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衞国说:“这是刚出的碧螺春新茶,你运气倒好,我阿姨昨天才从西山带回来的。”
沈靖远说:“难怪。我在苏州这么多年,可没喝过这么好的碧螺春。”
周衞国笑道:“这倒奇了,以你的薪俸,喝点好茶也不过分啊。再说,难道别人从来不给你送礼?又或者送的都是黄白之物?”
沈靖远正色道:“学长说笑了。不过学长既然提到,靖远也不敢隐瞒,这几年给靖远送礼的人着实不少,可靖远居其位谋其政是份内事,有违良心的事又做不来,所以都是分文未取!至于买好茶喝,靖远薪俸虽然不低,但却既要奉养家乡的父母,供养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又要为成家打算,自然只好舍弃一些口腹之欲了。”
周衞国肃然起敬,说:“靖远,对不起,我刚刚不该开那样的玩笑,我收回刚刚说过的话。”
沈靖远说:“学长言重了。学长当年为了保家衞国,置个人得失于不顾,毅然弃笔从戎,终带出一支抗日铁军,威震敌胆;后又不计个人名利,弃戎从商,同样活人无数。学长的一言一行,都足以成为靖远的楷模。孟子有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先贤的教诲,靖远不敢一日或忘。只是每每思及自己的所作所为,总是惭愧的时候居多。比起学长,靖远可就差远了。”
周衞国想了想,说:“靖远,有些话不知该不该说。”
沈靖远说:“请学长直言。”
周衞国说:“你所在的位置特殊,想必你自己也明白。很多时候,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他人性命,所以,希望你在下任何决定的时候,都能够慎重。居其位谋其政固然是份内事,可有时候一味愚忠,却也未必可取。历史前进的车轮,不是一小撮人能够阻挡的,顺应历史,顺时势而动,是智者所为,于国于民于己,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沈靖远沉默片刻后,说:“学长的教诲,靖远谨记在心。只是有时候,靖远也是身不由己。希望学长能明白靖远的苦衷”
周衞国笑笑,说:“靖远,我就是随口说说,你别太在意。”
沈靖远认真地说:“学长,我明白您的意思。”
周衞国说:“你看,说着说着就扯远了。靖远,你今天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沈靖远说:“是的。靖远今天找学长是为了公务。”
周衞国一呆,说:“公务?”
沈靖远无论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找周衞国,周衞国都不会觉得太吃惊,但说到公务,周衞国就不得不多想想了。毕竟沈靖远所在的部门比较敏感——保密局!保密局会有什么公务需要找到自己的?
周衞国这么想,也自然而然地这么问了出来:“你们保密局有什么公务需要找我?难道怀疑我是共产党的特工?”
沈靖远自然不会认为周衞国这么问是“做贼心虚”,所以笑着说:“学长,这个请您放心,您虽然在共产党八路军里干了八年,平时也同情共产党,但我们可没人会怀疑您是共产党的特工!”
周衞国说:“我为什么不能是共产党的特工?”
沈靖远反问道:“做特工是秘密工作,有您这么理直气壮的吗?”
周衞国笑了,说:“倒也是。”
沈靖远说:“而且,我们也知道学长的为人,您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对共产党有情,对国民党一样有义。这都是发乎自然的,并不代表您的政治立场。”
周衞国苦笑着说:“听起来倒很有道理,不过你这么一说我怎么觉得我这人有墙头草的嫌疑?”
沈靖远笑道:“学长说笑了。”
周衞国说:“好吧,说正事,你们保密局找我究竟有什么公务?”
沈靖远说:“其实严格来说,靖远今天来并不是因为保密局的公务。”
周衞国说:“靖远,你等等,你这么一说,我更糊涂了。”
沈靖远说:“其实是这样的,市党部接到中央的命令,要所有大一点的工厂都迁往台湾,但为了不引起老百姓的恐慌,又要求搬迁的事情尽可能保密,所以市党部书记也就是王市长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忙。鲁特顾问也认为我们保密局应该配合这一行动。经过商量,王市长和鲁特顾问都认为,您是苏南首富,理应带头响应中央的号召,将周家的所有工厂都迁往台湾。鲁特顾问知道我和您认识,所以建议由我出面,所以靖远今天就冒昧登门了。”
周衞国皱眉道:“王市长?鲁特顾问?”
随即嘴角露出一丝嘲弄的笑意,说:“他们俩可真是够看得起我啊!”
沈靖远说:“其实不但王市长和鲁特顾问这么认为,靖远也认为学长应该带头响应。”
周衞国淡淡地说:“是吗?我为什么要带头响应?”
沈靖远说:“为了党国的利益!”
周衞国说:“可是,国共不是马上就要重开和谈了吗?既然都要和平了,我为什么还要把工厂搬往台湾?”
沈靖远说:“学长,难道您还看不出来所谓的国共和谈不过是共产党玩的把戏?共产党难道会有诚意真的和我们和谈?他们只是想借和谈的机会不战而捞取更多的利益而已!既然谈判根本就没有谈成的可能,这仗总还是要打起来的。到时候共产党要是打过来,总不能把工厂完完整整地都留给他们吧?”
周衞国说:“你怎么这么肯定共产党一定能打过来?国军不是还有长江天险吗?”
沈靖远苦笑道:“学长,这世上哪里有真正的天险?共产党现在兵锋正盛,我也不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们迟早是要打过来的!一旦……”
周衞国突然打断沈靖远的话,说:“如果我不愿意把工厂迁往台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