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动身(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首先发现小婉精神头不对的是雪雁,在经过几天的观察后,深觉事态严重的小丫环在不惊动少夫人的情况下,将事情禀报给了张杨氏,而张杨氏同样的紧张,在默默地观察了几天之后,也深为忧虑。

“你说,这会是怎么回事呢?会不会在家里待的时间闷着了?”张杨氏能够与之商量的人也就是李婶了,两个对医道一窍不能的妇人竟然研究起了心理健康的问题。

“或许让少夫人换个环境会比较好。”李婶思忖道。

“这样啊……试试也行。”虽然舍不得爱孙遭罪,但考虑到儿媳妇的健康问题,张杨氏还是替小婉张罗了一系列的外出行程……后来想起这些事,小婉奇怪自己当时竟然没有发现婆婆竟然具有企划天赋,真是太可惜了。

就这样,小婉带着雪雁和襁褓中的孩子开始自由之旅,在离开长安之前,她先去河东张氏的府上看望了老祖宗,能够这么快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重孙,老太太非常高兴,恨不得将小家伙夺过去自己抱养几天,于是小婉果断地离开了河东张府。

第二站是程知节的府邸,裴夫人很喜欢逗弄小孩子,房间里动辄传出咯咯的笑声,可在发现程知节竟然偷着给小东西喂酒时,小婉立即决定告辞,上演了一场大唐版的‘孟母三迁’,坚决远离不良环境。

趁着天还没冷,小婉带着孩子又回了一趟山阳县老家,顺便看看那边的产业,只是那里的产业都已经走上正轨,跟村里的老邻居们盘桓一周之后,她又返回了长安,也没有说明原因。

回到药王坪的时候,小婉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意思,在乡亲们的眼中,张陵是从四品的沧州别驾,小婉可是实打实的夫人,与那种客套的称呼可大不一样……如果他们知道小婉也是五品的女官,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只是她回去的时候有些不对,乡亲们都忙着准备过冬,就是在一起谈话,也是一幅拘谨的样子,财富和权力在将人送上生活顶峰的同时,也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比较让人感觉到一丝温馨的还是杨二叔家,杨二叔在张氏的产业中干了几年,有了一些积蓄后,便又买了一些田地,老俩口生活在一起,日子过得很平静,他们很欢迎小婉的到来,尤其是小婴儿的出现,让沉寂的草庐出现一丝活力,可问题是小婉受不了那种远离尘嚣般的生活,或许这种日子只有陶渊明那种喜欢‘而无车马喧’的隐士才能够享受,她现在越来越想念赚钱的日子……当然,还有张陵那小子,不知道他的床上现在是不是有暖床的了,每当想到这里,她的眼神都会发冷,而小婴儿每当看到母亲这付表情的时候,就会显得特别的安静。

“少夫人,你完全可以去看看你的那些生意啊。”雪雁提议道,她不明白分娩前对生意无比热忱的少夫人怎么会对此突然失去了兴致。

“没必要。”小婉懒洋洋地道,对于张陵的怀念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却是长安这边的生意已经走上正轨,根本不需要她插手,这也是她定下的制度之一,否则凡事都让她亲力亲为,那她真的要累死了。

“算了,趁着天气还没冷下来,你去河北吧,免得我看着你来回转悠眼晕!”张杨氏故作生气,目光却在孙子身上逡巡。事实上,她早就猜到令小婉无精打采的原因,只是私心作祟,不想让孙子离自己太远,但现在明显是要妥协了。

贞观元年九月的一个早晨,一辆马车载着小婉、雪雁以及那个小婴儿前往沧州,身后还跟着八名护卫,其中四名是程知节派来的,还有四名却是原属东宫的护卫,是太子李承乾派去保护自己的老师。

在灞桥桥头送行人群中,除了张府的人外,小婉的几个朋友,以及柴氏兄弟、太子李承乾等人。

当天晚间,太子李承乾被长孙皇后召去问话:“承乾,这次去找老师,可取得了什么真经?”皇后一脸的笑容,当母亲的心疼自己每一个孩子,而处于皇家的特殊身份,有些事情她也无可奈何。

魏王李泰,是李世民的二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深受李世民的喜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李世民对他的喜爱已经是毫不掩饰,很多人相信,如果不是太子的名分早就定下,李世民一定会封李泰为太子。处于东宫这个敏感的位置上,李承乾感觉到了威胁,而且这威胁还是来自他的兄弟,而李世民对李泰的喜爱,无疑让他感到格外的沮丧,他已经压抑很久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终于在小婉离京的时候,在灞桥长亭遣开从人向老师倾诉了一番并讨教主意,他没想到皇后竟然会如此关注这件事情。

沉吟片刻之后,李承乾决定将小婉的话如实禀报——

当李承乾将自己的忧虑告诉小婉后,小婉沉吟了很长的时间,才对他说,圣人以孝治家,以仁治天下,他本来就是东宫太子,不需要去争,更不需要去守,只需要做一个太子应该做的,辅助皇上施行仁政,凡是能够维护皇上、皇后声誉和利益的,都要支持;凡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令,都要去努力推行,只要做到这些,太子之位自然坚如磐石。

“就这些?”长孙皇后若有所思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