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孔颖达以太子之师自居,认为自己的教书育人方式没错,唯有听他的才是正途。当初在楚王府第一次吃瘪,被李宽命人将其赶出王府门外,孔颖达就受到一生中最大的屈辱。
纵然李宽贵为楚王,可他身份乃是儒学大师,当世鸿儒大家,门下弟子上万,又身兼国子监祭酒之职,整个长安城世家贵族谁敢不给他几分薄面,走到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孔颖达在楚王府却被李宽赶出府去,孔颖达视为奇耻大辱,亦是对他极其不敬重。
从头到尾他对李宽的态度就没改变,因为李宽他这个太子之师职务被李世民革去,仅留国子监祭酒职务。孔颖达不会对李承乾有任何芥蒂,反倒是将所有的仇恨放在李宽身上,认为是他在皇上、太子面前怂恿所致。
李宽因私放死刑犯而被处斩时,孔颖达很是高兴,没想到李宽因祸得福,自此以后孔颖达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宽扶摇直上,之所以沉寂至今均因李宽如日中天避其锋芒。
恰好上元节时,李宽留下一首诗而成为人人传诵的佳作,孔颖达正好有了借口亲自写请帖请李宽入国子监参加赛诗大会。孔颖达做好李宽不来的打算,要是李宽不来他有另外的方式对付,没想到李宽不仅来了,还作出了前无古人的百韵之诗,这不仅狠狠地打了众多士子的脸,就连他这个国子监祭酒同样脸上无光。
桃李满天下的孔颖达不得不承认李宽当之无愧的作诗第一,之前还想着以此为题让李宽知难而退,也报了自己当日之辱。奈何,事与愿违不仅没能洗刷耻辱,反倒是成全了李宽威名。
孔颖达高看了国子监学生,也看低了李宽本事,到头来成全了李宽,自己什么都没得到。幸运的是,孔颖达并未急急地落井下石,与李宽划清界限,要不然孔颖达就没办法下台。
“殿下大才也,老朽佩服!”
孔颖达是真的心服口服,两人之前的恩怨也在孔颖达主动低下头而烟消云散,李宽从孔颖达口中听出来他是真心的,随即点点头笑道:“孔祭酒谬赞了,我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
孔颖达心里一惊,目光中满是感激,李宽这是给他台阶下,两人相视一笑。若是李宽紧抓着不放,那么这次斗诗环节也就结束了,感激地说道:“既如此还请殿下予以点评一二?”
李宽愣住了,他根本不懂如何作诗,让他来点评肯定出岔子,孔颖达见李宽有些发愣不明所以,又见李宽回答:“我不过是旁观之人,多有不便,还是孔祭酒与助教点评为好。”
“殿下胸怀不仅宽阔,还如此谦逊,着实自愧不如啊!”孔颖达感慨万千,李宽也不知道自己是不会而婉拒的话,在其他人看来是一种谦逊有礼,没有喧宾夺主的意思。
斗诗环节继续进行,不过众人再听其他人作诗就有些乏味了,珠玉在前,两者比较之下无法相提并论。正是李宽的百韵之诗,给所有人都造成了巨大压力,反倒是激起众人的斗志,佳作频出。
虽然都是五韵、十韵,不过李宽不得不承认真正的传世名作基本上都是五韵五言,或是五韵七言,其它的那就不是诗而是宋词了。李宽与武珝两人一唱一和之下,化解了危机不说,还化解了孔颖达与李宽之间的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