮食,咱们哪吃得完?还是给临榆关的袍泽送一些去吧,独食难肥嘛。”

“卢校尉,你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咱们是来取临榆关的,咋还给人家送粮食了呢?”一名什长不解地道。

卢升飞起一脚便踹在这货的屁股上,骂道:“榆木脑袋,给老子滚一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