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蹋青会散欲归时(2 / 2)

“你们中国人不是讲究…同姓间…不能婚配么【2】……”

“谁跟你婚配?这是找干爹,不是让你找媳妇。”

看到三小姐有些不悦,赶紧说:“那,那你姓啥?”

“我姓薛。”

“薛什么?”

“什么叫削什么……你应该这样说——敢问小姐芳名呀!”

“噢~”杰克逊退了一步,又施礼问道,“小姐,敢问芳名?”

“我不告诉你!”

“你不告诉我,你让我问?”

“我让你问,你就问?”三小姐忍住笑说,“你不知道,女孩子的名号和年龄是别人不能过问的么!亏得好,你碰上了我,若是她人,你又得挨一顿打!”

“问个名字,就挨一顿打?吓唬谁呢!”

“呵,还不服气,你这是问名字吗?你这是调戏人家。”

被小姑娘一通数落,杰克逊讪讪地说:“我不就是想参考你的名字,给自己取一中国名字嘛!”

“那你的外国名字叫什么?”

“我不是没有外国名么,只有本国的名字。”

“就是你本国的名。”

“我叫,叫亚瑟。”

“鸭舌?”三小姐差点儿笑喷,“怪不得,你的嘴老硬,永不扁扁呢……我告诉你,这名号呀,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你说你怎能在鸭子嘴上瞎踅摸……”

“小姐的文化高,可否为小生起一个有中国语意的名字?”

“行呀,我想想。”三小姐装模作样地想了半天,便道,“你看,我叫铃儿,你叫叮当,多好!”

“为什么呢?”

“因为‘铃儿响[想]叮当’呀!”三小姐又说,“我再给你起一个字。”

“什么字?”

“我叫古丽,你叫长安。”

“这有什么讲么?”

“有啊!”三小姐笑道,“因为‘长安归古丽[故里]’呀!”

“怎么,我归你啦?”

“那当然了!我是义父,你是义子,你不归我,归谁呀?”三小姐歪着脑袋调戏道,“有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后啊,你就得听我的,我说把你嫁给谁,你就得嫁给谁!”

“哦,听天由命吧!”杰克逊点着头说。

“我们中国人都是有‘名’、有‘字’、有‘号’。”

杰克逊说:“这我也知道,不过,我听说,你们女子是没有‘号’的。”

“听谁的?”三小姐道,“我这‘号’,叫外号。”

“什么外号?”

“‘闹儿’啊!”

“闹儿?这么奇怪么?”

“这有什么奇怪的,反正吧,我小的时候,总是爱闹,所以就给我起了这么个外号。”

“那我该起个什么外号呢?”

“你么,”三小姐眼珠子一转,说道:“我看吧,你经常干一些‘无理’的事情,干脆就叫‘无理’如何……”

“无理,这有何语意?”

“怎没有?”三小姐笑道,“无理取[娶]闹么!”

“你骂我!”

“怎是骂你?”三小姐止住笑说,“这不正是公子脑中所想、心中所盼的事么……”

“我想什么,盼什么?”

“你看,你是‘无理’,我是‘闹儿’,你说,你想怎样?”

“我想,娶……哦,原来是这个‘娶’呀!”

两人正说得热切,只见一个白衣女子神仙般地从身边飘过……

————————————

注释

【1】宗祠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地方,也是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场所。

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

宗祠,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宗祠中的主祭,又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因此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还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宗祠,记录着家族传统与曾经的辉煌,是家族的圣殿,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清刘大櫆《方氏支祠碑记》:“然吾以为后世之宗祠,犹有先王宗法之遗意,彼其所谓统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

(1)建祠讲究

《礼记.王制》载:古代天子建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至明代,始准许庶人立始迁祖庙,一般建于宗族聚居的近地,岁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也称祠室、祠堂。《汉书.张禹传》:“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朝廷大恩,犹当应有祠室,庶母子并食,魂灵有所依庇。”

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闽北一些单姓小村落,无力筹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选址,设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于正寝(前堂)东侧,讲究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议大事时开启。正厅外,有储藏祭器、遗书的小房子,环绕成一个独立的建筑群。

普通的祠堂,只有一间正厅,正厅内设4个龛(也有8-10个龛者),龛中置一个柜,内藏祖宗牌位(称神主牌),4龛神位依次为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考妣的灵位、姓名、字号。每龛前各设一矮长桌,用以摆放祭品。

一些宗祠里,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贴张红纸在柱上,上书xxx长子(或次子等)、取名xxx,以示到祖先面前报到。如今闽南一些祠堂,大厅正中大木龛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各种遗像所取代。

《红楼梦》第五三回:“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大字……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幙,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殿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2)文化传统

在中国传统的儒教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

由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崇拜祖先并立庙祭祀的现象,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从此,宗祠遍立,祠宇建筑到处可见。

宗祠原为“追远、报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要体现出礼尊而貌严。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但是自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宗祠,除了作为祭祀场所之外,还是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的。有的宗族规定,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发生争执,都要到祠堂中裁决。所以,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了衙门,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质。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

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纪念祖先功德。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来。

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在当今则有其新的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许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复,族谱被续修,而海外华人则不断翻新旧宗祠,联络故众。可以说,今天的宗祠,已经没有了宗族主义的负面作用,只具有帮助人们寻根问祖、缅怀先祖、激励后人、互相协作的积极意义,是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产生巨大的作用。

【2】同姓不能联姻

现在同姓结婚并不少见,但为什么在古代却不行呢?

《通志.氏族略》在一开始就说:姓,可以“别婚姻”,所以就有了同姓,异姓,庶姓的区别。如果氏一样,姓不一样的,是可以结婚的;姓相同,氏不一样的,不可以结婚。三代以后,姓氏合一,这两个都可以用来“别婚姻”。这便看出,古代同姓的人,是不能结为连理的。

“同姓不婚”的习俗大概始于周代,一直延续至民国。

《魏书.高祖纪》记载:“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绝同姓之娶。”这段话被认为是同姓不婚的开始。周代同姓不婚是周先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来的规定。由于周先族属于氏族部落,所以实行外婚制,那一定要靠姓名来区别。当时的姓是一个族的代表,如果一个姓的结婚,说不定俩人的祖宗就是一家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用姓来“别婚姻”的原因了。

《左传》记载,郑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不繁。”《左传.僖公二十年》里说:“男女同姓结婚,其生不蕃。”不蕃的大概意思就是不正常,也就是说,两个同姓的人结婚,生下来的孩子会不正常。这一点在现代科学也得到了证明,血缘近的人结婚会让后代更容易产生畸形。《国语晋语》亦载:“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国语郑语》亦有:“气同则不继。”可见,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已经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待近亲结婚的问题,认为同姓之间婚配会造成后代的不育。

我们中国,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而用来区别血缘亲近与否的,就是姓。

战国以后,随着交流的扩大,姓氏文化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从过去的以氏为姓,发展到姓氏不分,所以也顾不上是不是同姓了,因此同姓不婚多有不禁。

但到了唐代对同姓结婚又强循古制,并出台了法规条款。《唐律》规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宋、元时期和唐代一样,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清时因为地域扩大,人口众多,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所以,那时候只禁止同宗的联姻,也就是同姓只要不同宗,就可以结婚。所谓同宗,说简单点就是在同一本家谱上记载了姓名的人,这些人是不能联姻的。

虽然官方不再禁止同姓通婚,但是民间的婚烟生活与各朝代的法律又不完全吻合。始于周代的“同姓不婚”实际是指血统关亲而言的,即有较近的血统有关亲就不能结婚。但久而久之却改变了原的本意,形成了一种生活习俗,即并非注重血的远近,只要同姓就不能通婚。这对后来民间婚姻生活影响极大,在婚烟中,像姨表兄妹和姑表兄妹,无论血统怎么近,习俗上却不禁结婚。然而,男女双方虽毫无血统关系,乃至相距甚远,但姓氏相同,习俗则禁止结婚。这种状况直延续到清末。直到清末民初,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又开始重新研究“同姓不婚”的问题,从生理、历史、法例诸方面进行探讨,主张抛弃“同姓不婚”的观念,只要没有血缘关系,完全可以“同姓结婚”。

另外,《礼记集说》中记载道出同姓不通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书中这样说道:“夏商以前,容取同姓,周公佐武王得天下,取神农、黄帝、尧、舜、禹、汤之子孙,列土封之,以为公侯,而使姬姓子孙与之婚姻,欲先代圣王子孙共飨天下之禄也,乃立不取同姓之礼焉。”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选择同姓通婚,而是与外姓缔结姻亲,这样可以加强两个宗族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或者巩固自己的统治。我国古代很多王朝都会选择和亲,就是这个原因。

同时,古代的伦理也有很大的作用。《白虎通.嫁娶》里说到,如果同姓结婚,“耻与禽兽同也”。这个说法要从礼上说,古代的人认为,一个姓氏的结婚,就是乱论,这就是禽兽的行为。

如此可见,古代的同姓结婚,就类似现在的近亲结婚。要知道,古代对于子孙后代的繁衍是非常重视的,一个人家财富多少或许不那么重要,子丁兴旺才是家族传递的重要所在。如果某种原因影响了子孙传递,那一定是不被允许的。

你看,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人就意识到近亲不可结婚,若是结婚,生下来的孩子就很有可能不健康;而在15世纪的西欧,皇室贵族却实行着必须是亲兄妹才能通婚的规定,就是为了保证自己高贵的血脉不外流。而如此频繁的近亲结婚,导致了皇室家族的畸形基因一直流传了下来。(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