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鳞浪层层能见深(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一】《寒食日早发赴积庆庄》文彦博.诗

赫奕晨霞照万灯,

路穿阙口势如吞;

桥边杨柳垂青线,

林下秋千挂彩绳。

平地伊流不一抹,

半天嵩岳翠千层;

行行渐入吾疆理,

竹坞松阡间绮塍。

荡秋千[1]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

秋千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而流传中原的游戏。它是用树桠枝作为支架,再拴上一根长彩带而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了。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和娱乐,而且可以培养女孩子的胆识和野性。

大都的汉家女孩由于受蒙古姑娘的影响,也喜欢做荡秋千的游戏。

每到了清明,人们便会看到成群结队的女子,聚集在参天的大树下,或高耸的秋千架旁。身穿鲜艳的蒙古服饰的妇女,在人们的欢呼、叫好声中荡起了秋千。她们一会腾空而起,一会俯冲而下。女人们尽情地欢乐,那长长的裙子随风飘舞,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有些路府衙门,还会为女人们举办一次荡秋千的大赛,项目分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坐荡等。比赛用的秋千做得高大悠长,不亚于现在的“蹦极”。

清婉的婆婆于璐自小就喜爱这项运动。

这不,今天一大早,见清婉带着暮羽和有才回了娘家,便让王大个子用纪绪的白马驮她去往设在“积庆庄”的秋千场,参加千人参加的荡秋千比赛。

临走前,她嘱咐丫鬟采婗说:“婗子呀,今儿是寒食节,不宜动火。午饭么,你看着解决?”

采婗问:“夫人何时回来?”

“吃午饭,恐怕我是赶不回来,你就不必管我了,你只要照顾好老爷的饭食就行。”

“知道了,夫人。”采婗高兴地应道。

【二】《沁园春.咏乳-上阙》朱彝尊.词

采婗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鬟。又白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长长的头发,扎成两个羊角辫;细细的眉毛下闪着一对亮晶晶的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

采婗是清婉的贴身丫鬟,是跟着小姐陪嫁到甄家的。

见一家子人都有事出去了,就连成天阶无事可做的老爷,现在也不知去了何处。偌大的一个院子,只孤零零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里看家。

闲来无事,想想自己好长时间没洗澡了,便准备点火烧柴。“可夫人告诉我,不能动火呀?”转念一想,“没事儿,反正家里也没人,自己不说,谁会知道?”这么一想,便放心地哼着小曲,点燃了火炉。

采婗从厨房里拿了几个芋头[2],放在锅头里烤着吃。

她一边翻拢着芋头,一边烧着热水,等芋头考熟了吃完了,热水也就烧好了。她用木桶把热水提进了小姐的淋浴房,把热水倒进了浴盆里,也学着小姐撒上了几片玫瑰花瓣后,便一件一件脱掉自己的衣服,跳进浴盆里,痛痛快快地洗了起来。

小女孩做事也是粗心,她只关了洗浴房的门,可秀楼的大门却忘记关了。

甄友乾回家吃饭,见找不到人,便找来了小姐的绣楼。一楼没人,他便顺着二楼往上找。走到二楼楼梯,就听见楼上“哗啦、哗啦”的戏水声。

“哼~难道是儿媳回来了?”自从那天和清婉一起骑马回家,就让友乾彻夜难眠……清婉那细小柔软的腰肢到底是用什么做成的呢?“今天,就是豁上老命也要一饱眼福。”

他悄悄地走进小姐的房屋,走近了浴房,从门缝里往里瞧了起来。

只见浴房的几案上点着一只硕大的蜡烛,照得屋子是铮明瓦亮的;再见洗浴人:

隐约兰胸,

菽发初匀,玉脂暗香。

似罗罗翠叶,新垂桐子;

盈盈紫药,乍擘莲房。

窦小含泉,花翻露蒂,

两两巫峰最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