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1 / 2)

特战先驱 业余狙击手 3210 字 5个月前

斯旺连连点头,说:“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报道的可信度非常高了!最重要的是,这个周衞国显然是个很难缠的人。”

鲁特感慨地说道:“我一直这么认为。”

斯旺想了想,说:“詹姆士,我能否问您一个问题,您的老朋友托弗特中校是从哪里获得这份报纸的?”

斯旺说完,又补充道:“假如答案不会威胁到那位取得这份报纸的情报员安全的话。”

鲁特笑笑,说:“汉斯告诉我,是在咸兴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斯旺沉吟着说:“詹姆士,恕我直言,我不太清楚托弗特中校和您为什么都对这个中国指挥官这么关注?是否就因为您正好认识他?要知道,他的活动区域好像和我们第8集团军并没有太大关系啊?我们在这裏讨论他,是否有一点……”

鲁特说:“你认为他的活动区域仅限于朝鲜东部?”

斯旺说:“他的部队仅为营级规模,从这份报纸上看,这支部队也并不直接隶属于所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多只到中国军队类似于我们第8集团军的那一级。而显然,他所隶属的部队的作战区域并不在我们第8集团军这边。”

鲁特说:“蒂姆,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你也提到了作战区域,如果周衞国隶属的部队处于作战态势,那么他的作战区域应该仍然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可如果他隶属的部队并没有作战任务呢?你认为他的长官会始终让这么一支拥有惊人战斗力的精锐部队无所事事吗?”

斯旺说:“朝鲜半岛的东北部现在虽然已经没有了战事,但那里不可能永远沉寂,毕竟第10军只是暂时撤离了那里。”

鲁特说:“蒂姆,你认为第10军撤离朝鲜半岛东北部后,还有机会重返那里吗?”

斯旺说:“为什么没有机会?”

鲁特说:“如果中国人没有参战,我一点也不怀疑第10军可以重返朝鲜半岛东北部,甚至他们当初根本就不必从那里撤离。但是,现在中国人既然已经参战了,那么朝鲜半岛东北部……不,整个朝鲜战局的发展就不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

斯旺皱眉道:“詹姆士,中国人的介入,真能对朝鲜战局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吗?”

鲁特说:“蒂姆,你学过3年中文,相信你也学过中国历史。”

斯旺说:“是的。”

鲁特说:“那你就该知道,从公元前3世纪末开始,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就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直到上世纪末期,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

斯旺说:“我并不否认中国历来就对朝鲜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据我所知,中国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回顾他们辉煌的历史,可是拥有辉煌的历史并不能说明什么。否则,中国在近代也不会遭到那么多国家的欺负了。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而不是靠历史说话的。”

鲁特摇了摇头,说:“蒂姆,你不了解中国人。更加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他们总是能够创造奇迹。对朝鲜战局的发展,我并不看好。说实话,即使战争打到最后结果却是回到最初的起点甚至更坏,我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意外。”

斯旺吃惊地说:“詹姆士,您怎么会这么想?难道中国人还能打败我们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何况我们还有这么多盟友!”

鲁特说:“蒂姆,你有没有想过,中国人为什么会参战?”

斯旺说:“据他们的总理说,他们是‘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其实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中国人的一个借口,他们是不愿意他们在朝鲜半岛的传统影响力就此消退。”

鲁特说:“你说的只是一方面。实际上,朝鲜半岛对于中国来说,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历史上的藩属国的意义,而是关系到中国的战略安全。对于中国人的参战,我本人是一点也不感到奇怪的。早在350多年前,当时国内情况极为糟糕的中国明朝,就曾经因为日本侵略朝鲜王国而出兵朝鲜半岛,帮助朝鲜王国作战,并在经过长达7年的战争后,最终取得了胜利。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斯旺说:“可是,几百年过去了,现在的联合国军不是那时落后的日本军队,现在的中国军队也不是那时国力居世界首位的明朝的军队,现在的朝鲜半岛更加不是那时那个统一的朝鲜王国。我们有着强大的国力,有着众多的盟友,有着倾向于我们的南韩的支持,有着誓死捍衞民主与自由的决心,这就使得我们几乎已经处于不败的境地了。”

鲁特说:“是的,你说的这些都对。但朝鲜半岛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却没有改变!对中国来说,朝鲜半岛的利益是重大的国家利益。而对于我们美国和我们的盟国来说,朝鲜半岛并无战略意义,出兵朝鲜半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出于道义上的责任。要知道,我们的战略重心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亚洲,更加不在朝鲜半岛。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局面,中国可以为了他的这个重大国家利益付出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但我们美国呢?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为了朝鲜半岛这样一个并非我们战略重心的地方付出和中国人一样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斯旺认真思考了一番后,点头道:“詹姆士,我不得不承认,您说的是正确的。我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比起我们在欧洲的利益来说,的确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在必要的时候,美国及其盟国完全有可能放弃在朝鲜的利益。虽然这个结论很让我沮丧。看来,北韩还是幸运的,他们将在中国人不遗余力的帮助下击败南韩,甚至击败联合国军,最终统一朝鲜半岛。”

鲁特摇了摇头,说:“我倒没有你那么悲观,事实上,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统一的朝鲜,恐怕并不是中国愿意看到的。”

斯旺有些不明白了:“帮助北韩统一朝鲜半岛,难道不正是中国参战的目的?”

鲁特说:“不,中国参战不是为了帮助北韩统一朝鲜半岛,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斯旺说:“这两者的目标不是一致的吗?要知道,中国人是绝对不能容忍一个由民主国家帮助建立的统一的民主的朝鲜与自己毗邻的,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接受一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

鲁特说:“蒂姆,我问你,发生在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最先是由谁挑起来的?”

斯旺说:“当然是独裁的北韩!”

鲁特说:“是的,但你不要忘记,北韩敢于挑起战争,背后是有着那头北极熊的影子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内出现了另一股强大幕后势力,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如果能把这股幕后势力挤走,相信中国人并不介意放弃一些东西。同样的,由于我们帮助的南韩实在糟糕,根本就无法由他们来完成统一朝鲜半岛的目标。当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人的实力,而中国人也认识到美国人的实力后,一个由两个分别实行民主和集权制度的国家构成的朝鲜半岛也就能够被中美双方所接受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和中国是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的。”

说到这裏,鲁特笑了笑,继续说道:“也许,朝鲜半岛的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就是这样。我们保住了民主的南韩,中国保住了共产党执政的北韩。”

斯旺叹道:“詹姆士,您的分析真是让我有一种……那句中国话怎么说来着?”

鲁特用中文说道:“茅塞顿开?”

斯旺说:“是的!就是‘茅塞顿开’!”

鲁特认真地说道:“所以说,不要轻视你的敌人,尤其是中国人。”

斯旺点了点头,说:“谢谢您的提醒。回到最初的话题,您认为那个叫周什么的中国指挥官……”

鲁特提醒道:“周衞国。”

斯旺说:“对,那个叫周衞国的人会到我们第8集团军的作战区域来?”

鲁特说:“一切皆有可能。”

斯旺说:“对于这一点,我倒并不担心。因为我对我们第8集团军有信心!”

鲁特说:“你的信心来自哪里?”

斯旺说:“来自于我们第8集团军新任的司令官,Matthew Ridgeway(马修·李奇微)将军。他既然能够从一些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中发现中国人的‘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就一定有办法遏制住中国人的各种小花招。”

鲁特说:“你似乎对李奇微将军很推崇?”

斯旺说:“是的。李奇微将军是位实干家,更是一位战术大师,远比他的前任,胆小又好面子的Walker(沃克)将军更适合第8集团军。从某种程度上说,沃克将军的死,是他本人的不幸,却是第8集团军的幸运。”

鲁特皱眉道:“我不否认李奇微将军的才能,但我并不赞同你对沃克将军的评价。如果当初没有沃克将军指挥美韩联军在釜山防御圈顽强作战,耗尽了北韩军队的锐气,联军早就被北韩军队赶下了大海,我们也不会有机会在这裏谈论朝鲜战局了!”

斯旺说:“也许沃克将军的确在釜山防御圈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他在清长之战中的表现,根本就不像个合格的指挥官。如果不是他过早下达撤退命令,第8集团军就不会败退得那么快,正是他低劣的指挥能力让整个第8集团军蒙羞!”

鲁特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认为,正是沃克将军及时下达的撤退命令,才在败局之中挽救了更多美国军人的生命!”

斯旺说:“詹姆士,如果每一个打败仗的指挥官都以珍惜士兵生命为借口,那我们还能指望打胜仗吗?”

鲁特说:“我们现在谈起二战中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谁都不会嘲笑那次撤退,而只会认为那是一个奇迹,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因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挽救了33万5千名盟军的生命!既然这样,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嘲笑沃克将军?”

斯旺说:“我只知道,沃克将军死于车祸,车祸发生地点距议政府约3英里,当时在议政府的第9军司令部正要举行一个南韩总统嘉奖仪式,在这个仪式上即将接受嘉奖的人员当中,有一位名叫‘Sam S.Walker’(萨姆·沃克)的上尉连长,这位上尉连长,正是沃克将军的儿子。所以,您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是,沃克将军是在赶赴为他儿子授勋的仪式的路上出的车祸!”

鲁特苦笑,这位年轻人个人的喜恶显然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已经决定,放弃这样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