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飘万点正愁人(2 / 2)

但我也不能跟你说,说了,他万一也跟着去了,岂不讨厌!支使他去睡觉得了。便道,“你罗嗦些什么!累了,你自去睡觉。我就在院子里,不用你侍候。”

“好吧,那小的去睡了,公子你自己要当心,多穿一件衣服,别着了凉!”说罢,便回他的房间睡觉去了。

【三】《越调.斗鹌鹑》王实甫.元曲

玉宇无尘,银河泻影。

月色横空,花阴满庭。

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侧着耳朵儿听,蹑着脚步儿行。

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这时初更已起,月上东墙,两廊的和尚们都睡着了。

哲笃想,我还是先到假山上去等着,顺便察看一下那边花园里的形势,等师妹一出来,就能饱看一番。

于是他踱出房门,走到院子里,深深吸了口新鲜空气,就觉得神清气爽。抬头仰望,只见玉字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真是一派大好夜色啊!

哲笃突觉有点丝丝的凉意:夜凉了,啊!师妹,你自己可要小心身体呀!

现在已是夜深人静了。

哲笃是侧着耳朵儿仔细地听,踮着脚步儿轻声地走。悄悄的,暗暗的,偷偷的,等啊等!要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的小师妹。

待等到那一更之后,万籁寂静,在那回廊的下面,不提防见到俺那“小冤家”,一下子把她紧紧地搂定。

我要问她,为什么总是相会少,别离多?为什么只见你的影儿,不见你的形儿?

————————————

注释

[1]拜月

中国人自古就有拜月的风俗,拜月的大多是女人,其目的在于乞巧、乞美、乞求万事如意。拜月的方式也各各不同,有拜十五十六圆月的,有拜中秋月的,有拜新月的。

唐代诗人李端有一首《拜新月.开帘见新月》中写道: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而大唐有位被称为张夫人的一首《拜新月》词,描写得更为具体,词曰: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

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应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

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

庭花风露清,

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明。

东家阿母亦拜月,

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辉,

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

却忆红闺年少时!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