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
相逢不觉醉,日堕历阳川。
小妓金陵歌楚声,
家僮丹砂学凤鸣;
我亦为君饮清酒,
君心不肯向人倾。
进了房间,纪绪自我介绍道:“小弟姓纪名绪,字开端,四川人氏。本来准备进京赶考,但到了金陵后,得到通知,说是延期考试。我便去到丹徒欧阳苏门下进修学业……”
这时,张锦端着几个下酒菜进了房间。
纪绪接着介绍说:“这位是我的义弟张锦。”他又对张锦道,“九弟,你把我的那瓶黄酒放到哪里去了?”
张锦从铺底下掏出了一个小坛,对太子笑道:“我都要给他藏着。不然的话,他都就偷着喝光了。”
纪绪接过了酒坛,讪讪地笑了笑说:“我们是穷学生,都是自己从家里带酒,酒店的酒太贵……”
太子拿过了酒坛,看着坛子上写着“丹阳黄酒”四个字。便问:“是黄酒?”
纪绪道:“对,这可是名酒。李白游历江南时,有首《金陵子》中说道,‘南国新丰酒,东山小伎歌。’诗中的‘新丰酒’,就是指它。”
太子说道:“李太白爱喝的酒,一定是好酒!”说着,便端起酒杯就要喝。
站在太子身边的王不花却说:“也不尽然吧,这酒是否合公子的口味,我先为你尝尝……”他顺**过太子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谁知奇承娘却在旁边多了一嘴:“这酒,度数不高,鲜甜爽口,很是好喝!”
太子问:“你喝过?”
承娘赶紧改口:“没有,没有。我听纪公子说是米酒,便知是这样……”
其实,丹阳黄酒早已驰名,可与浙江绍酒媲美。几千年来,丹阳黄酒盛誉不衰,它色泽光灿清亮,香气醇浓,回味无穷,且酒精度适中,是一种上等的滋补饮品,营养价值非其他同类酒所能匹敌。在元代,丹阳酒作为贡品献入皇宫,故有贡酒、宫酒之名。所以,作为宫女的承娘有机会品尝到丹阳黄酒,就并非虚言了。
看到承娘的多嘴差点暴露了太子的身份,王不花赶快找话题往外引,他给纪绪介绍道:“我们是从京城来扬州办盐的商人,这位是我的东家铁公子[妥欢贴睦尔,蒙古语意为“铁锅”],我是管家,叫王不花……”他又指着多嘴的承娘道,“这是我家公子的贴身丫鬟奇承娘。”
一听“王不花”和“奇承娘”这俩名字,纪绪的心“咯噔”地跳了一下。这更使他确定了这群人的皇子身份,而且地位很高。王不花的抢酒喝,看似无礼,其实他是在替主子“试酒”,看是否有毒。既然需要试酒,那也必定“试菜”。但此时,仆人是不能上桌的,这让王不花如何动筷子呢!
纪绪便道:“我们是庄户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铁公子,能否让管家和奇姑娘一起坐下?他们也辛苦了一天,也早该饿了。”
他们真是求之不得。太子连忙道:“既然纪公子让你俩坐下,你们就坐下吧!”
奇承娘便坐在了太子的身边,给太子试菜,夹菜。王不花就坐在了太子的对面。张锦坐在了纪绪的对面,也就是方桌的下首位置。
太子没话找话地问道:“刚刚听纪公子喊这位张兄弟为九弟。这么说,仁兄的义兄义弟可不在少数啊!”
纪绪说:“没有太多,只是义兄弟四位。”
“那为何要喊这位张公子为九弟呢?”
纪绪玩笑地说道:“我们是按三、五、七、九排的……老大——三哥,老二——五哥,老七是我……”他又一指张锦,“他是老四,我们喊他九弟……”
太子一听是哈哈大笑,把刚刚的不愉快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看到太子高兴了,纪绪便正经道:“跟铁公子开个玩笑。张锦兄,是亲兄弟八位,加上我是九位。”
太子问:“那么,就没有义兄四位这回事的了?”
“不,义兄弟四人,也是对的——老大是金陵的商人,叫柳遇春;老二是浙**田的奇才刘伯温;我是老三;他是云南大理的白子秀才,叫张观音锦。”
太子又问:“你们不是在书院读书嘛,怎么得空出来?”
纪绪道:“这就是我们先生的教学有方。”
“学生可以随便逃课,而不多加管束,这算什么教学方法?”
“铁公子,你听我细细说来——我们书院属于高级学堂,分甲乙双班。举人分在甲班,秀才分为乙班。”
“那你俩分在哪一班?”
纪绪说:“我在甲班,九弟在乙班。我们不是每天都上课——甲班是一、三、五上课;乙班是二、四、六受学。其余的日子,学生便自行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晚上就去请教先生。”
太子频频点头,说道:“这样,学生就自由得多了。也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是啊,而且,我们春夏秋冬都还放假。一个假期十五天,让学生回归到自然里去。先生说了——大自然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这么说来,你俩现在是放‘春假’了?”
“是啊……九弟说,他从来没来‘春风十里’的扬州城,便让我带他来看一看……”
三个青年人谈得很是投机,并约定,明天结伴去扬州。
————————————
注释
[1]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
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
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运河城”便成了扬州的代称。
在扬州这段运河的沿岸,有世界四大宗教活动的著名场所——琼花观(西汉.道教);高旻寺(隋代.佛教);普哈丁墓园(宋代.***教)和天主教堂(清代.天主教)。
这段路,有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钞关)、东关古渡(双瓮城)和古湾头闸;有古代帝王巡视扬州留下的遗迹——瓜洲古渡锦春园、高旻寺行宫御园和龙衣庵;有体现“富比王侯”的扬州盐商住宅群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以及汪氏小苑等;有唐代扬州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时的启航地文峰塔。
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历代著名文人墨客大量的诗文名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李绅);“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等。
这些千古名句,描绘了古代扬州曾经有过的“歌吹沸天”、极尽繁华的辉煌时代,而这一切无不与运河一脉相承。在运河绵延千里的岸线上,扬州与运河的兴衰息息相关!
扬州古运河的文化内涵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所感悟。扬州市旅游局推出扬州古运河黄金旅游线设想与规划。业内人士认为,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古人云:智者乐水。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它孕育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丰富着人类的文明史,充实着人类社会的传统与现实文化,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这条旅游线是历史文化与水的完整结合,更显现其独特的价值。
如由南向北游,从白浪滔滔的长江,驶进宽阔的风平浪静的大运河,映入眼帘的是运河西岸的古寺塔影,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杨柳,富有水乡特色的小桥野渡,掩映于水杉翠竹荫下的农舍,细如羊肠的纤道,随风盘旋的风车,破浪前进的船队,或许还能看到巅簸在大河中的小小的渔船,以及不时上下潜水作业捕捉鱼儿的鱼鹰。如若在早上,面对眼前的水乡景色,谁又不会想起宋代词人柳永的佳句:“杨柳岸,晓风残月”,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在这个历史的走廊中,人们慢慢地看、慢慢地品,走进扬州,阅读扬州,感受扬州。当来到“东关古渡”又换上小船沿着“乾隆水上旅游线”悠悠地向蜀岗瘦西湖风景区荡去,领略维扬春色。那一幕幕美丽的风光不时出现在游客的面前,赢得游客由衷的赞叹,“美哉扬州”、“秀哉扬州”;而从北向南走,则又是一番境界,美丽的风光,秀丽的古城,在越来越宽阔的水面上渐渐远去,面对滚滚东去的大江和逶迤如黛的青山,谁又不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历史的沧桑,而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那传奇的文化和独特的秀丽的风光。
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古运河的三湾段因其弯道给人们以特殊的变化莫测的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将是古运河旅游线上的一大卖点。
扬州古运河游览线应尽快推出瓜洲古渡风景区。
瓜洲在古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处于扬州西南,与镇江隔水相望,“京口瓜洲一水间”(宋.王安石)。瓜洲最早在大江之中,四面环水,后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因形如瓜,故名。
瓜洲历来是扬州的门户,始于晋,盛于唐,它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扬州。古人认为:“瓜洲虽弹丸,然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实七省咽喉……”有“江淮第一雄镇”和“千年古渡”之称。自唐末,瓜洲渐有城垒,南宋乾道四年,瓜洲开始筑城,明代瓜洲城周长一千五百四十三丈九尺,高二丈一尺。在瓜洲城东门外另筑有“鬼柳城”。元代设置行省于此,明代设同知署,清代设巡检行署、漕运府、都督府等。
瓜洲从唐代直到现代都是文人荟萃之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王安石、陆游,明代的郑成功,清代的郑板桥等,都曾在瓜洲寻幽探胜,并留下了大量赋吟瓜洲的篇章。瓜洲也是历代许多政治家和中外旅行家涉足的必经之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六次南巡,均曾驻跸瓜洲,并在锦春园设有行宫,昔日乾隆皇帝赞美锦春园而题诗的御碑,至今尚保存完好。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其造船、买船、登船以及储藏粮食都在这个地方。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游览过瓜洲,并在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第一章节题为《瓜洲市》,对瓜洲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作用作了详细描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传说,又给这座古镇披上了神奇的面纱。
古代瓜洲作为南北交通枢纽,人流、物流旺盛,地方富庶,城内大型建筑、私宅花园、庵庙、楼、亭、厅、堂等多达数十处。如楼亭,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大观楼,曹雪芹《红楼梦》笔下的风雪大观楼就是描写的此楼;有建于明代正统年间的江淮胜概楼;有观潮亭、江风山月亭、曲江亭等。
此外,古代瓜洲还有著名的十景,即石桥踏月、天池夜雨、江楼阅武、漕舰乘风、东城柳岸、桃坞早莺、芦汀新雁、雪水钓艇、金山塔灯、银岭晴岚。1949年4月我人民解放大军从这里挥师向江南跃进;建设中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堡就落脚于瓜洲。极富特色的景观使瓜洲成为历史上一个旅游胜地。
喜欢踏乡记之叹流水兮请大家收藏:()踏乡记之叹流水兮更新速度最快。(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