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说:“可说呢,当时旭烈兀率领南路大军也从东罗马会师于多瑙河。本来十万蒙古军我们都打不过,现在却成了20万,这还要我们怎么活?不几天,所有的主力部队、正规军都被蒙古军给消灭了,只剩下像我祖父这样的农夫、牧民的杂牌军还在抵抗,也不能算是抵抗,只是一边逃一边打……就在我祖父九死一生的时候,真是god bless[上帝保佑],冬季一到,蒙古军却无缘无故地东撤了……”
纪绪说:“这与‘狗,拉不拉屎’[god bless]没有关系,是我祖父救了你祖父一命。”
“你祖父救了我祖父?”杰克逊不相信地问,“用你们的一句文言文说,这是‘八竿子打不着’吧!”
纪绪道:“呵,打不着,要是没有我祖父,你还能捞着继承你祖父的爵位……”
友乾问:“你祖父不是被打得到处乱窜么,怎么还能封爵?”
杰克逊说:“拔都带领着大部分蒙军撤走后,只留下少量的部队继续征战。结果他们寡不敌众,被我祖父这样杂牌军好一顿猛揍。结果,蒙古军被消灭了。亨利三世国王以为是我祖父这些牧民把蒙古人给打跑了的,就论功行赏,授予我祖父为男爵。”
【二】《钓鱼城王张二忠臣祠-下阙》杨慎.诗
犀舟曾挥白羽扇,
雄剑几断馒胡缨;
西湖日夜尚歌舞,
只待崖山航海行。
纪绪说:“宪宗八年[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主力进攻四川,四川的守城大将王坚率领从山西,川北等地迁来的农民镇守钓鱼城,我祖父带领了三百多的村民也在其中。蒙军久攻钓鱼城不下,第二年,蒙哥亲临战场指挥,却被这支农民部队投掷的飞石击中,受伤而亡,蒙军群龙无首,只能放弃包围,向北撤离。
大汗的死讯传到了罗马,他同父同母的兄弟旭烈兀、堂弟拔都便放弃了第三次西征。在蒙哥被打死之前,旭烈兀本打算占领整个罗马帝国,包括阿拉伯的马木留克王朝[埃及]。若不是旭烈兀率主力回国争夺汗位,整个罗马帝国早就成了大蒙古国的天下。到那时,你祖父还能封个什么男爵?过他的牧民生活去吧!”纪绪笑道,“就算传到了你这里,也不是爵位,肯定羊群,你成天阶赶着一群羊,过着痛并快乐的生活……天天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大家又开始笑杰克逊。
纪绪道:“所以说,是四川的一群农民,救了你的一家。他们,不仅拯救了阿拉伯世界,也拯救了整个罗马帝国,这群华夏的农民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
————————————
注释
【1】西历
西历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纪年体系。其源自于以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的国家,以当时认定的耶稣出生为纪年的开始,原称基督纪元。
(1)用法
该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称公元前。所谓的公元202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开始算起的两千零二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0是自然数,但并不存在公元前0年或公元0年。公元前1年之后的一年,便是公元1年,即公元元年。
(2)起源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信徒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
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信徒,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由此,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3)通用
西元纪年在八世纪以后才被西欧基督教国家应用,即使教皇也一直是用在位期间为纪年记录文件的。到了十一至十四世纪的时候,西元的概念才普及。而西元成为世界主流也是欧洲殖民的结果,同时也传播了格里历,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虽然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格里历改革虽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还是经过了之后的几百年才被所有国家慢慢采用;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而俄国一直到了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2】十字军东征与蒙古人西征
东征和西征是11世纪到13世纪发生在欧亚大陆的事情。这个时期,欧洲处于中世纪晚期,也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主要时代。
要想用一篇简洁明晰的文章来描述这个时期的东征与西征,确实是件难事,因为里面包含的内容太多,又没有任何一个事件是单一的,且都互相交错展开。宗教、帝国、王国,拜占庭、突厥、阿拉伯交织在一起,如果不站在上帝的视角,平铺直叙很容易写着写着就成一本厚厚的书了。
我们要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快速获取一段历史知识、要清晰的抓住历史主干,就必须要把诸如拜占庭帝国衰落这类的大事件一句话带过,把一些对历史进程无决定性作用的细枝末节统统去掉。然后把重要的历史过程通过因果关系梳理出来,简明扼要、明朗清晰的紧扣主题、捋出脉络。
(1)历史背景
395年1月1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346—395)逝世。他在临终前,将帝国分与两个儿子继承,由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是个延续千年的超级帝国,但由于“罗马帝国”这个“商标”在古罗马灭亡后一直被各方争相注册,所以欧洲人通常认为,由法兰克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后又发展成为的神圣罗马帝国才是古罗马的继承者,而把我们所说的东罗马帝国称之为——拜占庭。
其实拜占庭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个城市名称,后来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此欧洲人就用拜占庭这个名字称呼东罗马。起初其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后来的十字军东征也多数都是在拜占庭的区域内作战。
西罗马的势力范围包括现在的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安道尔、马耳他、塞浦路斯、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瑞士、比利时、法国、摩纳哥、卢森堡全境,奥地利、匈牙利、德国、罗马尼亚、英国、荷兰部分,以及非洲的突尼斯全境,埃及、利比亚、摩洛哥部分
但是,西罗马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81年,就被日耳曼人各部族“分区占领了”。日耳曼人建立的法兰克帝国后来也一分为三,封建制度确立,一群分裂的欧洲王国在罗马教皇的统一思想控制下,正处于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这时期,统治者利用宗教神学控制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作为中世纪思想的主宰,神权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把一切科学理论视为“异端”并进行审批,如天主教对科学家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迫害。这说明,在中世纪的西欧,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
理清了东西罗马的关系,后面的事情就好理解了。
(2)十字军东征
11世纪,千年帝国拜占庭到了没落时期。
这个“大胖子”原先笨重而庞大,没落之后北部被斯拉夫人夺走、东部被波斯人夺走、南部被阿拉伯人夺走,拜占庭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和周围的核心地带,以及唯一没惹他的西方邻居——欧洲中世纪各基督教国家,古罗马时期双方原本就是一家人。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此时,东方muslim世界来了一批突厥人,他们充当着进攻东罗马帝国小亚细亚的急先锋。
拜占庭原先跟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制度很像,这次它不得不开始从西方引进封建制度,分封领主后才得以又组织起一支军队,用来暂时顶住突厥人。
可是,突厥人把拜占庭帝国打的不成样子了,当时占领了除首都君士坦丁堡外的整个小亚细亚半岛以及今天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耶路撒冷落入突厥人手中。
后来,突厥人准备向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的时候,吓坏了的拜占庭皇帝赶紧向罗马教皇求援。
当时的教皇是沃尔班二世,他同意救援。原因有二,一方面假设有一个一直很强大富有的大老板,突然有一天公司业务被其他公司抢去很多,他亲自求你帮他,此时必然心中有一种自己原来是救世主的感觉;另一方面,圣城耶路撒冷正被突厥人占领着,必须夺回来。于是教皇立即在法国开会,号召全体基督教世界去东方夺回“主的坟墓”。他还许诺,凡是参与者皆可赎罪,为此而牺牲者,灵魂可以进天堂。千万别觉得这是放空话,在黑暗迷信的欧洲中世纪,这已是最具诱惑力的奖赏了。
当时欧洲几乎人人都是基督徒,各国从国王到平民全都积极响应。他们身披白色战袍,上面是各种颜色的象征基督教的十字标志。因此也被称为十字军,后来十字军历经一百多年,总共组织了八次东征,后人统称为——十字军东征。当时被称为圣战,因为教皇跟国王们虽然有扩张领土的野心,但在当时的中下层骑士和农民士兵心目中,这次战争完全是“为主而战”。这也是圣战一词的最早来源。
第一次东征(1095年11月27日—1099年7月15日),响应速度最快的是一拨“敢死队”,之所以说他们是敢死队,是因其组织太过仓促,且太低估敌人的实力。法国和德国的一些农民总共近六万人,在一个当时很会演讲的修士皮埃尔带领之下,就这么仓促上路了。他们装备简陋、破衣烂衫,被人们称之为穷汉十字军。这支军队一路上完全靠乞讨和抢劫为生,到那儿就被突厥给灭得一干二净。
之后,三个国家组织起了真正的十字军,主要是由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骑士们组成,总数只有穷汉十字军的一半,约三万多。可是他们到那儿就把耶路撒冷给占领了,还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留下了圣殿骑士团和医护骑士团保卫这个新王国。
但是后来突厥人反扑,又把十字军占领的土地一块块蚕食回去。法国国王和德意志皇帝亲自出马,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1149年)爆发了。双王带队彻底干掉了突厥,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埃及的萨拉丁正在崛起,他率领的阿拉伯军队击败了十字军,还吞并了耶路撒冷王国。
东征对于西方人来说是越打越来劲,双王不行就三王。公元1189年德皇“红胡子”、法王腓力、英王“狮心王”一起带队出发,德皇走陆路横穿小亚细亚,英法从海上直抵巴勒斯坦地区。结果德皇在过河的时候淹死了;法王占领了阿克港就立马回家了;英王继续作战并占领了塞浦路斯,还建立了个塞浦路斯王国,但是临回家前感觉反正是守不住,干脆又把塞浦路斯卖给了耶路撒冷王国。这次东征可以说没输没赢,西方没有取得任何新的进展,耶路撒冷王国依然在埃及苏丹手里,打累了的双方决定议和休战,苏丹表示同意让基督教信徒通过自己的领土前往耶路撒冷朝拜。
经过三次战乱之后,名义上是西方帮拜占庭打敌人,打完突厥打阿拉伯人,可是谁也没考虑过拜占庭的感受。十字军占领过的土地从没有还给过拜占庭,且当下多数领土都被埃及苏丹吞并,拜占庭被搅和的一塌糊涂。
按理说到这地步战争理应结束了,可是西方对于东征的热情不减,早已不是仅仅为了能去朝拜而打了。教皇已经膨胀到想借此将其他世界也纳入基督教管辖体系之中,于是在1202年组织了第四次东征。这次本想“直捣黄龙”,过地中海去打阿拉伯人的总部埃及。但是跨海作战需要有船来运兵,而当时拥有大量船只的只有威尼斯商人们。教皇出面请他们帮忙运兵,可是威尼斯商人们跟埃及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而且利润非常丰厚,肯定是不愿意帮十字军灭埃及,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喊出个天价运费。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十字军知难而退,放弃攻打埃及;二是促使闲的难受的十字军像前几次一样继续从陆上东征,去打君士坦丁堡,这样的话就能顺路把威尼斯的商业竞争对手、残破不堪的拜占庭给灭了。果然,十字军改变思路,决定吞并拜占庭了,历经千年从未被占领过的君士坦丁堡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被十字军攻占了,千年古城被十字军烧杀抢掠、付之一炬。十字军以此为据点,建立起了拉丁帝国。57年后,残存的拜占庭势力又夺回了他们首都。
第五次东征(1217年—1221年)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击败埃及苏丹夺回耶路撒冷。一开始由于恰逢当时的苏丹去世,十字军得以初步胜利,当他们打到开罗的时候,还是被击败了。随着前四次一些占领地的得而复失,以及对阿拉伯人作战过程中的力不从心,已经让西方各国意志开始变得消沉。这个第五次出征前,教皇的动员工作就已经开始困难重重了,此后都是英法德各自去打一打,再也出现不了以前那种几个国王一起出征的场景了。
在十字军运动进入尾声时,同样来自东部欧亚突厥故地的蒙古人,以气吞天下之势,攻灭突厥、波斯、阿拉伯诸帝国,消灭了突厥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苏丹国,唯独被拜巴尔率领的马穆鲁克骑兵阻挡在地中海东岸。(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