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唐家婶娘也算是命运多舛之人了。
未出嫁前,在娘家也是极为要强的,偏生家中不止她一个女儿,再加上堂姐妹,一大家子中比她出挑的姑娘家是数不胜数。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她会嫁给唐家叔父的缘故。
虽说,唐家是武将世家,唬唬小老百姓是完全足够的。可搁在京都郡里,却完全不算什么。哪怕当时唐家老太爷尚是从一品武将,在武将里头也算是出名的,可在京都郡里,官宦人家多半是宁愿将女儿嫁给三四品的文官,甚至于更低级别的,也是不会考虑武官的。
幸而,唐家叔父并未继承祖业,且唐家婶娘的娘家也不算很显赫,加上她本人相貌也不是很出挑,底下还有诸多未嫁的亲妹堂妹之类的。这才顺利的嫁给了唐家叔父。
在最初几年里,唐家婶娘的日子过得也算是不好不坏。
当时,唐晏岫的父母已然成亲,只是因为他父亲常年驻守边关,当唐家婶娘生下长女唐雅韵后两三年,唐晏岫才出生。
之后没多久,唐晏岫的父亲就战死沙场,他的母亲在病了一段时日后身故了。
对于唐晏岫来说,之后的日子当然就算不上好了,可对于唐家婶娘来说,她的好日子却是从唐晏岫父母过世以后才真正开始的。
本朝的规矩是,长房嫡长子继承家业至少八成,剩余两成家产由其他嫡子继承,嫡女出嫁由公中出一份不菲的嫁妆,而庶子庶女则只会得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安家费和嫁妆。
若是唐晏岫的父母没有出事,那么将来继承唐家绝大部分家业的自然是唐晏岫的父亲,之后也就是唐晏岫本人。
可就是因为出了事,这唐家将来的家产到底落在谁人头上,却不是那么明显了。
这年头,小孩子是极为容易夭折的,唐晏岫能平安的活到长大,倒不是因为唐家叔婶的善良,而是因为他被大夫诊断为天生痴傻之人。
至今为止,唐晏岫都不知晓原主的痴傻究竟真的是天生的,还是说被唐家叔婶坑害了。
当然,唐家叔婶是断然不会承认这件事情的。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老天爷的心意是凡人所无法揣测的。
唐家婶娘对此深有体会。
谁能想到,在眼看要得到唐家家业的时候,竟然会接连出了那么多事儿。
“娘……”
“乖乖的睡吧,娘在这儿,哪儿都不会去的。”
柔声将幼子哄睡,唐家婶娘面上神情变换不定,最终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罢了,认命吧。
像唐家婶娘这种人,当初觉得唐晏岫父母双亡,他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傻子是不配继承唐家的。可反过来说,如今唐晏岫已经长大,且还成了亲,就算是成人了。反观他们娘俩,一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妇人,一个是年幼不堪一击的孩子。他们如今的处境并不比当初唐晏岫好。
甚至于,唐家婶娘觉得,还不如只剩下自己儿子一个人呢。
这样的话,无论是碍于情面还是单纯的出于同情心,唐晏岫都不可能害他年幼的堂弟。
可如今,她还活着,儿子成了她的软肋,反过来她也是儿子的致命伤。
倘若,唐晏岫逼着她改嫁,亦或是夺走她的儿子请专人来照顾,都是她不能接受的。幸而,照如今的情况看来,唐晏岫还算仁慈,且莫千蕊也没有半分想要插手唐家事务的意思。
“儿子呀,如今娘只求跟你在一起,哪怕他唐晏岫不给咱们娘俩一文钱,娘也会将你拉扯长大的。只求、只求他不要将咱们娘俩分开。”
看着幼子安详的睡颜,唐家婶娘泪流满面。
至少,他们如今是在往京都郡赶,只要到了京都郡,或许她可以去求娘家人帮帮忙。
……
唐家婶娘不会知晓,就在她忧心将来的日子时,唐晏岫和莫千蕊已经商量好了对他们母子俩的处置。
说处置,也许太严肃了。
准确的说,应该是如何安置他们母子俩。
莫千蕊是不打算插手这事儿的,虽说那对母子俩看着挺可怜的,可莫千蕊从来都不是同情心过剩的人。用她的话说,唐晏岫做下的决定,她无条件赞同。
而唐晏岫,在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入乡随俗。
所谓入乡随俗就是,按照朝廷的律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