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私塾(1 / 1)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588 字 2022-12-10

第三更送上,1900月票加更。张超早就打算在张家沟建所私熟,给村里孩童启蒙。做为私塾的校舍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过完年就能招生入学。在隋朝一统南北之后,已经很重视学校的建设,在隋时,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学。中央有国子寺,下设五学。另外大理寺中,也有律博士和学生,专门教授律法,太常寺下的太医署,则有医学博士、按摩博士、药园师等,教授专门的学生。秘书省下的太史曹,也设有天文、历法、漏刻博士等,教授专门学生。而在地方上,州县也都有设立州学县学,尤其是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学校更多,讲诵不绝。隋时也涌出不少有名的大儒,开庐讲学,甚至学生多达数千人听讲的。例如死后被学生们私谥为文中子的王通,弃官归乡,以著书讲学为业,钻研孔子六经,做续六经,门下弟子后来遍及武德、贞观朝堂。如河南董恒、南阳程元、中山贾琼、河东薛收、太山姚义、太原温彦博、京兆杜淹等,甚至据说房玄龄和魏征、李靖等也曾经在王通草庐听过讲。而许多士族名门,更是有着自己的宗学。他们的家学渊源流长,收藏许多经典,名儒辈出。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大力发展教育。只是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隋末战乱起。世路末夷,学校尽废。到了眼下唐初,除了中央的国子学恢复外,许多地方上的州县学并未恢复,民间多是靠家学私学教书授道。宁民县有所县学,但学校条件很简陋,能收的学生很少。一些地方豪强地主,都是凑钱建私塾。张超的私塾还在刚建时,就引得许多乡民们围观了。读书,那还是极少人才有的机会,就连一般的小地主都难有门路,更别说普通的乡民农人了。谁都知道,读了书,就不再是睁眼瞎,读了书,就有机会改变身份。到了后世*十年代,许多乡村,出一个大学生,都是极了不得的事情,得办酒席,甚至全村的人给凑学费送上学的,全村人都感到光荣。可想读书,却又是何其难也。在私学家学盛行,官学不昌的这个时代,想到那些大族建立的私熟家学里去附学读书,起码得是沾亲带故才行,要不然你就得很有钱,否则根本没这机会。况且,供个孩子读书的成本可是非常高的,甚至不比让孩子学武便宜。随便一本书,可能就得几千钱了,买沓纸,都是几百钱,文房四宝一套,更不便宜。家里没个百把亩田,是供不起一个孩子读书的开销的。何况,上学还得给老师束脩。总之,如张超这样的一地土豪地主,如果想让自己的儿子去读个书,倒是没什么问题,供养的起,也有门路能进入学校。但如张家沟的村民们,就难了。崔莺莺提出要用入学资格,来换取那些跟张家签定了租佃契约的佃民们终结契约,把地交还给张家,张超都为她的这想法惊讶。但很明显,这个想法真的很厉害,他相信,只要一公布,那些佃户绝对愿意放弃佃种张家的地,而来换取这样一个让子弟读书开眼的机会。“不过他们也供不起啊。”红线在一边道。张超笑了一下,“我们建私塾又不是为了赚钱,等私熟建起来,我们可以贴补一点,不收学生们的学费书费这些。”建私塾,这是相当于做善事,因此张超真没想过赚钱。崔莺莺也觉得贴补一点没什么,能换回张家在外的其余一千来亩地,就非常划算了。收这些佃民的孩子读书,还能挣个名望。张超起身,这厅里坐不下去了。跟崔莺莺坐一起,有时总觉得她随时随地的都带着个小算盘,不停的算计着。哎,女人啊,就是喜欢算计。把两千多亩地都收回来自己统一耕种,用庄奴和长短工,倒是效率高收益也高,可毕竟乡民们都是一直佃种着那些地的,现在全收了回来,还是有些不好。毕竟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啊。出了门,闲逛一圈,到了马周的那个账房旧窑前,看到他正端了个摇摇椅在门前的莘树下看书。莘树长的很茂盛,村民们的门前屋外都有栽树,大多数是门前载莘树,门后种桑,院里种枣,周围种柳。莘树是种腊的材料,桑树能养蚕,枣树能吃,柳树还能砍枝条编筐,总之就是处处充满着农村那种实用性。不过没人在门前种桑,屋后种柳,俗话说门前不栽桑,屋后不植柳。“看什么书呢?”张超问。马周见张超过来,要起来认座。“算了,你这就一张摇椅让给我,你也没的坐,我站坐就好。”“看老子的道德经。”马周又坐下。马周已经决定跟张超去东宫,这些天正忙着看书。“三郎今天好像有心事?”张超把今天崔莺莺打算毁掉与原来佃户们签的租约的事情说了遍。“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这可是相当伤张家名望的。”张家现在也算是一方豪强,是地方乡绅,积累了不少的民望,平时大家都挺信服张家的,有什么事情,都来找张家。可民望也是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如张家这样的毁约行为,那可是相当损人望的。如果乡绅常干些放利逼债,逼夺田产、欺男霸女之类的事情,那么最终就会成为劣绅了,做的过了,甚至会引的官府来追究。“十三娘为何要毁约呢?相信总会有些补偿吧?”“十三娘给佃户们的补偿就是等村里私塾建好后,到时允许佃户们的孩子来免费上学。”马周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手指敲打着扶手赞叹道,“这是好事啊,这条件足够了,相信只要佃户不傻,都知道这是个难得的善举呢。他们得烧多少高香,才有这样的机会。大家不但不会怨十三娘收地,还会万分感激十三娘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呢。”马周想起了自己以前的求学经历,少时家贫,为了读书可是相当的不易。那时他给人做牧童放牛娃,经常跑到附近大户家的宗学边上去偷听。后来被先生发现了,先生意外发现马周虽然只是偷听,可居然学的很好,甚至比在课堂上学习的大多数孩子都学的好。先生把这件事情跟族长说了,族长听说之后,破例允许了这个本族旁枝的贫家子弟进私塾旁听。他当时能进学,一是他聪明,表出极佳的读书天赋,二则是他其实还是那大户的旁枝子弟。看在同族的份上,那大户才让他进了宗学,并免了他的费用。一般的农家子弟,哪有这样的机会。张超不是唐朝人,他没法体会到那种想要靠让儿子读书,来改变身份,改变家族命运的期望。这也是唐初的府兵如何受欢迎的原因,不能读书,便只能靠当府兵打仗来博出身。现在张家愿意给这些佃户一个这么好的机会,那简直可以称的上是千载难逢。别说张家只是要收回田地,收回了田地还能让这些佃民来张家做工赚钱粮,就算是张家收了田不要他们做工,他们都会千般万谢的答应的。“只要有读书的机会,全家都会拼命的供养的,甚至整个家族都会出钱一起供养,只要那孩子有读书的天赋。”一个人读书出头,那可就是整个家族都能沾光的。被马周这么说了一通,张超心里倒是好受了许多。“三郎打算明年就开学授课?”“嗯,过完上元节就正式开课。”“先生请好了?”张超摇头,他最近还真没把心思放这上面,“私塾已经建好了,请两个先生不难吧?”马周却摇了摇头,“找几个读书人不难,但要找两个启蒙塾师可不容易。私塾要开学,要准备的东西还很多呢,得找合适的塾师,得准备课桌椅吧,还得准备好的启蒙课本。这个基本上买不到的,只能到那些士族里去抄录。还要买纸墨笔砚.....”总之,需要准备的东西确实很多。“三郎准备招收多少学生?”张超原本是打算招个二三十个,可现在崔莺莺这么一插手,张超估计怎么也得准备接收七八十个甚至上百个,毕竟原来佃户就有五六十家了,而且张家沟还有这么多村民呢。这年头家里孩子都多,有机会能免费读书,就算一家一个,也能轻松的凑出上百个了。“上百个,那这新建的私塾校舍倒是够了,但两个先生怕是不够啊。”“那我们两个也先充个数。”马周笑笑,将手里的道德经放下,“我充个数倒是没关系,不过三郎你确定你去教书,不会误人子弟?”“你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误人子弟?”张超可是读了十几年书的人,教个小学会不能胜任?“给孩童启蒙可不容易啊!”马周认真道。“不跟你说了,我去找莺莺,让她派人去郑家抄几本蒙书,再采买些纸墨笔砚回来。再看下郑家能不能介绍两个塾师过来!”启蒙的课本还是塾师,张超打算直接去找郑家,至于崔家,张家就不去找他们了,估计他们现在对他和崔莺莺还是一腔怨念呢。哎,连个启蒙的书都没的可买,张超摇头叹息,太麻烦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