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老师与学生(1 / 2)

唐朝名侦探 亦流年 1052 字 6个月前

两人来到营地,仔细地观察着周围情况。

这营地有五六处帐篷,几堆篝火还在燃烧,干柴烈火的噼啪之声,在夜色之中异常响亮。

“沧海,这裏似乎没有人啊?”狄晴瞅了瞅周围,谨慎地说道。

忽然,两人听到帐篷之中传来一阵呜咽不清的声音。

两人心中一动,忙朝着那帐篷走了过去。

小心翼翼地掀开帐篷,李沧海立刻发现这帐篷之中,捆着五名护衞。

五名护衞嘴裏塞着布条,是以只能发出呜呜之声。

李沧海走了过去,将几人口中塞着的布条拿出,其中一人顾不得喘息,忙道:“大人,快离开这裏!有埋伏!”

话音未落,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帐篷外顿时多了一些人影。

狄晴秀眉微蹙,锵的一下将长剑抽了出来。

李沧海不紧不慢地给几人松绑,然后掀开帐篷,带着几人走了出去。

帐篷之外,十多名手持利刃之人,死死的盯着李沧海。

李沧海扫了眼众人,从这些人的打扮上来看,确实是东瀛人。

为首者,乃是一名与李沧海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子,男子身旁则站着一名蒙面之人,此人两鬓发白,似乎年龄已是不小。

李沧海看着眼前之人,然后眼珠子一转,故意将用生硬的语调,一字一顿地道:“你们。是什么人?如果我说的慢一点,你们可能听懂?”

狄晴顿时一阵无语。她翻了个白眼,道:“沧海。你是不是傻,你说的是中原话,就算是说的再慢,他们也不可能听懂啊!”

“哦,是吗?看来,我这是在对牛弹琴了啊!”李沧海故作恍然地道。

狄晴听出了李沧海是在故意讽刺这些倭人,她顿时扑哧一下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那些东瀛人却是各个脸色难看了起来,为首那年轻男子轻哼了一声,开口道:“常闻大唐乃礼仪之邦。不想竟如此无礼,实在是令人失望!”

李沧海不禁愣了下,因为年轻男子所说,竟然是极为正宗的中原话!

“我天朝上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但礼之一道,也要看是对于何人了。若是有礼之人,自当以礼相待,若是无礼之辈。就要另当别论了。”李沧海淡淡地道。

那年轻男子愣了愣,他似乎没想到李沧海竟然会有如此之好的口才,他哼了一声,接着道:“听闻大唐如今礼崩乐坏。今日一见,果真如此。看来,这礼乐之道传入我东瀛。实乃天意使然!”

李沧海嘴角上扬,冷笑了一声。淡淡地道:“这世上总有些人,太过自以为是。偷学了一些皮毛。就以为自己得到了精髓,变得狂妄自大起来。我泱泱大国,以诗书传世,以礼乐育民,历经千载,文化底蕴何其之厚?东瀛小国,不过学了些皮毛,便以为掌握了礼乐之道,简直犹如井底之蛙,着实令人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