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从杨府出来之后,韩艺并没有回北巷,而是回萧府去了,他本来这几日都应该待在萧府的,实在是那些人太烦人了,故此才选择去北巷躲避,如今也该回去了。可是刚刚来到萧府大门前的街道,忽见一辆马车停在路边上,这一辆马车韩艺认识,正是吏部尚书唐临的马车。韩艺直接上得马车,见唐临坐在里面,道:“唐尚书,你是在等我?”唐临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份奏章来,“这是关于去西北的人员名单。”“这么快?”韩艺一笑,道:“其实用不着这么着急的。”唐临道:“你不知道陛下打算明日召开朝会么?”韩艺眨了眨眼,这基本上就预示着他的假期到此为止了。翌日!此时天还是蒙蒙亮,太极宫内就聚集了茫茫多的人,人手一芴板,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交谈着。“陛下突然召开朝会,你们说是为了什么事?”“你难道不知道韩侍郎回来了,今日的朝会肯定跟吐谷浑的事有关。”“这韩侍郎办的事,还真不是寻常人能够看明白的,竟然扶持弘化公主在吐谷浑当可汗,这太不可思了。”“吐谷浑连河源地区都丢了,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就看吐蕃何时上去踹这最后一脚,谁还会在乎是谁当可汗。”“你们说陛下会不会派兵保护吐谷浑?”“倒也别说,还真有这可能。”“但愿不要,那吐谷浑就是一头养不熟的饿狼,不可信也。”“韩侍郎来了。”“走走走,过去。”“你跟他很熟么?”“大家同殿为臣,打声招呼有何不可?另外---顺便打探一点消息,待会可别说错话了。”“是是是!”这韩艺一来,立刻被不少大臣给包围了,他们也有理由包围韩艺,毕竟韩艺喜当爹,必须恭喜啊!韩艺知道他们的目的,但也没有办法,人家来恭喜,你不可能爱理不理,怎么也得笑脸相迎,大家也都聊了起来,大家一个劲的打探韩艺的口风,总想挖出一点消息来,可是韩艺防得是滴水不漏,因为他现在也不敢妄自去猜李治的心思。......“许侍中,难道你就任由韩艺胡来么?”站在台阶边上的李义府瞥了眼被众人簇拥的韩艺,眼中闪过一抹嫉妒之色,低声向一旁的许敬宗说道。许敬宗道:“你是指出兵保护吐谷浑?”李义府点点头:“可如果真让韩艺成功了,那么吐谷浑上下必定会非常感激韩艺,包括弘化公主,这样一来,韩艺的地位可是更加不能撼动了。”许敬宗叹了口气道:“这我当然不想,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此事还未得到枢要大臣的一致赞同,陛下就急着开朝会,这说明什么?”李义府皱了皱眉,道:“愿闻其详。”许敬宗道:“就是陛下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不想听到我们在两仪殿争吵了,这事啊,咱们千万不可轻举妄动。”......过得一会儿,太极殿的大门终于打开来,群臣一一的入得大殿,位列两边。又等了一会儿,李治才从大门入殿。山呼万岁过后,李治朗声道:“在前几个月内,关于吐谷浑与吐蕃之争,一直困扰着我大唐,好在如今战火已经平息,户部侍郎韩艺也已经安然归来,朕真的非常开心能够见到韩爱卿安然无恙。朕当初是派韩爱卿出使吐谷浑,主要就是为了调解吐蕃和吐谷浑纷争,可是其中发生了许多意外,导致事情发生不小的变化,但这并非是韩爱卿的错,非但如此,当时韩爱卿临危不乱,舍身冒险,努力的去完成朕交予他的使命,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在韩爱卿的调解下,吐蕃和吐谷浑的争斗才得以平息,也避免了吐谷浑亡国。韩爱卿是居功厥伟,就连弘化公主都亲自写信给朕,感谢韩爱卿为吐谷浑做的一切。”说到这里,他重重叹了口气,“而那边户部尚书高爱卿年事已高,又常年抱恙在家,无力再处理公务,已经是几番上奏,请求致仕,朕虽不想失去高爱卿这么一位栋梁之才,但是朕以为若是再继续留下高爱卿,反而对高爱卿的身体不利。韩爱卿在户部的做的一切,相信各位爱卿都看在眼里,因此朕决定批准高尚书致仕,同时升户部侍郎韩艺为户部尚书,加封江都侯。”许敬宗和李义府相觑一眼,这李治一上来就升韩艺的官,心中所想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了。韩艺忙高呼道:“多谢陛下厚赏,微臣自当竭尽全力,为君分忧。”李治微笑得点点头,又正色道:“另外,吐谷浑如今失去了河源地区,已无力自保,因此弘化公主希望大唐能够出兵驻扎在吐谷浑城,保护吐谷浑,不知各位爱卿以为如何?”话音刚落,杜正伦就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朝廷必须出兵,弘化公主乃是陛下的姐姐,如今姐姐有难,身为弟弟,若见死不救,天下臣民又会如何看待皇室,那些远嫁他国的公主们又会如何想。”李义府一看杜正伦站出来,顿时双眸聚集了火光,原本还准备看看情势的他,如今可也忍不住了。可未等他站出来,李绩突然道:“陛下,老臣以为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如今弘化公主既然已经来信求援,老臣以为于情于理我大唐都应该出兵保护吐谷浑,毕竟吐谷浑女王乃是我大唐公主,怎能见死不救。至于周边国家怎么想,那是他们的事,我大唐可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来行事。”不愧是当朝第一人,大唐第一元帅,这话说得就是霸气啊!这一句话就彻底断了李义府的年头,如果大家反对的话,主要原因肯定还是吐蕃,李绩这话一出,谁还敢说吐蕃,我大唐还需要怕吐蕃?他都不敢妄言,其余大臣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知道李绩既然开口了,那就证明皇帝肯定也是想这么做。李治听得不露声色,道:“诸位爱卿以为呢?”一众大臣齐声应道:“臣等以为当派兵驻扎吐谷浑。”李治眼中闪过一抹笑意,点头嗯了一声,又问道:“可是该当派谁前去呢?”立刻有人站出来道:“臣愿前往。”李治听得面色一喜,凝目望去,见是薛仁贵,当即拉下脸来,淡淡道:“薛爱卿,你身为左卫大将军,得留在长安,保卫京城。”薛仁贵一阵尴尬,讪讪退了回去。他真不想待在长安,他作为将军,想去打仗,待在长安多无聊,一身本事没处使,可是对于李治而言,薛仁贵可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得守护他的大本营,岂能随便往外面派。只能说他们这对君臣太没有默契了。与之相反的是,契苾何力他们又不太愿意去,那又不是去打仗,只是去驻扎,还得等着这仗开打,要真打了,他们也会去的,而且还不是一把手,这就一个苦力差事!李义府也想到了这一点,这个驻扎不会派很多兵的,最多最多也就一万,主要是借大唐国威威慑四方,可一旦开战,那就是炮灰来得,突然眼眸一转,计上心来,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庆州华池县令王方翼可行。”唐临听得眉头一皱,暗骂李义府忒也卑鄙了,这真是见缝插针啊。想那王方翼也真是可怜,他本因堂妹王皇后升为肃州刺史,自己也非常争气,将肃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功绩斐然,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正是大展拳脚之时,王皇后就突然倒下,武媚娘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他立刻就被降职了,而且是三年三调,这都是因为王方翼出身太原王氏,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文武双全,他与裴行俭都是关陇集团最闪耀的新星,要再过两年的话,长孙无忌就会将他调到中央来,出将入相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李义府、许敬宗是不可能任由其发展的,因为他与王皇后的关系实在是太近了,不是一般的人,而且又这么年轻,如今都还不到四十岁,熬都熬不过他,如果让他在一个地方待久了,他还是能够出头的,这脑子里面的东西他们可是拿不走,因此李义府就想出一个坏点子,就是一年给你调一次,这样王方翼就无法发挥,就拿不到功绩,那么永远没法得到晋升。当然,长孙无忌也暗中授意唐临他们保王方翼,其实李义府一开始准备将王方翼调去剑南道,唐临作为户部尚书是坚决不答应,人家有功无过,你凭什么贬人家,两边就争呀,但是唐临还是没有李义府、许敬宗他们有权力,但不管怎么调派,王方翼都还是在关中地区,可这关中地区离皇帝近,以王方翼的才能,只要李治没瞎,还是有机会升上去的,总比领兵去吐谷浑驻扎要来的强,那真是又苦又危险的地方。李义府甚至还幻想着最好让禄东赞给弄死,借刀杀人。韩艺听得一喜,神助攻啊!其实关于这个人选,他没有上奏李治,因为他也不知道谁合适,故此他想先听听别人意见,然后再做决定,他的意见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没有想到李义府将王方翼给推上去,这让他很开心,他也想过王方翼,但是王方翼身份特殊,如果他推荐王方翼领兵前去,这有些敏感。“陛下,此任务事关重大,臣以为王县令还是太年轻了一点。”唐临是硬着披头站了出来,吐谷浑已经奄奄一息,吐蕃随时可能上去踹上一脚,这是非常危险的任务,这可不是驻扎在伏俟城,而是驻扎在边界上面。韩艺看得却是皱眉头,你个蠢货,你让王方翼待在文臣行列中,李义府要整他太多机会了,弄去军中,多稳啊!李义府笑道:“唐尚书此言差矣,我的意思是让王方翼去做副将,看中的也正是他年轻,可以在那里得到历练,朝廷应该还可以派一位经验丰富的主将前去。”唐临听得都想骂人了,弄了半个天都还只是一个副将。李义府又不傻,不可能让王方翼去当主将,万一他立功了,让他做一个副将,这就万无一失了。李治点点头,表示认同,可他并不是想贬王方翼,他也知道王方翼的才干,以前老婆的哥哥,他能不清楚么,他觉得这个由王方翼前往,非常合适,可是这个担子也不轻,他觉得李义府说得很有道理,还得派一人前去压阵,于是又道:“不知诸位爱卿还有何合适的人选?”卢承庆突然站出来道:“启禀圣上,臣有一人选,兴许合适。”“何人?”“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群臣听罢面色各异。韩艺未有听过此人的大名,可见群臣面色各异,心中有些好奇。殊不知这王玄策本曾几番出使,并且取得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外交家,并且深得晚年的李世民的看重,准备提拔他上来,可惜当时王玄策去了印度那边,礼尚往来的带了一些天竺和尚来中原,其中有一些和尚深得李世民信任,因为当时李世民迷恋长生不老之术,这些和尚就忽悠李世民,拿一些丹药给李世民吃,反正后来李世民去世跟炼丹又很大的关系。李治是最不信这些了,他认为就是这些人害死了李世民,因此一即位,就将那些天竺和尚、方士、道士全部秘密处死,之所以没有公开,也是害怕引起佛道二教的不满,那王玄策也因此受到了牵连,毕竟这人是他带回来的,就调去黄水县做县令去了。“王玄策?”李治还愣了愣。卢承庆道:“正是,王玄策曾两次去得玛卡达国等地,一路上途径吐谷浑、吐蕃,对于两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都非常熟悉,并且文武兼备,最适合不过了。”许圉师也站出来道:“臣也以为此人适合。”李治差点还忘记这人了,如今经卢承庆提起,这才想起来,虽然此人毕竟与李世民的死有关系,但其实关系不大,不然的话,不可能还能做县令呀,是李世民让他出使印度,理应接一些天竺特产来,这天竺和尚就是特产啊,不得不说一句,王玄策确实非常适合,他对那边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他并未思索好半响,就点头道:“好吧!就让王玄策与王方翼前去。”一个大王,一个小王,王炸啊!韩艺虽一句话未说,但是这比他预计的要好得多,心里能不高兴吗。PS:求订阅,求打赏,求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