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1 / 2)

特战先驱 业余狙击手 2708 字 5个月前

回到快反营驻地后,让周衞国感到意外的是,方晔竟然还没离开,还等在营部。

这回见到方晔,周衞国心裏就有些不自在了,毕竟从政治部宣传部了解到的情况看,上午的确是自己冤枉了她。不过,看方晔的脸色,她的气似乎也消得差不多了。

果然,方晔见到周衞国后并没有要兴师问罪的意思,只是平淡地说道:“周营长回来了。”

周衞国点了点头,随口说道:“方记者还没走呢?”

不料周衞国这话却让方晔不高兴了,方晔立刻脸一板,说:“周营长这话有意思啊,上午可是你话没说完就走的。我可还一直在这裏等着你道歉呢。”

周衞国苦笑,看来自己先前的估计还是有些不对,方晔的气并不是真的消了。

不过周衞国也不是那种拿捏作态的人,立刻说道:“方记者,是这样的,上午我们突然离开,是因为要去兵团部了解情况。现在情况已经弄清楚了,那张照片是政治部宣传部的张景华部长让刊登的。我上午的确错怪你了,对不起。”

方晔不由一呆,周衞国这么爽快就向她道歉也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一时之间,她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周衞国抬腕看了眼手表,见已经过了一点,便说道:“方记者还没吃午饭吧?”

方晔嘴一撅,说:“没吃呢,气也气饱了,哪有什么胃口?”

周衞国笑笑,说:“正好我们也还没吃午饭,不如方记者就在我们这裏吃个便饭,也算是我给你赔礼道歉了。”

方晔想了想,点头道:“吃饭可以,但这样就算赔礼道歉好像太简单了点吧?”

周衞国说:“那你说要怎么样才算?”

方晔说:“我还没想好,以后再说吧。不过我现在倒真有点饿了。”

周衞国说:“好。那我们就先吃午饭,其他的以后再说。”

对于方晔的小脾气,周衞国倒不怎么在意,毕竟小小的不讲理本就是女子的专享权利不是?

王四喜则在一旁偷偷笑了。看来营长也是怕女人的!

※※※

午饭是一盘司务员早已热好的共六个粗面馒头加一个缴获的美国午餐肉罐头(当然是着名的SPAM午餐肉了)和一碟咸菜。

吃饭的有三个人,周衞国、王四喜和方晔。

周衞国和王四喜都是拿起馒头就大口吃了起来,只是偶尔才夹一筷子咸菜,却没有去夹午餐肉。方晔看到端上的午饭后,先是犹豫了片刻,待看到周衞国和王四喜都吃得很香,这才拿起馒头,小心地咬了一口,嚼了几下后,立刻微微皱起了眉头,赶紧夹了一小块午餐肉,合着馒头又嚼了几下这才咽下去。

很快,周衞国和王四喜就都各吃了两个馒头,很自觉地停了下来。这时,方晔手中的馒头却只吃了小半个。

周衞国说:“方记者,吃不惯吗?”

方晔闻言抬头,尴尬地笑了笑,说:“不是。”

说完咬了一大口馒头,嚼了几下后艰难地咽下。

周衞国说:“方记者,部队的伙食就是这样的。”

方晔又吞咽了几次,将馒头彻底咽下后,终于忍不住问道:“周营长,你们平常就吃这个吗?”

周衞国想了想,说:“也不常吃。”

方晔“哦”了一声,不再说话,心裏却有些不高兴了。不常吃的东西竟然拿来招待客人,这好像也太那个了吧?

周衞国见了方晔脸上神色,已经猜到她的想法,却也不说破,微笑着继续说道:“我们平时一般就吃炒面就水,有时也有黄豆,隔个三五天才能吃上一顿馒头,就算吃馒头,最多也就是配咸菜。方记者今天是赶巧了,我们正好吃馒头,而且你是客人,我们就多上了一罐肉罐头。”

方晔吃惊地看向周衞国,脱口而出:“真的?”

方晔出身于杭州的大户人家。在江浙一带,只要生活过得去的家庭,对女儿向来都是“富养”的,以她小姐的身份,不但从小在家中、在学堂均集诸般宠爱于一身,就算长大以后,在外面头顶着国内某大报社记者这一“无冕之王”的身份,也向来风光得很,可说几乎没吃过什么苦。这回跟着慰问团来朝鲜,一路上尽管遇到过很多危险,但慰问团的其他人也没少照顾她这位女同志,相应地也就让她少吃了很多苦。在粮食供应上,后勤部门对慰问团一直都是按最高标准供应的,大米、白面、肉类、蔬菜从来就没少过。就算下到各部队慰问,后勤部门也总会想办法优先保证慰问团的伙食。所以慰问团的生活条件相比国内虽然艰苦了些,但在吃饭这一点上,却绝不比国内要差。她前几天采访周衞国时虽听他说过部队后勤供应困难,但总以为那只是在二次战役期间,现在二次战役已经结束,部队正在休整,后勤供应理应没有问题的,所以她才会对周衞国所说的部队目前的日常伙食情况表示怀疑。

周衞国点了点头,心情突然有些沉重,说:“是的。其实我们营还算好的,就我所知,有的兄弟部队至今也只能保证炒面的供应。”

方晔说:“这怎么可能?前段时间在打仗,后勤供应不上还情有可原,但现在仗都打完了,部队都在休整了,怎么后勤还是供应不上?”

周衞国苦笑道:“方记者,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我们这裏的确是不打仗了,可朝鲜的其他地方,还在打仗。美国人要阻止我们的进攻,就会重点打击我们的后勤运输,他们在打击我们的后勤运输时,可不会去分辨哪些物资是运给作战部队,哪些物资是运给休整部队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后勤供应比二次战役时虽然有所好转,但总得说来还是严重不足的。”

听了周衞国的解释,方晔的心情也沉重了起来,不自觉就放下了伸向那罐午餐肉的筷子,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慰问团每天能吃上大米白面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过了一会儿,方晔突然心中一动,说:“周营长,我现在明白前几天采访你的时候你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了。”

周衞国说:“我说的哪句话?”

方晔说:“就是‘盲目乐观’。我们在国内的时候,只知道志愿军在朝鲜打了大胜仗,却从来不知道我们取得这些胜利是多么不易,部队的损失有多么大,条件有多么艰苦,敌人又是多么的强大。所以对于我们将取得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我们从未怀疑过。国内也普遍弥漫着一种乐观的情绪。但现在到了前线,根据看到、听到的情况,我明白了,这就是你所说的‘盲目乐观’。”

周衞国说:“我也坚信我们可以取得抗美援朝的最终胜利,但是,这个过程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一名军人,我们的职责就是打好仗。但是,我们也希望后方的人能够理解我们,不要把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强加给我们。比如这份报纸上说的……”

周衞国翻开桌上的那份报纸,指着那个报道的最后一段继续说道:“‘向汉城前进!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把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彻底赶下海去!’这样的宣传就有些不切实际了,完全不顾部队连日作战极度疲劳,后勤供应困难的事实。这不是在逼着部队拼命吗?”

方晔连连点头,说:“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失职。我一定将情况向上级如实反映。”

周衞国真诚地说道:“谢谢!”

尽管方晔的反映也许丝毫也改变不了宣传的现状,但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本身就值得周衞国向她道一声谢。

方晔微微一笑,说:“不用客气。”

在她的心裏,也为自己能为周衞国分忧而感到由衷地高兴。

再看到手中的粗面馒头,方晔的观感就完全不同了,此时的粗面馒头在她眼里已经不啻于山珍海味。方晔三两口就将手中剩下的馒头吃完,起身说道:“周营长,谢谢你的招待,我该回去了。”

周衞国跟着起身,说:“方记者,我让人送你。”

说完,向王四喜说道:“四喜,备车。”

王四喜应了一声,飞快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说:“营长,车备好了。”

周衞国将方晔一直送到吉普车边,歉意地说道:“今天真是抱歉,让你跟着我们吃‘粗茶淡饭’,以后部队的条件好了,欢迎你再来,我们一定好好招待你。”

方晔说:“周营长,可别这么说,这是我吃过的最有意义的一顿饭!好了,就不耽误你工作了。再见。”

说着,向周衞国伸出了右手。

周衞国伸手和她握了握后,说道:“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