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演习(五)(2 / 2)

这套技术架构早在九十年代初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就技术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以至于土耳其这样的二三流地区强国都可以轻松驾驭。

可想要做到中国腾飞那样无依托、无控制体系且超大范围的应用,找遍全球,除了美国估计在找不出第二家。

因为这裏面的关键并不在无人机技术本身,而是在大气层外的空间轨道上。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遍布近地轨道空间的通信衞星才是支撑这一切的根源。

到不是说以前没人知道这个道理,而是因为空间轨道有限,通信衞星不但生产成本高,发射成本更高,再加上通信频段本就稀缺,只能将有限的资源给“捕食者”或“全球鹰”这类大型无人机,中小型无人机只能暂时放弃。

不过这一切随着中国腾飞“漫游终结者”计划不断的升级和改进,如今已经彻底解决了中小型无人机通信引导的问题。

要知道已经是第三代“漫游终结者”星座衞星,如今已经在近地轨道空间部署了超过8000颗小型衞星,未来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到4万颗。

这就等于在近地轨道空间织了一张超大衞星通信网,不但可以满足中小型无人机远程控制的需要,更可以提供移动互联网通信服务,当然,顺到也可以收一收某些想发射衞星实体的轨道转让费啥的。

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大买卖。

所以吸引了不少有实力的企业加入其中,可最终成功的除了庄建业的腾飞系就是马斯克的SpaceX,其他的有一个算一个可谓是非死即伤。

没办法,这东西需要低成本发射技术作支撑才能玩儿的起。

别看是低成本,实际上前期的投入着实不小,这就跟极简装修一样,看着平平常常,毫无特点,实际上在工艺细节上最为考究,同样的也为耗钱。

低成本发射技术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大国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投入,是早就不了腾飞系和SpaceX这样伟大的企业的。

当然,两家的低成本发射技术,可谓是殊途同归,无论是腾飞系还是SpaceX采用的都是火箭可重复利用技术,将二手、三手火箭不断翻新利用,达到多次重复降低成本的目的。

虽然在近地轨道方面两家的技术路径区别不大,甚至在庄建业利用“钻天猴”2F运载火箭向高轨道发射了一架全新的TM-9MAX小型单发高级公务机;马斯克立刻不甘示弱的就把一脸特斯拉电动车射向了太空。

别苗头的意味不可为不激烈。

但在深空探索方面,两家的路径就截然不同了,马斯克青睐征服火星,併为此制定了庞大的计划,而庄建业则是步步为营,准备先在月球建立基地,然后在进行更远的深空探索。

正因为如此,两家的发展重点也就变得迥异起来,马斯克专注于超大型火箭的研究和火星往返技术,并希望自己死后能将骨灰撒在火星上。

而庄建业则专注于空间站,和大型地外人造天体的组合以及月球探测上,不但在空间站的建设上投入甚大,而且积极发展有利于生命体长期生存的创新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