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太湖西山,鳜鱼肥了,梅子、枇杷熟了,杨梅、蜜桃也挂满枝头,而湖中闪耀着银色的,不止是粼粼的湖水,还有水中的白虾。此时,虽然已是端午,但炎热却尚未来临。
时近中午,吴妈端着洗好的粽叶正往家里走着,突然发现前面的路上站着一个满脸风霜,肩背包袱,衣服破旧不堪的壮年男子。
这个男子看着她,突然叫了句:“吴妈。”
吴妈浑身一震,呆呆地看了这人好一会儿后,手中端着的木盆突然“咣当”一声掉落,粽叶也散落一地。
吴妈快步上前,颤声对那人说道:“文哥儿……是……是你吗?我……没有看错吧?”
那人点了点头,眼中已有泪光闪动,说:“吴妈,您没看错,我是文哥儿,我已经打完鬼子复员回来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复员回家的周衞国。
吴妈喜极而泣,用力抓住周衞国的双手,大声说道:“真的是文哥儿!真的是文哥儿!我家少爷回来了!……”
周衞国泪水难以抑制地流了下来,却静静地看着吴妈又哭又笑地反覆说着同样的一句“我家少爷回来了”。
过了好一会儿,吴妈才渐渐平静下来,满脸喜悦地开始端详起周衞国,边看边比划边说:“高了!壮了!我家少爷已经长成男子汉了!”
周衞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吴妈,我今年已经三十三了,可再不是小孩!”
吴妈笑道:“在吴妈眼里,你总归还是个小孩!”
周衞国无奈地笑了。
吴妈又仔细地看了几眼周衞国的衣着,含着泪说:“少爷,都打完鬼子回家了,你怎么弄成这样?”
周衞国苦笑道:“我是从北方复员回来的,走的时候那里正打着仗,打仗的又都是中国人,我只好两边都躲着,自然要多费些周折。”
吴妈“哦”了一声,叹道:“都是中国人,这才赶跑了日本人,干么又要打起来?”
这个问题,周衞国却不知该怎么向吴妈解释了。
幸好吴妈并不关心这个,她关心的只是:“少爷,你这次回来,不走了吧?”
周衞国用力一点头,说:“不走了!再也不走了!”
吴妈欣喜地说:“这就好!这就好!”
说完,突然一拍脑门,说:“哎呀,瞧我这老糊涂,少爷你饿不饿?”
周衞国点了点头。
吴妈一拉周衞国的手,说:“走,跟吴妈回家去,今天是端午节,吴妈给你包大肉粽!”
走出几步,吴妈才想起了掉落地上的粽叶,赶紧回身,正要去端地上的木盆,周衞国却已抢先拿起了木盆,又将散落的粽叶一把把地往木盆里捡。
吴妈慌忙拉住周衞国,说道:“少爷,使不得!你怎么能做这种粗活?”
周衞国对吴妈笑笑,又扬了扬粗壮的手臂,说:“吴妈,我现在长高变壮了,这点活对我来说算得了什么?”
说完,又俯身开始捡拾粽叶,粽叶捡完后,周衞国又将木盆端到边上不远的小溪中将粽叶一一漂洗干净。
吴妈见拉不住周衞国,只好由着他,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周衞国做这一切。
十几年不见,少爷已经从一个文弱书生长成了一个壮汉,吴妈心裏自然说不出的高兴,可看到周衞国的穿着和满脸的风霜,再加上他干活时麻利的动作,吴妈却又忍不住一阵阵的心疼。
“少爷这些年肯定没少吃过苦!”吴妈心裏想着,眼泪不觉又流了出来。
周衞国洗完粽叶,转身正看见吴妈流着泪看向自己,心裏不由感动莫名,走到吴妈身边后,一手端着木盆,一手搀着吴妈,说:“吴妈,我们这就回家吧,我可是做梦都想着吃您亲手包的大肉粽呢!”
吴妈连连点头,说:“好!好!我们回家!我们回家!”
※※※
这一路上,吴妈高兴地就像个孩子,每见到一个村民总是要自豪地拉着周衞国向他们介绍道:“这是我家少爷,他前些年当兵打鬼子去了,现在打完鬼子又回来了!”
每每吴妈说完,村民们都会跟着高兴起来,大多村民还会向周衞国行上一个礼,叫一声:“少爷好!”
在周衞国愕然的眼神中,吴妈悄悄向他解释道:“少爷,这村里大多都是我们家以前的佃户,老爷待下人好,这些佃户在我们家做不到十年就都能自己买田置地!如今老爷虽然不在了,但少爷回来了,他们就跟看到老爷一样高兴!”
说着说着,吴妈不免伤心落泪,但眼见周衞国长大成人,吴妈心裏却又欣慰不已,再加上村民们对周衞国的交口称赞,吴妈脸上又有了笑容。这一路上,吴妈就这样哭哭笑笑地走了过来。而大半个村子的人也都知道,周家少爷回来了。
吴妈家里只有吴妈一个人,房子虽然不大,但却很整洁。进门后,吴妈就忙前忙后,硬是服侍着周衞国洗完脸,让他坐下后,又给周衞国上了香茶,这才开始忙活着包粽子。
周衞国在吴妈家没坐上一会儿,就有村民不断上门。
村民们带来了他们对周家少爷最诚挚的问候,也带来了各种时鲜水果和干果,几乎堆满了吴妈家里厅堂的大桌子。往往只要周衞国尝上谁家带来的水果或干果再赞上几句,那一家的村民脸上就露出掩饰不住的满足,这一切,都让周衞国感动不已。
村民们除了问候周衞国,听说他打过鬼子后,自然还问些他打鬼子的故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周衞国没有提自己当过八路军的事,只是随便捡了几个淞沪会战和参加八路军后的小战斗说了,就这些,已经足够让村民们都听得如痴如醉,眼中更充满了崇拜之色。
吴妈满脸笑容地边听着周衞国和村民们闲聊,边手脚麻利地准备馅料、包粽子、煮粽子。
当厨房里溢出肉粽的香味后,淳朴的村民们都一一告辞,所以等吴妈端上几盘香气四溢已去掉粽叶的大肉粽后,发现除了还有几个小孩缠着周衞国讲打鬼子的故事外,其他村民都走光了。
吴妈邀请那几个小孩一起吃,但那几个小孩似乎都受了家长的交代,怎么也不肯一起吃,吴妈只好给他们每人夹了一个大肉粽,这些小孩才腼腆地笑着跑开了,连周衞国都被他们的神情给逗乐了。
这时的周衞国也的确饿了,接过吴妈递过来的筷子后,立刻夹起一个大肉粽狼吞虎咽了起来。吴妈在边上看得又是心疼,又是好笑,连声说道:“少爷,你慢点吃,别烫着,别噎着。”
一边赶紧给周衞国盛上半温的白粥。
就着可口的白粥,周衞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多少个肉粽,只知道这是他这几个月来吃得最舒畅的一顿饭!
吴妈在一旁看着十几年不见的少爷大口吃着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心裏自然高兴,但看了一会儿后,却越发地心疼起来,不住地偷偷抹眼泪。
等周衞国放下筷子抚着肚皮看着桌上空空如也的几个盘子,才突然注意到吴妈的异样,不禁问道:“吴妈,你怎么了?你怎么不吃?”
吴妈赶紧笑着说道:“我没事,少爷,我不饿,你喜欢吃,我再给你盛!”
周衞国笑了,说:“吴妈,我可是再也吃不下了!我想别人说的饭桶,就是说我这样的人吧?”
吴妈笑道:“谁敢骂我家少爷是饭桶我就骂还他!”
说着说着,吴妈又哭了,哽咽着说:“少爷……这些年……你在外面……可没少吃苦吧?都是……吴妈不好,没能跟着……照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