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开卷惝怳令人愁(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高文秀自幼在外婆家长大,那时外公孙知之还在陕西为官。

文秀天资卓越,聪颖过人,八岁通六经,十岁能作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还喜欢鞍马弓箭,常于习书之余演练一番,因而深受外公的宠爱。

文秀的字“厚卿”和文娇的字“莹卿”都是孙知之给起的,可见祖父对这两个孩子是多么的喜爱。

【一】《读韩杜集》杜牧.诗

杜诗韩笔愁来读,

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

无人解合续弦胶。

孙知之亲昵地扯着文秀的手走进了中堂。

只见迎面大堂的墙上挂着本朝国手王蒙[1]的《青卞隐居图》,回溪断崖,树隐山斋,峰峦秀起,云烟缭绕,端的是气势不凡。两边是孙知之手书的一副装裱精致的对联: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浓翠染衣。

紫檀条几上摆着青铜鼎彝和一个兽头香炉,篆烟袅袅,香气馥馥。楠木八仙桌和一对太师椅皆是大理石嵌面,多宝格尽头立着云龙高几,几上一对冰纹胆瓶内插着云帚,两侧茶几旁设着香楠雕花的小杌。

文秀见堂中布置得超凡脱俗,足见外公胸中丘壑非一般庸人可比。

大家落座后,孙知之知道此次京试文清文秀双双铩羽而归,令人沮丧!当说及此事,他不禁捋须而叹:“厚卿,杜少陵有诗曰‘但见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2]缠其身’,科场不得志者,便喜欢用他的这句话来自我慰籍。其实,这话只是对我们老年人适用,正所谓‘杜诗韩文老来读,似倩麻姑[3]搔痒处。’你和文清正当年少,切不可用‘文齐福不齐’之类的理由自坠其志啊!你休息几日,便需安下心来用功学业,你顺便也好为文善启蒙学习了。”

【二】《石苍舒醉墨堂》苏轼.诗

人生识字忧患始,

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

开卷惝怳[4]令人愁。

听到外公的嘱托,文秀感到了温暖,也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这温暖和压力,应是来自于外公的殷切期望。

此时,他忽然萌发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为什么名重天下的苏东坡,到老却发出“人生忧患识字始”的感叹?除了官场的倾轧之外,个中隐情,又有谁能勘破?或者,这正是陶渊明“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翻版。他无法揣摩这两位先贤当时的复杂心境,又感觉自己忽然产生这念头有些荒唐。

文秀抬起头来,恰与外公那殷殷的目光相对,才发觉这一闪念已有些疏于礼节了,赶紧唯唯诺诺道:“姥爷的教诲,外孙铭记在心。孙儿在此朝夕请教,等以后朝廷恢复科考,托姥爷的福荫,孙儿定可有成!”

孙知之欣慰地看着文秀。

文秀看到在一旁无法插话的舅母有些不自然,便没话找话地问道:“妗子,表弟表妹都好吗?”

赵淑娴说:“好倒也好,只是娇生惯养,不成器。文善还不过来见过你三哥。”赵淑娴说着从身后拉出个小男孩。

这男孩梳着一对丫髻儿,穿着一身粉色裤褂,胸前挂着一个长命锁。他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也煞是招人喜欢。

男孩有些害羞地躬身揖道:“三哥好。”不待文秀有所反应,他又躲到舅母身后,且时不时地偷眼观瞧高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