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他们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伏尔加格勒大会战》,在新年前,学校的露天广场上。
汶希从没想过,自己这一生竟然也会在这么多人群之中,看这样革命性质的影片。
那天天气很冷,还飘着细细绵绵的雨丝,广场上却是人头攒动,看到动情处,又是泪水,又是掌声,绵延不断,一个个都热血沸腾。
她管不住自己的心,趁着自己没有真正笑出声来,对着身边的何一远低语了一句,也不等他的反应,自己先越过了人群,唇角的弧度越来越大。
走离露天广场没有多远,听得身后有脚步声,是何一远追了过来。
汶希侧头微笑:“电影不是还没完吗?”
何一远也笑着看她:“你的心情似乎不错,我记得这部片子可不是喜剧片来着。”
她笑出了声,眼底嘲弄:“可你不觉得很荒谬吗?苏联人民都成了乌合之众,只会在炮火下号啕大哭,争相逃命。而赫鲁晓夫呢,又是战前动员,又是制订战斗计划,慰问前线将士是他,胜利了与军民同乐的也是他,真正成了‘人民的救星’,但是,就连我这样万恶的资本主义分子都知道的斯大林呢?其他将领呢?想不到就连艺术也这样的现实,谁当权就把谁捧上天。”
何一远是万万没有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的,一时间没法言语,只是下意识的四下看看,所幸无人。
汶希唇角的嘲讽根本不加掩饰,也并不理会他,直接自己一人向前走去。
何一远看着她的背影,还没有完全从她的话语中回过神来,其实他自己对这部片子的感觉也是并不完满的,所以才会在中途退场出来寻她。可是具体哪里不对偏偏又说不出来,现下,被她这样犀利又一针见血的指出,明明是背道离经的话语,却让人找不出可以反驳的话语,事实本就如此。
眼见着她已经出了校门,他忙赶了几步,到她身边,一起并肩走着:“汶希,这样的话,不要再说,即便事实如此,可保护自己远比逞口舌之快重要。”
她漫不经心的笑笑,回答得敷衍:“我还没那么大的情操来妄议时政,不说便是了。”
他看着她苦笑:“你觉得我食古不化?”
汶希正要说些什么,却注意到列宁格勒的街上正巧迎面走来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见到他们,几个小孩都目不转睛的看着,一番推攘和嘀咕过后,终于,其中的一个小男孩上前,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看着他们:“请问,你们是中国人吗?”
孩子用的是俄语,眼里闪着纯真与渴望,于是何一远一笑,摸了摸他柔软的头发,同样用俄语答到:“是,我们是中国人。”
眼见得孩子整张小脸都亮了起来,他笑着跑回同伴身边,一面兴奋的嚷:“看吧,我猜的没错,这个姐姐这么美,我就知道!”
何一远笑着转头对着汶希道:“这样小的年纪,便已经懂得什么是美人,汶希,你看,你的美丽,连小孩子都抗拒不了。若是生活在古代,不知要倾颓了多少国城。”
并不是花言巧语,或是想要恭维她,讨她欢心什么的,话到唇边,就这样不假思索的说了出口,仿佛再自然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