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扶植傀儡,用心险恶(2 / 2)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1282 字 3个月前

从王氏伪高丽,再到后来的李氏朝鲜,所使的伎俩也都是换汤不换药……朝鲜王李芳远,便向明成祖朱棣宣称融入朝鲜的女真人不应归返明朝,而朝鲜也有理由谋求对朝鲜、女真在白山黑水地区的主权,还曾极力阻挠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铁木儿再复归附明朝。

由于当时明朝众臣对辽、金地理志所知不详,还真就被忽悠得朱棣有言“朝鲜之地,亦朕度内,朕何争焉?”……妥协让出鸭绿江、图们江以南一部分疆土,不过朱棣事后也拿言语敲打过李芳远别再不知好歹,你说你家祖坟在辽东,又干老子屁事,如若得寸进尺,那你直接动武去强取辽东试试?

泰封国则是打着助大光显复国的幌子,更便于控制其宗室子裔,以扶植渤海的名义,谋取三韩在辽东的主权……李天衢心说既已识破泰封国的奸计,又怎能让王建那厮得逞?

“据我所知,泰封国主打出尊王的旗号,而奉新罗为宗主,而新罗又向我朝称臣……那么无论两湖之地的争议,还是我朝又将如何对待渤海遗民,如若必要,自会再与新罗来往相商,又何须与你泰封国商定?”

韩熙载忽然轻飘飘一句话,却噎得金敬德又没了言语……朝鲜半岛上并立的三国,虽然泰封国最为强大,可是王建效法中原以诸侯身份尊王以伐不服的那一套,名义上确实向最为弱小的新罗称臣,以谋拉拢贵族世家、各地土豪一并对付后百济的甄萱。

所以即便如今的新罗王金傅,在朝鲜半岛上便如中华战国时期的周天子一般,就只不过是个摆设,可是泰封国国主王建,从名分上而言确实还矮了他一头……韩熙载也察觉到金敬德又刻意提及渤海国的用意,也不便自作主张,就直接一句话怼了回去,你泰封国是什么名分?我魏朝是助渤海遗民复国也好,是直接吞并其全境也罢……现在又有必要向你做交代么?

金敬德闻言心中气闷,一时间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毕竟魏朝在外交上的确属于强势的一方。与对方争辩后百济故地的归属,也着实占不到什么便宜,挑明拿渤海遗民说事,魏朝则直接回复现在无可奉告……这次会晤也只得告一段落,李天衢遂吩咐鸿胪寺安排金敬德住宿,并授意韩熙载不妨就由于他招待泰封国使臣几日,然后再打发其回去向王建复命。

李天衢刻意安排由韩熙载出面接待金敬德几日,倒也没安什么好心……因为他很清楚韩熙载非但博学高才,而且性情诙谐,花花肠子也多,属于那种骂人不带脏字,当面笑嘻嘻,却也能弄得对方下不来台,鬼心思可多着呢……

毕竟韩熙载按史载线作为南唐大臣,赶上后周使臣陶谷出使前来。而那陶谷自问才高识广,又属于后周强势的一方,咄咄逼人,不给南唐君臣好脸子看。韩熙载便看不过去了,放话称“陶实非端介者,其守可隳,当使诸君一笑”……结果后来巧施手段,戏弄得陶谷羞愧难当,甚至醉倒狂吐,来时趾高气扬,去时灰头土脸的返回后周了。

虽说与那金敬德过往有些交情,但是李天衢很是厌恶他所代表的泰封国,千方百计意图侵占辽东所使的勾当,更不用说他们的后世子孙那副篡改历史,无耻狂妄的无赖丑恶嘴脸。不过若是为难他这么个使臣,毕竟有失大国风范,所以就让韩熙载继续对付那厮,明面上不失礼数,但也要让对方颜面扫地的回去才是……

然而针对辽东、后百济领土,既然已经与泰封国明争暗斗地掐了起来,李天衢情知要彻底粉碎王建那厮的野心……那么如何对待分布于辽东,乃至白山黑水的渤海遗民,也将成为其中的关键。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