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第二日一早,阿爹就去买了材料,和房主一起搭了个灶台。
这里头倒是发生了一件很巧合的事情。
上一次,莫千蕊和阿爹只见到了房主一人,对于房主家的其他人都是陌生的。这一次,因为要搭灶台,不仅房主过来帮忙了,还顺道叫上了他弟弟。
那房主看起来跟阿爹的年岁差不多,家里头有一个婆娘一个儿子。另外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弟弟。
巧合的是,房主的弟弟不是别人,正是莫千蕊先前在茶摊子上认识的那个茶小二。
茶小二能说会道的,一看就是个精明人,而房主却是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看起来是个能干活的,却不是善于交际的人。
阿爹跟茶小二打个招呼,算是正式认识了。随后三人一起干活,才一个时辰,灶台就搭好了。
莫千蕊迫不及待的试了试,也没琢磨复杂的饭菜,而是直接煮了一锅米粥。
灶台挺好的,不过莫千蕊也发现自家真的缺了很多东西。
首先,家里是一根柴火都没有,这煮米粥用的柴火还是借的房主家。除此之外,家里的佐料也就只有上次,莫千蕊在曾记佐料铺买的那些。可分量太少了,种类也少,看来等下还得去一趟佐料铺。
还有就是锅碗瓢盆也需要再买一些。
虽说从莫家大宅的废墟里拨拉了一些损坏不是很严重的锅碗瓢盆出来,可到底还是缺了不少。盛放腌菜的坛子也要买,筷子一双都没有了,今个儿用的勺子,也是要买的。
除了这些日用品外,家里的衣裳也都没了。阿爹身上的衣裳脏兮兮的,鞋子是阿奶给的。阿娘的衣裳昨个儿在李家老四家里略略归整了一番,却也好不到哪里去,鞋子也是拿人家穿旧了的。二丫和莫千蕊倒还算整齐,不过这大夏天的,不说每日里要替换衣裳,这隔几日总归要换一身的,要不然身上都要馊了。
这么一盘算,自家缺的东西还真是不少。
自然,这些事情都落到了阿娘和莫千蕊身上。考虑到莫千蕊要准备傍晚练摊的材料,所以这事儿就只能交给了阿娘。
莫千蕊将剩余的钱都拿了出来,交给了阿娘,并叮嘱阿娘回来时,给她捎带一些萝卜、咸菜、小香葱、辣椒和鸡蛋。
前个儿的蛋包饭卖的不错,莫千蕊暂时不打算换花样。
反正今个儿她准备的充分了,加上那些小菜,生意应该不会差的。
她都想好了,一份蛋包饭十文钱,里头包括鸡蛋小麦粉做成了饼子,一勺白米饭,几节小香葱,外加一点子酱汁和小菜。倘若要加个鸡蛋,就需要加五文钱,多加个小菜三文钱,多加一勺白米饭两文钱。
昨个儿熬了三种酱汁,是最基本的甜酱咸酱和原味酱。
等阿娘的辣椒到了,这原味酱就能变成辣酱了。
另外,莫千蕊也准备了两种小菜,酸萝卜丁和腌腌菜。这小菜是提前准备好的,因为讲究一个腌制的时间。等阿娘将食材买来了,莫千蕊只要做做样子,同空间的交换一下就好了。
到了傍晚,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阿爹阿娘对此都很慎重,打算全家人一起上阵。
莫千蕊表示很无奈,却也没有反对,而是叮嘱阿爹看好二丫。
显然,当阿爹阿娘一起上阵的时候,给莫千蕊打下手的人就变成了阿娘,而阿爹则是沦落到看孩子了。
出摊很是顺利,莫千蕊没忘将招牌贴在小推车上。阿爹阿娘看到了之后,根本就没觉得奇怪,权当是莫千蕊在乱涂乱画,让莫千蕊事先编好的理由都没能说出口。
不过,小食摊儿的生意还是挺不错的,一晚上忙碌下来,莫千蕊估计至少也有八百文以上。至于塞钱就更容易了,因为忙碌起来,不仅阿娘要收钱,就连莫千蕊和阿爹也帮着一道儿收了些钱。且收好钱后就是直接揣怀里的,莫千蕊逮着空闲从空间里捞了十来文铜钱揣在了怀里。
过程太容易了,感觉一点儿成就感都没有。
快收摊时,小食摊儿前来了个让莫家人都感到意外的食客。
伶娘。
“二丫,你们在这儿呢?喏,这是我姨姨,昨个儿我是跟姨姨睡一屋的。”
昨个儿做马车时,仿佛也听到伶娘提起什么姨姨,不过当时众人都有些心神不宁的,没人去注意伶娘的这些话。这会儿,看到了真人,倒是有些诧异了。
所谓的姨姨,看年岁,也就二十来岁的模样,五官很是精致。给人的感觉很柔和,看起来并不是下人的模样,看穿着打扮倒是一般人家的当家主母。
见伶娘跟二丫玩开了,那人也不恼,一面笑看着两个小丫头,一面主动跟阿娘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