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旧时院落松槐在(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一】《过银锭桥旧居-下阙》宋荦.诗

旧时院落松槐在,

似境笙簧岁月闲;

白首炼师茶话久,

春风料峭暮鸦还。

友乾和清婉出了“霓裳阁”左拐,进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今前井胡同],这条胡同与南官房胡同合并,统称“南官府胡同”。

经过了大小金丝胡同,友乾说:“这条胡同叫小金丝胡同,前面那条大的叫大金丝胡同,因是‘织染所’的所在,就改成了此名。”

“这些房子,都充公了?”

“它本来就是公家的房子,怎能算是充公。朝廷重新给这些官员安排了新房,这些房子便就给收走了。你家的房子也是如此……”友乾笑了,“噢,你以为你爷爷不愿意在这里住了,自己把房子卖了,然后把钱揣进自己的口袋……你这不财迷么!”

清婉“吃吃”地笑。

友乾指着一处房子说:“这‘织染所’职掌内承运库所用色绢,不仅供应内廷,而且供应外廷,所以工部也派有大使,在此定点儿。”

又走了两刻多钟,便到了“南官房胡同”。

这条胡同,又宽又长。起初,不能算是胡同,因为街南没有建房,它只是沿海的一条观光道。如此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住的都是些权贵和功臣,还有少数有钱人的素雅民居。现在,店铺比肩而立,原先临街的南房也改成了门头房用,但仍不失店面的古朴与典雅,客流不息,游人如织……它,再度焕发了马可.波罗游记中所描述的“万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古城风采。

友乾指着一座高门大院说道:“这儿,就是你原先的家。”

清婉近前观望。

照壁前的那颗迎客松依然翠绿,而掩映在灰墙青瓦之间的那颗大槐树,树杈上却只剩下了枯枝,老屋的肌理依然清晰可见……

清婉喃喃地说:“以前,我老是梦到我家里有一棵松树,还有一棵槐树,本以为是梦幻,原来是真有啊!”

友乾问她,“我带你进去看看?”

清婉摇了摇头,“看到了这两棵树,就算到家了。”随即,她默然离开了,路上又问,“这么好的地方,干嘛要搬呢?!”

友乾说:“这事儿,说来话长。”

【二】《烤肉季》对联

客旅京华,问道季家何处?

香浮什刹,引来银锭桥边。

友乾一边与清婉散步,一边跟她说起当年搬家的原因。

当初,赤阑桥的东岸靠海沿的那片地儿,既无人住,也没人租。

恰巧,从通州来了个姓季的木速蛮[回族]人,见这么好的地方竟无人问津,便在此摆摊卖起了烤羊肉,并打出了“烤肉季”的布幌。

烤肉本是草原游牧人的美食,随着蒙古人入关,也传入了京师。虽然食用方法变得比蒙古人的吃法讲究了许多,但其余存的野风野气还在,这时常让那些已变为都市人的蒙古人勾起某些怀旧的思绪。

听说这“烤肉季”,烤出来的羊肉有一种“野味”,在吃烤肉时又有一种“野气”。于是,便吸引了各界食客前来品尝。汉人来到此地,甚感新奇,在品尝过后,人人趋之若鹜。很快,烤肉季便成为京城有名的小吃,生意十分火爆。

烤肉季的兴隆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北面咫尺之遥的鼓楼周边是商业的繁华之地,八方客商,四处游客,给烤肉季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和兴隆;再一个,是店家的精工细做,用料考究。其所烤羊肉,选自“西口”绵羊,并且只用鲜嫩的后腿和上脑部位,剔除筋膜,压去水分,切成薄片,呈半透明状。烤肉季的调料齐全,均为该店精选之定点所产,顾客可根据口味,自行选配。

季家在此经营烤羊肉多年,有了积蓄后,买下了一座小楼,正式开办了“烤肉季”烤肉馆。京城的才子佳人题诗的题诗,作对的作对。有位大才子的题诗是这样写的:

小楼一角波光漾,

每爱临风倚画栏;

酒肴牡羔无限味,

炉红榾松不知寒。

树移疏影堪幽赏,

月满清宵带醉看;

车水马龙还大嚼,

冯驩长铗莫庸弹。

有一位来此品味“烤肉季”的纨绔子弟,在酒足饭饱后对身边的一位青楼女子说:“这里的烤羊肉,生意如此之好,你们为何不来此营生?”

那女子问:“也来烤肉?”

“你别抢人家的生意呀!你来卖肉!”

“卖肉?”

“你这样一来,不就解决了我的‘上下问题’,也省去了我的一番奔波……”

那女子马上意会,上去就是一顿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