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操弄笔墨不属于女工,但自己生来喜欢写写画画,丈夫恰好精通此道,天天在一旁观看,耳濡目染,渐渐识得其中意趣。赵孟頫自号“松雪道人”,管道昇便口口声声称丈夫为“吾松雪、吾松雪”。一个女人对自己夫君的崇拜,夫妻间的绵绵情意,藏在彼此秀恩爱的口吻中。
赵孟頫在与朋友的通信中,也丝毫不加掩饰地夸自己的妻子,为自己有这样一位蕙心兰质,心有灵犀的妻子而庆幸和满足。
有一次,他给朋友写信,信中又忍不住说起妻子,他写道:
“山妻对饮唱渔歌,
唱罢渔歌道气多;
风定云收中夜静,
满天明月浸寒波。”
诗中描写了与妻子一起喝酒,一起对唱,一起赏月的美好情景……写罢,他又忍不住连连问朋友道,此诗如何?如何?什么叫诗写的如何,明明是显摆自己妻子么!可见,孟頫对自己的娇妻宠溺之心可见一斑。
他俩是互相欣赏,就连平日里两个人的对视,眼里都是满满的爱意。
道昇执笔写字时,孟頫会站在一旁静静看着,有时,他颔首微笑,需要改进的地方,他也会指点一二。
【三】《秋深帖》【1】赵孟頫.书信
一日,赵孟頫忙中偷闲和夫人登上了院中的假山,在凉亭内欣赏秋日美景。
突然,管家送来一封书信,夫人接过信札一看,原来是娘家来的。她看完后对夫君笑道:“久未回乡,家人甚为惦念,婶婶盼我们能回乡一见呢!”
赵孟頫不禁无奈地摇摇头:“我何尝不想回乡共享天伦之乐,只是如今身在官场,俗务缠身,身不由已啊!”
道升当然深知夫君的志向与心思,而孟頫也甚为体谅夫人思亲之苦。于是二人商量着给家人邮寄去一些京城的果脯蜜饯点心【2】等当地特产,而孟頫知道夫人全家笃信佛教,他还为夫人的婶婶专门准备了一百条香烛作为礼物。
东西准备妥当后,命人展纸研墨,夫妻二人乘兴一起回复家书。
虽然只是一封给婶婶问安、馈赠的家信,但赵孟頫都是用心去写。时至今日,这封家书都成了一件国宝。
书信是以管道升的口吻写的:“道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当时季节渐入深秋,书信表达了他们对长辈的思念。信中还向婶婶讲述了家里的亲戚往来,“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
只是,孟頫写来一时忘情,竟在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字,发觉之后,深感不妥,想重写吧,又不舍得,因为这通手札写的实在是漂亮,不舍得毁弃,便就在自己的名字之上略作涂改,覆盖上妻子的大名——道升。
改好之后,就拿给妻子观看。
道升看完了信件,当看到末款署名时,禁不住掩嘴一笑:“舒服么?!”
“什么舒不舒服?”孟頫不解地问。
“压你身上!”
孟頫恍然大悟,笑骂道:“女儿家家的,也不害臊!”
“你害臊,你害臊还把这事告诉婶婶?”
赵孟頫扳过妻子的屁股就打,嘴上说着:“我让你胡乱联想……我让你胡说八道……”
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嬉笑爱骂是常有的事儿,足见夫妻情深,想想都觉得浪漫,让人垂涎。
当年,赵孟頫也不曾想到,这一团不经意的涂改,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
注释
【1】《秋深帖》
《秋深帖》是元代书法家管道昇(或赵孟頫)所书,纸本,册页,纵26.9cm,横53.3cm,行书,18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本幅书画上有宣统玺印及李肇亨鉴藏印等4方。内容是管道昇给婶婶的问安、馈赠的家信,也许为赵孟頫所书。其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活,畅朗劲健。想必是赵氏信笔写来一时忘情,末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发觉后忙又改过,现在还可以看出涂改之迹。
释文:
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兹有蜜果四盝,糖霜饼四包,郎君鲞廿尾,烛百条拜纳,聊见微意,辱略物领,诚感当何如。未会晤间,冀对时珍爱,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三总管想即日安胜,郎娘悉佳。不宣,九月廿日,道昇跪复。
【2】闲话老北京果脯
春天到了,草要青了、树要绿了、花儿要开了,带来的是美景,也带来期盼,待到夏秋成熟季,又有新鲜的水果吃了。
现在的社会,科技进步、物流发达,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吃。但过去的人们,这个季节恐怕没有这方面的喜悦。因为经历了一个冬天,秋收时节存下来的水果大概也吃完了,即便没完,受存储条件的限制,恐怕也坏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个时候没什么可吃的水果。
但是,古人聪明,虽然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但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吃到比鲜果还甜的水果制品,那就是蜜饯。
蜜饯是学名儿或统称,北京人更习惯叫它果脯,其实这个字正音应该念“府”,说明是官府出来的。
老北京果脯出自元朝的皇宫御膳房,当年、为了保证皇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果品,御厨们就绞尽脑汁的想主意,将各季节所产的水果,分类泡在蜂蜜里,好让帝后妃嫔们随时食用。后来这种制作方法从皇宫里传出来,北京就有了专门生产果脯的作坊。但蜜饯不一定全是水果,也有用生姜、冬瓜等蔬菜制作的,而且蜜饯制品还有其他工艺,因此老北京果脯是蜜饯的一种,所以也叫京式蜜饯。
北京是元明清三朝都城,也就是说从元朝开始北京才有“正经”的皇帝。但说北京果脯出自御膳房,并不等于是元朝发明的,因为我国唐朝就有蜜饯了,再早叫蜜煎。蜜煎是指人们将新鲜果品放在蜂蜜中煎煮浓缩,以去除果品中的大量水分,既增进风味也利于久存,因此而得其名。如果再往前追溯,东汉人赵华所撰《吴越春秋》一书中有“越以甘蜜丸报吴增封之礼”的记载。有人考证,这里所说的甘蜜丸就是类似蜜煎的食物,而越国与吴国,那是东周早期的事儿,要是这样说,“果脯”的历史就又往前推了上千年。
进人唐宋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果品和养蜂、制糖业的发展,使蜜饯加工得到长足的发展,质量大幅提高,品种也大为增加;到了元明时期,加工技术和品种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至清代时工艺日益成熟,也逐渐的普及和出名儿,不仅闻名于国内,而且走向世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中国蜜饯曾荣获金奖。这点其实跟茅台一样,至于奖项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是否就算“享誉海外”?咱就先不管了,总之也算走出国门了。
果脯属于蜜饯的一个分类,是将果品经过糖水或蜜水的煮制、然后烘干而成,成品表面不粘不燥(其实也稍有粘性)、无糖霜析出、且有透明感。除了果脯类,蜜饯还包括话类、糖渍类、返砂类、果丹类等等品种。我们常吃的话梅、话李、九制陈皮等干态制品就属于话类,可加或不加糖,也可不加、或加甘草,比如甘草金桔等,干山楂片儿也算话类。糖渍类是果肉加糖共煮,成品浸在浓糖液中的那种,比如老北京炒红果、炒榅桲、以及蜜饯海棠、冰糖桂花等均属此类。返砂类好理解,就是表面挂有一层糖的那种,比如老北京人都熟悉的、糕点里常用的、特别是“神一般存在”的五仁儿馅儿里包含的、如今很多人接受不了的:青丝红丝、就是返砂类,还有糖桔饼、糖莲子、以及表面有一层糖的那种山楂条儿,都算。
果丹类最著名的要数果丹皮,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叫“果丹”。简单的说,就是将果品经糖熬煮、浸渍或腌,干燥后磨碎,然后制成丹丸儿,比如百草丹、陈皮丹等,还有刚才提到的,越国送给吴国的“甘蜜丸”也属于果丹类。可果丹皮它也不是丸儿呀?其实严格说来它应该属于果糕类,是先将果品加工成酱,经浓缩干燥制成各种形状,跟酸角糕、山楂糕等属于同一类,那它为什么叫“果丹皮”呢?这个说来话长,以后再说吧!
单说老北京果脯,品种也很多,最常见的有桃脯、杏脯、梨脯、苹果脯、金丝蜜枣等。要经过选料、去核、熏硫、糖煮、烘干等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很讲究,才能做出既好看又好吃的上等果脯。
拿选料来说,不是随便拿来个水果就能做,老北京果脯不但讲究品种、也讲究产地。比如杏脯,容易变软变绵的“水胎”和“绵胎”品种就做不了,那种色泽金黄、肉质细腻且有韧性的,易离核儿的、耐贮存的品种才是首选,当年昌平一带出产的山黄杏就是好原料,又叫金玉杏;还有一种、一说出来老北京人、特别是上岁数的您肯定特熟,叫“吧嗒杏儿”(也有写叭达、或八达的),当然跟八达岭没关系,学名儿叫什么我还真不知道;旧时海淀西山脚下出的品质最好。再比如桃脯,除了与杏一样、要求不水不绵以外,最好是用白肉品种,如平谷出的“快红桃”、“大白叶”都很适用。
苹果脯则要求鲜果含水量低、肉质疏松的,因为煮制时容易吸收糖液,不易煮烂,过去多采用“怀来苹果”。还有蜜枣儿、要求鲜枣个儿大核小、皮薄肉厚、果肉疏松、含水量小但含糖要高,过去平谷、顺义出的“大糖枣”最理想,昌平、房山出的“泡枣”也很适合。刚才还提到了炒红果,也就是蜜饯山楂,北京周边山区几乎都有红果出产,以昌平、怀柔、密云、门头沟等地为代表,不过红果分两种:一种果形大、叫山里红,另一种果形较小,那个才是山楂。关于山楂与山里红的区别,这里就不赘述了,用到蜜饯里也有区分,前者的加工品,称为蜜饯红果,俗称炒红果;后者加工的成品,俗称炒榅桲,学名叫蜜饯榅桲(其实严格说来,榅桲并不是山楂)。
此外,海棠、桂圆、荔枝、藕片儿等等都可以制作成老北京果脯。种类如此之多,如果只买一两种,口味太单一;但要是每样儿都来它个半斤八两的,又太多吃不了;于是商家就特意将很多果脯掺在一起卖,叫杂拌儿。当然这属于高级杂拌儿,过去也叫宫廷杂拌儿或细杂拌儿,这东西在过去可是高消费,富贵人家才吃得起,官宦富贾之间也常将细杂拌儿装成富贵大吉盒作为节礼相互馈赠。
单种口味的一般就印果脯俩字,多种口味的、则赫然写着“杂拌儿”三个大字。很多外地来京旅客常会购买,作为北京特产带回去,北京当地人当然也会买,不过价格、反正不能算便宜。当然了,现在您走进各大商场超市,几乎也都有果脯出售,依然作为北京特产,只是如今商品极大丰富了,人们对它没先前那么重视了。(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