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最先爆发内乱的,是桀燕国(2 / 2)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1236 字 5个月前

而这个急递吏驱马过如飞电,转眼间便已临近汴京皇城。众多避让的百姓渐渐的又在长街上散布开来,也有人好奇的朝着皇城的方向打量,寻思着这两年时局太平,也没听闻有甚边患战事……急递驿承司的快马赶的如此急,莫不是哪里生出了什么乱子?

只约莫两刻钟的功夫过后,解青便赶赴内殿,寻到了正在演武房内习练由高思继进献的四季拳招式的李天衢。而李天衢闻讯之后,却是心说那桩史载事件到底还是发生了,不过那边就算闹得天翻地覆,也还不足以威胁到己方势力。

“燕王刘仁恭次子刘守光,与他庶母罗氏通1奸,这已有违人伦。而刘仁恭与其断绝父子关系,这也就断了刘守光继承国祚的可能……这厮阴狠刻毒,果然更不甘心,倒发动兵变攻打大兴山宫殿,直接软禁了他老子……燕国卢龙、横海两镇,看来仍要受战祸兵灾荼毒了……”

李天衢长声说着,也只是取手帕沾水擦拭干额头渗出的汗水,随即舒展筋骨,看来也无意召集麾下谋臣就此事展开军议。而解青见状,却仍有些忧虑地说道:

“横海军节度使刘守文,得知刘守光叛乱囚禁燕王,也已兵发幽州挥军讨伐。可是那刘守文当年统领大军,却为淄青军王节帅、刘副节帅杀得溃败,本就无统兵之能。他先后于卢台、玉田先后惨败,按新近得知的军情,竟然向北面契丹、吐谷浑诸部借兵求援……虽然燕国先前为我军杀得大败,只得弃了棣州,又割让德州求和,也决计不敢再招惹我朝。可是刘守光、刘守文兄弟反目厮杀,却要招致北面异族引兵入燕云之地,这只怕是引狼入室。方今吐谷浑人大多依附于河东晋国,与沙陀族裔杂居生活,更兼当年族长赫连铎为晋王袭杀,声势早已大不如前。可另有不少吐谷浑部族投往契丹……听闻契丹痕德堇汗连破小黄室韦、破越兀、兀古、六奚诸部,另有于越(契丹官职名,位比宰相而还掌军政大权)耶律阿保机兼并近邻部落,使得契丹愈发豪横……燕国内乱,若让契丹坐收渔利,侵夺卢龙、横海二镇……却不是也要与我朝接邻?只怕日后北面也有边患……”

李天衢听闻手上动作略一停顿,按他想来,本来史载线的剧本应该是:就算刘守文打不过刘守光,而向契丹、吐谷浑借兵,此举固然致使刘守光立刻又招架不得,而险些被他兄长讨伐成功……

但刘守文在明明已是自己的亲兄弟囚禁了父亲,而当即反目的打仗时节,却偏偏要在阵前惺惺作态的矫情,遂被临阵生擒,让他亲弟弟刘守光从眼见便要落败,立刻扭转战局反杀成功……

如果事态仍会按着正史的剧本走下去,李天衢本来心想正按着先前的顾虑,燕国的内斗也就不必搀乎进去。然而以往剖析时局走向,乃至揣度这个时代与自己打过交道的枭雄、名将、能臣的性情时,李天衢自知也习惯了先想他们的史载事迹,然而这也导致自己会有些惯性思维。

然而听了解青这一番话,李天衢也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燕国卢龙军,掌控的疆土主要正是集中在以后的燕云十六州,如果说刘守文、刘守光两兄弟之间的内斗厮杀,结局也会出现变量,那又会致使时局朝着哪个方向演变?

李天衢踌躇片刻,脸上表情渐渐的却又舒展开来,他长吐了一口气,继而说道:

“总之且先观望北面战事,再做定夺。刘仁恭有野心自霸一方,却也又太过奢靡放纵,而他那逆子刘守光观其行迹,若是由他掌权,只怕暴戾恣睢,比起他老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朕先前不愿意趁势往北面进取,一来有晋王这层顾虑,要对付燕国,还是要由他来出手;二来中土诸国纷争,我朝取燕云之地,却也实在没有必要再牵扯到契丹分散军力……只是如今刘守光统领卢龙军、刘守文统率横海军两相内斗征伐。朕即便无意插手,可正如你所言,刘守文借兵契丹、吐谷浑,确有引狼入室之患……燕国内斗那场战事,若是刘守光胜出,迫使契丹知难而退还罢。可倘若是刘守文借契丹、吐谷浑的兵力一统燕国卢龙、横海两镇……有机会急于河朔,乃至南面中原疆土,正值势大崛起的契丹诸部,又如何肯轻易退去?是以他们相争,如果是刘守文胜出,到时便也不必再顾忌那许多。我朝直接挥军北上便是,晋王那边,朕自会好生应对,而重中之重,则是绝不能让契丹人的势力会侵入到燕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