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你就收了她吧(1 / 1)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713 字 2022-12-10

求月票啊!不管武德六年如何过的不顺,也终究快过完了。腊月二十三,小年。李世民也不好再天天驱使着宰相们给他做牛当马了,这天一早,开过早朝,然后宰相们在政事堂里跟李世民商议了会事后,就各自回衙。衙门里交待交待,下午开始放半天假。李超从衙门回来,家里正里里外外的忙着打扫呢。二十三小年,这一天也是家里大扫除的一天。尤其是得好好打扫下厨房,敬一下灶神。因为按传说,灶王爷二十三这天就要回天庭向玉帝奏事去了。大家当然得好好表现一下,这样灶王爷才会在天庭玉帝面前言好事,保佑一家人明年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李家襄阳的宅子很大,里里外外的多重进深,大院套小院,重门叠户的。好在李家的奴仆侍婢也多,这么大一家子,倒也不用自己动手。“我看今天给大家发下工钱吧,再发下过年的赏赐!”李超对崔莺莺道,“大家忙碌辛苦一年了,要过年了,也让大家开开心心过个年。”“家里早准备好了账本了,就等你回来发钱发赏呢。你是一家之主,你不在怎么能行。”崔莺莺笑着说道。这位李家的当家女人,刚刚诊断出又怀上了。这个消息让崔莺莺十分高兴,但李超却有点又喜又惊。一般来说,女人生产之后一个半月左右就又恢复了生殖能力,可以受孕了。但正常来说,女人在生产过后,最好还是间隔一年半左右再怀孕,才是比较好的。如果间隔太短,对于胎儿不利,容易流产等。只是这个时代毕竟没有避孕药,也没有安全的套套,缺少避孕手段。而女人生完孩子后,可不会一直都禁欲的。三个月后,李超就跟崔莺莺恢复同房了,他倒是一直很小心的计算着安全期,可没料到,还是马有失蹄的时候。上一胎是三胞胎,孩子才半岁多点呢,现在又怀上了,李超也不知是喜是忧,但小生命既然都已经来了,那也只有欢迎了。请了大夫时常检查身体,又请了经验丰富的仆妇照顾。“那就通知下大家,发工钱。”李家的仆佣也是以奴隶为主,也有一些是部曲,还有一些则是自由的良民,是李家的雇佣仆人。一般在内府后院里做事的,基本上都是契约奴仆,这些人完全就是李家的人,当然更放心一些。在外做事的,倒是部曲和良民多些。李家每年都会拿出几个放免的名额,来奖励那些做事勤恳,对李家忠心的奴仆们。当然,多数人放免之后,不论是放免为部曲还是放免为良人,都还是不会离开李家的,只不会他们会转为雇佣的方式留在李家。李家的待遇好,谁愿意离开呢。当李家的奴隶,其实倒等于有个金饭碗了,如果离开了李家,他们倒等于失业,甚至是没有立身之地安身之所。不过就算是在李家做奴仆,李超也是会给他们工钱的。每月都有,同时年节还会有些奖金,甚至他们吃用也基本都是李家包了的,说来,在李家做事,虽然要求挺严格,但待遇确实好。“今年比大家的奖励,就都发粮吧。”李家的粮食也都卖给朝廷了,但李家除了留足口粮,李家还有官职爵位诰命不少,也都是有俸禄可领的。朝廷也对这些官员贵族们很照顾,有不少特权,粮食定额给的高,不但可以全额领俸禄粮票,而且还可以拿钱多买些粮票去换粮。李超倒不需要从官仓那里买粮,他直接从东南往襄阳运粮过来。朝廷现在对粮食控制的很严格,但对于那些勋戚贵族们,如果自己有本事有渠道自己能从非受灾区运粮进来,朝廷是放行的。这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朝廷只是限制灾区的粮食流动,禁止灾区内的粮食私下交易。从外地运粮来,你能运多少就运多少,官府都不拦截卡要。李家就一直从那边运粮过来,虽然粮食运进来的成本非常高,但如今粮食已经不止是简单的多少钱的问题。运来的这些粮食,除了李家自己的需求,还可以给自家的佃户、工人、伙计们,也可以给那些交好的勋戚家等。朝廷对于这些,是不管的。这其实,也就是特权了。不管什么时候,特权总是免不了的。天下再饥荒,襄阳的那些勋戚贵族们可不会饿肚子。他们家的仆人佃户也一样不会饿肚子。“大米、鱼干、布匹,再发点钱。”如今就算是在皇帝的行在襄阳,粮食也都成了硬通货,手里有粮,比钱都管用的多。有钱不一定买的到粮,但有粮,却是能随时换到钱的。襄阳也有黑市,这里就是粮食的交易市场,朝廷也知道这个地方,但只要不是公然倒卖,那么对于一般百姓私下的一些粮食交易,数量不大的,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李家最近的工钱,就一直是发粮食。仆人们领了粮,往往会舍不得吃这些细粮。有些仆人更是全家都在李家做仆佣,他们吃住在李家,发了粮其实也吃不了,于是乎,便拿这些粮去换成铜钱绢帛啊,甚至换成金银币,去换金银首饰等等的。这个时候,这样的交易,总是非常划算的。有些仆人则是在外面还有家人,他们舍不得吃这些细粮,于是拿着米麦到黑市上,去换救济粮,一斗能换数斗。这样拿回家去,就能更经吃一些。李超牵着崔莺莺的手进了大厅,厅里有地暖,非常的暖和。两人坐下,李超对崔莺莺道,“我已经通知我们在朔方、陇右、江西、岭南、江东、安南等各地的管事们,让他们明年多种些粮食。”“不种甘蔗不养牛马了?”“先多种点粮食吧,今年算是挺过来了,但明年灾情会更严重,真正的考量还得明年。”明年的灾情不可避免,但也主要还是会集中在北方中原一带,其它地方受影响较小。朝廷扛过了今年,如果明年只要应对得当,那么就算灾情严重,倒也并不一定会比今年还可怕。毕竟中原人已经少了许多,还在慢慢往外迁呢。等冬天一过,粮食运输也能恢复。“明年还得往各地迁人,先把人迁出去,过了这个灾年,到时再迁回来。”其实李超觉得这次大灾,也并不完全就是坏事。首先,这次大灾,迫使的那些豪强地主们,把家里的奴隶、隐户等放出来许多。朝廷可是新增了一千多万口人。其次,大量灾民被迫迁出去,有些人还会回来。但有些人迁出去了,朝廷给他们分田授地,他们也就不回来了。中原虽然土地肥沃,平原辽阔,但也人口密度极大,是人多地少的狭乡,跟关中平原一样。朝廷今年先是把朝廷迁出来了,然后又不断的往四周迁人,这样一来,那些周边的未开发之地,拥有了大量的中原移民后,倒也能加快开发。山南东、山南西、江南西、黔中、剑南、岭南、朔方、陇右等等,中原的移民过去,不但能开发当地,甚至能改变当地的汉夷人口结构,让中原王朝对于这边周边不开化的地区,把他同化、稳固。而且借着这次机会,如李家这样的许多新兴的豪门新贵,也趁机能招到不少的佃户雇工,他们的那些工厂矿山,也得到了许多产业工人。他们的那些甘蔗种植园、那些造船厂、那些铁矿、煤矿等也都有了工人。一场巨大的灾难过后,大唐官方户籍上的人口从一千五百万,上升到了三千多万。这当然得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造船厂,太子念念不忘记的造船厂,也已经在襄阳悄然开工了,等到明年,第一批新式帆船就能扬帆出海了。而李超和太子的南海商行,也正式开始在招股之中。如今不少勋戚贵族们,都已经投钱入股,太子和李相牵头的事情,参一股岂会有错?至于这南洋商行究竟干什么,真正注意的人反而是不多的。不少贵族都跟着李家投过不少钱了,反正每次收益分红都很不错,因此他们早就有了一个认识,跟着李相爷投钱,什么都不用干,等着分红点钱就好了。“相爷,夫人,下人们都已经在外排好队了,是否开始发放工钱赏赐?”管家过来禀报。李超点头,拿起面前的花名册,翻开。“嗯,叫名字吧,一个个进来领钱粮签名画押。”“赵四娘!”李超对着花名册,念出上面第一个名字。赵四娘,李府内院大总管,七娘的干女儿,在李家地位特殊。既是内府管家,同时又算是半个主人。赵四娘提着裙子进来,对着李超行了一礼。这个女子,如今已经不再回灞上赵家,专心留在了李府,而且也完全不再对李超有半点想法了。李超把一张工钱单子递给四娘,做为内院的大总管,四娘的工钱很高,而且赏钱更丰。四娘笑着接过,然后提起笔,在签字本上写下自己清秀的名字。看着她拿着单子转身出厅,去另一边领钱粮去了,李超还有些怔怔出神。“想什么呢?”崔莺莺在一边笑着问丈夫。“我在想,四娘在咱们府上,也是一家人了。总不能看着她一直单身一人吧,我想哪有适合的人,看能不能再给她介绍介绍。”“这事得看四娘自己的意思吧,我也劝说过几次,她都说要留在府上,不要出去的。”“总得再试试的,看着她孤身一人,我于心不忍。”“要不你干脆收了她得了。”崔莺莺笑着说道,几年前她就说过好几次这样的话,只是当时她说那话时其实心里不太乐意的。但是现在,再次说出这话,不知为何,她却是真心实意的。赵四娘在府里呆了几年,崔莺莺跟她也处出了感情,两人倒是情同姐妹。她也挺喜欢赵四娘的,有她做帮手,府里打点的很好。“我说的是真的,你就收了她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