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去年教育开支预算是多少?”张超问。主管教育的是礼部,而分管礼部的宰相是杜淹。“八十万贯。”杜淹分管礼部后,也做了不少功课的。数据也是张口就来,不过八十万这数字还是让大家相当惊讶。财政年收一亿,每年预算九千万,结果教育这块才给八十万预算?“太少了。”张超道。连百分之一都不到。哪怕是号称混乱不堪的北洋时期,军阀们也是极度重视教育的。当时的教育部甚至明确规定,教科文的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的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县市更不得少于其预算的百分之三十五。还要求依法设置教育文化基金和产业,给予保障。当时的教育月薪高达六百元,与政府的部长基本持平。袁世凯当政时的直隶省,共办有专门学堂十二所,实业学堂二十所,优级师范学堂三所,初级师范学堂九十所,师范传习所五处,中学堂三十所,小学堂七千三百九十一所,女子学堂一百二十一所,蒙养院两所,共计八千七百二十三所。他甚至从每月自己的薪水中取出三分之一,做为奖学金,用来资助北洋新式军事学堂中的中学生。连北洋那样的乱世,军阀们都极尊重文化人,大力推行教育,教育方面的开支预算占比如此大。而在大唐,天天喊着兴办教育的朝廷,教育开支预算却只在中央财政中占不到百分之一,地方上的预算也高不到哪去。连房玄龄也觉得过去确实教育预算少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启民智十分得要。而对开拓地区的汉化教育更加重要,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那些地方站稳脚,能不能把那些蛮夷们给同化为诸夏。”张超手指轻敲着桌子。“我认为我们必须加大教育投入,百分之一太少了,明年的教育方面预算起码得占百分之十,就定个九百万贯吧。”长孙无忌皱眉。“加大教育投入我也支持,可从八十万,一下子增加到九百万,翻了十一倍不止,是不是太多了些。我们的总预算案差不多定下来了,这个时候从别处挪八百二十万到教育这块,那其它地方可就都是缺口漏洞了,怎么填补?”张超不理会长孙无忌。“想办法填补,实在不行,我们宰相的特别预算款里一人抽出二十万来。若是还不够,再从国库里抽一笔钱出来,或者干脆发行教育债券也行。”戴胄问,“国库里还有一个亿呢,发行债券没必要吧?”他以前做过户部尚书,但对于经济管理这块,还停留着小农意思里。像发行债券这种提前预支消费的模式,还是不太能接受。“从国库支取部分也行,再适当发行部份教育债券也很好。朝廷中央加大教育预算,地方上也得相应加大。这些投入的钱,我希望主要用于三个方面,其一,就是在京城以及一些重要大城,增建一批高等师范学校,在各道州,增建一批初级师范学校,师范学校专门用来培养老师,以满足我们各地的学校老师需求。”“要普及六年义务教育,保证大唐每个里,都起码有一所小学。”“师范学校和小学都要实行免费教学。”·······张超提出的这些,房玄龄等仔细思考,倒也觉得还算合理。一年花几千万养兵,几千万养官养吏,难道就不能抽出几百万来办教育。过去教育主要还是由地方的乡绅们自己筹办,私塾盛行。但穷人的孩子,确实也没有机会读书,也读不起书。过去的书贵,纸贵,墨也贵,老师也少。而现在,新的印刷术造纸术制墨术等产业的扩大,技术的升级,让书本纸张等文具价格大跌。朝廷拔出专款在各乡各里建立小学,免学费普及六年小学教育。不过要全面普及小学六年教育,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哪里找这么多老师呢。如果一里设一个学校,而大唐原来是百户一里,五六百口人一个里。大唐六千万人口,得有近十万个里。建十万所小学?就算钱没问题,哪找这么多老师去?哪怕在全国建立一万所小学,目前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十万个老师,都由财政负责,这可是相当庞大的负担。一个老师哪怕一年只给二三十贯钱,十万就得二三百万贯了。何况一个禁军士兵都有五十贯一年的兵饷,当兵的还有其它奖赏,作战的缴获赏赐等。当老师的一月二三十贯就有些少了,总不能教书的老师比一个普通大兵收入还少啊,这还谈什么推广教育啊。一个老师一年起码五十贯,那十万个老师一年光薪水就要支出五百万贯。朝廷解决一半,地方解决一半,朝廷一年也得支出两百五十万贯。还有学校的校舍桌椅等的维护,学生午餐,学生课本纸笔的开支呢。而且全国一万所小学,只是最少的投入了。真正要做到各地都有小学,那得好几万所。何况,朝廷还要投钱建师范学校呢,师范学校培养老师,他们也是免学费,朝廷还要给他们补贴呢。“任重而道远啊,文远,兴办教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还是量力而行,慢慢来吧。我以为,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在全国兴建起一万所小学,比如拥有十万名小学教员。建百所师范学校,大量培养老师。你以为如何呢?”房玄龄对张超道。张超点头,“嗯,一口也确实吃不成胖子。一里一所小学暂时达不到,那就一乡起码一小学。老师少,就让老师辛苦点,每班多收些学生,让孩子们辛苦点,老师也辛苦点。”“此外,想办法也让民间承担部份办学的任务。鼓励民间地主、乡绅办学,鼓励那些商人们捐助办学。让地方上的士子生员们,去学校当代课老师,让那些士子们到乡下去支教。”让秀才们到乡下支教个一两年,然后科举考试时给他们加个几分什么的。长孙无忌惊呆了。张超好无耻,居然这种科举加分的方法都用出来,节操呢?科举的公平性呢?“科举不仅要量才取士,我们也还要考较士子的人品啊。肯下乡支教,那就充分说明他们的人品还不错嘛。”张超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他甚至在考虑,是不是应当在科举考试的制度里加一条,参加举人考试之前,秀才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支教经历才有资格?现在大唐最大的一批读书人群体,不就是这些读书科举的士人吗。“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希望小学基金,向社会各界筹集善款,然后用于在各地困难地区建立希望小学,让孩子们有书可读。”“对于小学老师我们也得鼓励,比如在小学中任职满五年,就可以参加吏员考试。甚至把小学的校长纳入吏员之列,校长主持教学成绩好,可升为教谕、教导这样的地方学官,成为正式的有品级官员,进入仕途。”“这个不错。”岑文本赞道。谈到后面,张超决定拿出十万贯钱,捐建一百座地方小学。一千贯钱,建一所乡村小学,倒也足够了。地方上的百姓,出工出力,材料也相对便宜些,一千贯足够建起来。张超带了头,房玄龄等自然也都各自捐钱。房玄龄出了八万,其它宰相们也都出五万。好在大家都有钱,一个个都是实封大贵族,家家也还是有许多产业。五万块,只算是出了点小血,但传出去也算是得个好名声。·······“近卫六军也已经完成组建了,计划明年退伍三分之一士兵,改征召义务兵。每年换一批,三年后,近卫六军所有士兵都由义务兵取代。”分管兵部的岑文本说道。“等到明年夏,让苏定方率领新组建的近卫六军去漠南,把薛延陀赶回漠北。等完这仗,就可以换一批新兵入营了。”张超决定。其它几人也没有意见。战争在即,裁撤老兵也不急于一时。精锐的老兵,留用为士官。全军南衙北衙水师八十万兵马,从中挑选十二万留用为士官,另外保留三万军官。剩余的,都是要裁军退伍,然后逐年分批换成义务兵。六十万军队,其中四十五万义务兵。义务兵只拿津贴不拿军饷,服三年役,算下来其实军费的开支反而要减少些。朝廷真正养的是那三万军官和十二万士官。他们的月薪军饷反而是比过去提高了,待遇变好了。养着这些军队的骨干,战斗力反而并不会降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名吏员在外面敲门。“元辅,枢密院刚送来的,信度捷报。王玄策提督在信度大败戒日军,王提督率领信度兵马发起全线反击,突袭大败戒日军。此后率大军追击,与戒日军连打十七仗!”“十七战皆捷!”“目前王提督已经攻入戒日国境内,连夺十七城!”听到这个消息,内阁诸相都不由的精神一振。信度战事,朝廷都已经列入明年的作战计划内,预计明年可能要打很久。想不到,王玄策居然赶在新年前,大败戒日军。“算算时间,信度之战是从去年过年的时候开始的,到现在刚好一年。一年时间,虽然经历了中原之变,信度有些混乱,又没有援兵。可他们依然坚守住了,并且在如今全线反击,大破戒日国兵马,实是了得。”褚遂良笑着道,“名师出高徒,王玄策身为赵王亲传弟子,果然不愧众望,这仗打的漂亮。”张超哈哈大笑,“信度战场,算是提前锁定胜局,明年我们的压力要减轻许多。”“当为王玄策授勋封赏!”岑文本道。十七战十七捷,连破十七城,歼灭戒日军七万有余。这可不是什么虚假的胜利,这是真真实实的大胜。这一仗,王玄策确实打出了唐军的威风,给戒日军以重创。了得!张超都忍不住心里大赞自己的这位门生!还欠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