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乾气愤至极:“我是你爹呀,让我给娶媳妇。”
松老三不要脸地说:“就算是吧!”
“我没那么下作,连六十多岁的老尼,都,都……”
“我爹,不是没有这么多方便的儿媳妇么!”
友乾是真被讹上了,气得浑身发抖,却有火又不敢发,只好降低了声调说道:“你知道,现在娶个媳妇多少钱么?”
松老三问:“多少钱?”
“三百贯大钞,老三!”友乾装穷道,“你可知,我是费了多少事,才娶了一个丑八怪似的媳妇……你说你,‘穷得个剂子摇铃铛’,也想娶媳妇……”
“不是,大官人,我哪能和你比,我不娶什么大家闺秀,一般穷人家的女子就行!”
“穷人家的女儿,你更得花钱买啦,人家就指望用女儿卖钱呢!”友乾说,“除非你家有妹子,用她来‘换亲’。”
“我哪有妹子。”松老三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拿出一副无赖模样。
这时,喇叭鼓手响了起来。
友乾对松老三说:“三儿,反正你的事,我记心上了,再不行,哥哥就给你典一个……”
“典一个?也行,也行!”松老三高兴地忽地站了起来,“典妻也行啊!”
【三】《国风.周南.桃夭-下阙》诗经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友乾和松老三一同出门查看,只见一片红云朝山下涌来。
元朝是蒙古王朝,其婚礼服饰自然也是典型的蒙古款式。
王冕的礼服是“质孙服”,就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且窄,腰间设有许多衣褶,这样的设计方便骑马。
相对于“质孙服”,杏儿的礼服就显得麻烦了许多,她穿的袍子宽大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要两个伴娘在后面帮她拉着袍角,头上戴一顶高高长长的帽子,从她大大的红盖头就能看得出来。
哥哥慕凡背着杏儿,个头高大的伴娘撑着一把大红伞护着他俩,从台阶一步一步歪歪拉拉地往山下走。
看着慕凡费劲巴拉的样子,王冕真是担心但又手足无措,他真想亲自抱起自己的新娘下山。
好不容易到了茶棚,伴娘们扶着杏儿上了八抬大轿,王冕骑上高头大马,大喇叭吹起,浩浩荡荡地下山而去……
————————————
注释
【1】婚服演变史
如今人们结婚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西式婚礼,礼服为西装婚纱;另一种为中式婚礼。而中式婚礼,人们大多会选择这样几种风格,即汉式婚礼、唐朝婚礼、民国婚礼。但中国朝代演变至今,历经了多少文化和习俗的洗礼,婚礼服饰也同样变化颇大。
(1)周朝婚服—纯衣纁袡
周朝的婚礼端正庄重,不像后世那样吹唢呐打鼓一片喜庆,整个过程都是在严肃的氛围中进行。因此,周朝的喜服也采用了代表庄重的黑色,让人觉得肃穆起敬,不可儿戏。
新郎服饰:爵弁,玄端礼服,缁衪纁裳,白绢单衣,纁色的韠,赤色舄(或履)。
新娘服饰:正婚礼的时候,穿玄色纯衣纁袡礼服,拜见公婆时则宵衣。
近几年兴起汉服热,许多新人在拍时会选择中国风,汉服和旗袍则成为最受欢迎的服饰,但大多数影楼的汉式婚服并不规范,大多只是常服。当然,新人追求的也不过是好看和中国风,这无可厚非。
(2)秦汉朝婚服—遵循周礼
我们经常看到汉剧中新娘新郎身穿耀眼的红袍喜服成亲,这其实是有误的。在唐代以前,人们结婚时都是按周制婚礼男女都穿黑色,尤其是秦汉时期,以黑色为尊,因此在成亲这样严肃的日子里也必然是身穿玄黑婚服。
在秦汉时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婚礼服形式采用深衣制。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汉代曾采用12种色彩的丝绸设计出不同身份的人穿用的婚礼袍服。
(3)唐朝婚服—钗钿礼衣,红男绿女
从唐朝开始,不再以黑色为尊,这时的婚服融合了周制婚礼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闹喜庆,颜色为红男绿女,样式是钗钿礼衣,即新娘身穿大袖衫长裙,披帛,层数繁多,穿时层层压叠着,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
是的,你没看错,唐朝的婚服颜色搭配就是这样,红配绿!这也是“红男绿女”一词的来历。
虽然,在我们现代人的审美里,红配绿是最俗的搭配,一旦搭不好,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但盛世唐朝就敢这么穿!
(4)宋朝婚服—承接唐制
宋朝的婚服基本上是承接唐朝,但也有稍许不同,三舍生(太学里的学生)及品官子孙可假穿九品幞头公服,其余庶民新郎身穿皂色圆领衫、两个角往上折而后交叉固定的幞头(自然是黑色),新娘自然是冠子、霞帔、大袖衫,颜色是青色。
(5)元朝婚服—蒙古民族特色
元朝是蒙古王朝,因此其服饰自然也是典型的蒙古款式。他们的服饰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且窄,腰间设有许多衣褶,这样的设计方便骑射。
相对于“质孙服”,元代的贵族妇女们穿的服饰则显得麻烦许多,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头戴一顶高高长长的帽子。元朝的嫁衣也跟其服饰没有多大差异,仍带有浓厚的蒙古服饰特点。
(6)明制婚服—凤冠霞帔、九品官服
明朝的婚服,就是我们常见的凤冠霞披和状元服了。
士婚,若穿深衣,妇则对应地服真红褙子、红罗裙,假鬓花钿;婿也可假穿九品官服——青绿色。文官补子为鹌鹑,武官补子为海马,妇则按与婿相同的品级佩戴相应凤冠霞帔或花钗,真红大袖衣或圆领女蟒服、大红褶裙,新娘加红盖头,或垂丝穗遮面,或纸扇遮面,穿绣花鞋象征吉祥。女子以用丝、缎制造的褂(上装)裙(下裳)为主礼服。用白金线、黄金线及珠石等绣成代表龙凤呈祥的龙凤和鸳鸯图案。
(7)清朝婚服—旗袍样板
清朝的嫁衣也沿袭了明朝的凤冠霞帔,虽然也是以红色为主,但是婚服的款式则是以旗袍为模板。
(8)民国婚服—西风东渐
民国时期,在时代的背景下,通过革命,中国已经打开国门,不再闭关锁国。所以,西方的婚礼习俗也逐渐传至民间,常见的婚服除了旗袍中山装外,也出现了婚纱和西装礼服,头饰也不再是凤冠霞帔,而是白色头纱。(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