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游云修道(2 / 2)

天人 月雨 6375 字 1个月前

对于上清道子的介绍,那位请他引荐季行云的尘出道子似乎有所不满,他道:“上清,这裏何来亲王?有的只是道门友人须弥学士,这可是我辈先进所赐之名,你怎忘了?”

上清道子应道:“老师所赐之名我怎敢忘,只是要问,你自以为是亲王还是须弥学士?”

亲王放眼四周,最后落在季行云身上,长叹一声后才道:“既然来此,那就是须弥。”

广清散人豪爽说道:“哎呀,你们别做这种高来高去的清谈。散人我可没这种悟性跟你们猜谜语,亲王也好,学士也好,不都是同一个人,只是个称名、代号,知道就好,何必太在意呢?”

两位道子只是微笑置之。

尘出道子又道:“须弥今天就与抱残好好谈谈这几年来你所悟的道理,若是契合,则是随他云游四方,甚至加入道门之列成为须弥散人亦无不可。”

广清散人长年在外,对于国内的事情不甚了解,直率地道:“没搞错吧?我不是看不起兆年兄,不过光有一身好功夫可不是成为有道之士的条件。就是散人也该知晓道理、通达大道,他行吗?”

抱残散人斥道:“多言!这事由我判断,要你多言!”

被同门道兄斥责之后,广清散人也不甚在意,只是伸伸舌头,不再往这事探究。

“受诸位错爱,是兆……须弥三生之幸……”

“你若真能放下一切,求道之路必能康庄快行。”

“须弥学士,咱们到一旁论道辩道,别与他们掺杂在一起了。”

抱残散人便与亲王离席。抱残散人一离开,广清散人马上就活跃起来,席间剩下的人就只有他是散人,在诸位道子之中也只有他四方云游,没了抱残散人那会施予人的严厉眼神后,席间就成了他述说种种旅游见闻的场所。

三名道子偶发数言,倒是季行云也走了大陆半圈,见闻亦是不少,反而能插上几句话。

让广清散人高谈阔论快一个小时后,守真道子才让道童端上茶来,接过茶杯他亲身送给散人,然后笑道:“你渴了吗,这可是上等的雪花蜜茶。”

“啊……是渴了……”

“喝了茶,有话再说。不过,有客自远方来,应不是想听你的游历,这精采的故事不如择日再论如何?”

“啊……呵,是的,我倒糊涂了,好久没聚在一起,就急着想跟大伙分享大陆上近年来的种种奇事异闻。”

季行云笑道:“无妨,这也有趣,道长还是如此健谈,说话生动。”

“喔,你不是上清带来的?怎又会是广清的旧识?”

“守真老兄,我上次不是说过,在法天境内碰上了个有趣的小朋友,还给了他拜帖吗?”

“原来季居士就是广清赞不绝口的朋友。”

“不敢当。”

守真道子又说:“这么说来,季居士由法天不辞路遥而前来问道?”

尘出道子亦道:“果真是有心人。”

上清道子却道:“两位道兄若是喜欢,不如就多与他切磋研究。”

“甚好。”

季行云见话题已经转向道门学理,便趁机问道:“却不知如何求得真道?”

尘出道子答道:“不过是道法天地,师法自然。”

守真道子却道:“是内探深幽,穷究无尽。”

“不对,是以天地为师,观之习之。”

“哪的话,应内自省求真心才对。”

“胡说,道法天地,师法自然,这八个字才是道门至上真理。”

“去去去,道由心生,一切存乎一心,才是我道真谛。”

“守真道兄,你的修为小道向来佩服,但是这最基本的道理,您怎没参透呢?”

“尘出道兄,道法千万,我却不知您忽略了最重要的道理。”

两位道子一言不合,在“道理”上起了冲突,季行云还很认真地准备听两位道子辩道,哪知广清散人却拉拉他的手传音道:“小心了,别被卷入,不然可要倒楣!”

“咦?怎会,他们不是心平气和地在谈论着吗?”

广清散人没再说什么,只是露出苦笑,然后就听到守真道子对上清道子问道:“上清道兄,您认为何者为是?以道兄学识该能通晓真道才是。”

尘出道子亦道:“没错,道兄您大可直言,让他明白自己修道多年所犯下的最大错误。”

然后就看到上清道子面有难色,左不是右亦不是……

两名道子“和颜悦色”的“针锋相对”,只为求自己所修的道法是为正统,尘出道子认为外观天地而后内自觉,守真道子却以为内自修心而放乎天地,两者一求先外而后内,一以先内而后外,方法虽是不同,最后却也都是内外兼顾,只是走的路径有所不同。而上清道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两面不是人。

季行云听着听着便偷偷问道:“尘出道长所言的‘深幽’是指为何?这个名词虽有耳闻,却不知其义。”

这时广清散人已经很有经验地,悄悄将自己的位置移离两位争辩中的道子,他可不想卷入那场不会有正确答案的争论,卷入两名道行高深的道子的战火,绝非是聪明的行径,在外旅行多年的广清,早已经练就避开是非的好功夫。

对于季行云的疑问,他倒是很乐意回答。之前在南郡时,季行云只算一位值得交友的朋友,如今他来到道门的聚会,就代表他具有修道的资格,虽然带他过来的上清道子不太愿意正视这个事实。

“所谓的‘深幽’,是一种很难解释的情境,如果道行没达到‘探访深幽’的境界,是无法理解何谓‘深幽’。初习之法,先得断除五识,让眼不能视、耳不能听、鼻不能闻、舌不知味、触不知觉之后,让自身处于混源蒙蒙之境。

“一般人若身受如此情境,大致无法身受,这种黑暗、无所知、无所觉的状态足以将人逼疯。不过若能定心自探,很快就能发现自己还没失去一切的知觉,这时真气的知感就能觉醒,然后就能看见世界的另一面,一个如梦如幻,却表现出世界最真实运作的景致。

“以真气知感所见的世界,我们就称之为‘幽异之界’,用这方法看东西则为‘幽视’。然后以‘幽视’之能探查自己的身体,全身的血气、真力运气,则为‘探访外幽界’,然后再进一步寻入内田的运作,则为‘探访内幽界’,最后进入内田内部极细微的部分,则为‘探访深幽’。不过散人我也只能初窥内幽,还无法成为深幽的探索者。”

季行云想了又想,诧异地传音再问:“这可能吗?真气的运作最后是以丹田为收受一切知感的地方,就是要查探自己的身体运行也会受到相当的排斥现象,而难以窥得全貌,只能专一真气步步探索,但这真气一回丹田,则融于内气之中归化混虚再难知感,怎能加以幽视?”

季行云的传音让广清散人大是惊讶,他反问道:“你已经能够幽视万物,初会幽界!”惊讶之下广清散人忘了要用传音,急着直接喊叫出来。

他的声音让争论中的两位道子停下辩论,让三对目光集中到季行云与广清散人身上。

尘出道子首先说道:“广清,你也太会开玩笑了。没错,习得幽视之能提高真气知感,是寻觅天地运行大道的‘基本’功夫之一,但是这项技艺没苦心研修二十载,恐难有所成。这位季居士不过二十出头,难道他打娘胎就开始习武修道?况且以他所有真力想要自断五识恐怕力有未逮,怎可能寻探幽界?”

守真道子亦道:“非也非也,入幽之法重机缘与悟性,可比外求渺茫的天地更有突破界限的可能,那绝非是只求外不求内的人所能了解。”

两位道子因为意见分歧,话题跑到季行云身上也要争他一争。

上清道子暗自摇头,说道:“两人之言均是有理。以季居士之能确有不足,但亦可能另有福缘。不如请季居士演练一番,让咱们到幽异之境再会便可得知。”

“这好!散人我先入幽去也。”广清散人率先闭目自断五识潜入幽界。

“广清还是如此好动性急,那我也去也。”守真道子不断五识,只是微微闭目,神识就与幽异之境相连。

上清道子叹道:“真不愧是深幽的探索者,小道自叹弗如。”说完上清道子也自断五识,潜入幽界。

这时凉亭中就只剩季行云与尘出道子两人保有五观六识,尘出道子发出令人安心的语气,微笑言道:“若是力有未逮,切莫逞强,自断知觉是非常危险之事,大可量力为之。”

“尘出道兄别说他人,你还不过来?”

“这不就来了。”

不用断绝五感也能进入幽界,季行云可由衷地佩服起守真道子,看到诸位道子都已进入真气知感的世界后,他也运起真气截断五感的神经,让自己的种种感官与知觉消失,使所有的精神注意集中到真气的知感与交流之中。

再一次,季行云来到这个纯粹由真气与能量交流活动所组成的世界。

在这裏所见的,与肉眼所见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知感到的是一点点的能量,一道又一道的能量流,各式各样不同的能量组成世界万物。

四名道子是他在这种意境下见过最具人形的四位,强大的真气在体内流动构成了鲜明的人形图案,只是在丹田部位特别深刻。

由真气的认识,季行云发现,上清道子的真气团是四名道士中最弱的一位,他与广清散人一样,在凝实的内田之内似乎都还藏着一个若实的真气凝球,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内丹。

而另外两位则更具实体的人形,不过丹田部位却让季行云无法瞧透。

季行云还发现,尘出道子的能量团每隔数秒就会射出一道不弱的真气流,往天上飞去。

好奇之下季行云运气追迹,到了天空数百影之遥几乎要放弃之时,突然发现一颗质若丹田的真气团高挂在空。而这个真气团的性质与尘出道子同出一脉。

这个世界处处是惊奇,季行云四处观察了好一会,才想到来这是要与四名道子聚会于幽异之境,可是又不像守真道子那样能够不闭五感就进入这种情境,怎能向他们说明自己也已到来?

这时候广清散人放出了一道真气送到季行云身上,那股真气一碰到他就消失无踪,不过却让季行云有了感应,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却又难以体会,于是也有模有样地发出一道真气送给广清散人。

这时广清散人的能量团突然涨起又缩回,就像是河豚那样涨起又恢复,然后另外三人也做了同样的动作。这时季行云可明白了,也振动真气回应他们。

接着守真道子竟用真气流动快速排列出文字,季行云努力感应,才明白他写下“共探幽境”四字。

还未明白他意欲为何,守真道子强大的真力竟然突破季行云的护身真气,强行“绑架”了他体内的一股真气,然后快速离开!

这是怎么回事?真气竟然不会被消融,而且也无法挣脱!守真道子到底想干什么?

守真道子虽然掳获季行云的一股真气,却也只是单纯地绑架那一点点真气,而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抓走的那一小股真气对季行云而言,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就实质上并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处于这种纯以真气知感的状态下,被抓走一道真气却让季行云的知感受到相当大的冲击。

这种情形就像是拿针去刺指尖一般,会严重刺|激人的痛感神经那样,让季行云非常在意,也使得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那股真气之中。

纯以真气视物的情况并非第一次,但是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其中一股真气之中,却是头一遭。

守真道子虽然绑架季行云的真气,但是除了限制住那股真气的活动外,并没有加诸任何的限制,心神放到这股真气之中的季行云,还是一样能凭依着真气的知觉察查四周的能量变化与流动,因为集中的关系,反而让他感应得更清楚,之前的情况若像是肉眼观察能量的活动,现在就变成了用放大镜在观看。

能量的流动与交换活动变得更加清晰可视,这奇妙的感觉,让季行云展开了另一道全新的视野。

然而守真道子又有动作了,他带着季行云四处观看,走入物质、进入有生命的植物之中,甚至跑到人的身体之内。

若是季行云自己绝对无法办到这种事,因为他的真气一进入他人体内,就会受到别人真气的排斥而被消灭,就算没被消灭,光是要与别人的真气对抗,也会消耗他所有的注意力,又怎能有心思多作感受与观察。

可是在守真道子的带领下,人体内的真气由他进行对抗,至于季行云的真气,则安全地被包覆在守真道子的真气之内。

这又让季行云进一步看清两种真气的互相消耗是怎么回事,虽然只能看得大概,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接着守真道子又开始挤压季行云的真气,这让季行云先是反感,因为他的知感几乎都集中在那,真气被人挤压并不是件好受的事,但是那股真气被挤压后变得更细小而微弱,相对的,想要将精神集中在其中也变得更困难。

但是季行云发现,虽然精神所集中的真气流越小,所见的世界也相对的越微观。这就像是显微镜换上了更高倍率的视镜,知感所处的世界随着守真道子的动作变小,所看到的东西也变得更大更清晰。

突然,紧绷的精神再也支持不住,知感终于由那股真气中跳出!

知感由极细微的感应跳回了原本的总观的感应,瞬间产生极大的落差,让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这种极大的差距,差点让季行云承受不住而迷失心智,不过他还是勉强撑过来保有一丝丝的神识。

这时守真道子的真气又再度入侵,季行云已经没办法控制自己的真气,而放任身体的自然反应,让体内的真气自动攻击入侵的异质真气。

这种没有组织性的散漫防御,根本无法阻挡守真道子强大的真气,于是守真道子就像逛大街般,让他的真气在季行云体内巡了一圈,然后故意推季行云的真气,让他的真气重新刺|激主管各种知觉的神经,在真气冲击下,原本用来阻挡神经传递讯号的真气被冲开,然后五感又回来了……

季行云的精神幽异之境受到强大的冲击,当他的耳朵重新听到声音、鼻子再度闻到味道、皮肤又感受到冷热时,这一切的感觉反而好像假的,一种难以言喻的心境让他不太想睁开眼睛,好似耳朵听见的声音与之前不一样,皮肤的触感也变得更加敏锐,而且季行云还有一睁眼,这样的感觉好似就会随着回到现实而消失的想法。

“喂,守真道兄,他没事吧?是不是你做得太过火了,让他的神志迷失在幽境之中了。好歹他也是个新手……”广清散人看到季行云一直没“回来”,感到忧虑。

守真道子却悠哉的应道:“你急什么,小道岂是鲁莽之辈。他不过是体验到新生般的感觉还难以分解罢了,难道你忘记初探幽异之境时的心神感受。”

“可是他又不是第一次……”

这时季行云才缓缓睁开双眼,光线射入眼帘,景物纳入眼中,世界也好像变了!这山顶的风景没有变,但是看到的景物却大不一样。

这是一种很难解释的感觉,似乎是世界变得比较鲜明,光彩更为耀眼,或是所能看到的景象比起以前更加深刻,同样的东西再看时却发现能看见的东西变得更多。这就像是一本由多国语言所写的书本,第一次看时只能懂其中的一小部分,然后学会了许多种语言后再看一次时,一样的内容看到的东西却有不一样的内涵。

三名道子、一位散人,四对眼睛带着期待的眼神瞪视着季行云。不过季行云先不管这些人,只是贪婪地望向四方,好像怕这时没努力多看点东西,这种新观感就会消失似的。

过了好一会,季行云才想起几名道长正对他发出关心的眼神,这才感激地望向守真道子:“感谢道长!让在下大开眼界,体会良多。”

“那么你知道了什么?”

“思微见微……不,一切不足言喻!”

“哈,很好,这就是探访深幽的第一步。是季居士天资异秉,小道只是由后略推一把,所为尚不足言谢,只要能依此法精修,想要体悟大道亦不远矣。”

守真谦逊的同时,还不忘推销他认定的修道最佳法门,这可让尘出道子看不过去的说:“其实这也没什么,让我带你体悟真正与天地同在的感觉,那才真能令你耳目一新!”

“当真?”

“当然!”

“喂,尘出,你这算什么?季居士当然要学我这一套,你那次等的修道法门少拿出来误人子弟!”

“什么!你那种风险极高的法门才是危险,稍有不慎岂不心神丧失!”

“胡说,季居士不是好好的回来了!你说是吧,你想走我这法门对吧?”

“不不不,我的方法才是正统的法门,别被这一时的感动给蒙蔽了心志,让我带你同游天地,体验身居简室,目观天下的乐趣。”

“那算什么,我的法门才好,可以静纳修行不会干扰他人,亦不易受到干扰。”

这时两人同时说道:“季居士,你想探访深幽(天地)而求至道吧?”

“这……我想,能不能让我先比较一下……”

尘出道子急道:“对、对,让我与你说道,就知何为正道。”

“不、不,与小道共同研究才是正途。”

莫名其妙卷入两位道子的争论中,害得季行云不知如何是好。虽然守真道子带他体悟幽异之境,但是尘出道子亦是有道高人,他的法门必也极为玄奥,这可让他难以选择。

这时上清道子出来打起圆场说道:“不如这样,季居士方由幽异之境归来,不适再探幽境,不如让他随尘出道兄研修十日,再与守真道兄研究十日,然后决定行何法门。”

“这……”

“怎么,你担心人到我这学习十日就不想到你那了吗?”

“怎会!好,就如上清道兄所言,我相信季居士必能明白内探深幽才是通往大道之门。”

“哈,是吗?”

三位道子根本不管季行云本人的意愿,两位道子都希望借由季行云证明自己所学才是道门至上法门,而上清道子则是为了把麻烦人物推给两位道兄而窃喜不已。

季行云虽是受宠若惊,却也没有得意忘形,他悄悄对广清散人问道:“两位道长似乎都掌握了真道,却不知何者所修的道法才较符合真道?”

广清散人笑着传音回答:“当然是各有优劣,难分高下。不过在我看来,修道应是存乎真心,由内、由外探索都非为最佳法门,应入世与人多方接触寻得真心,才是体悟真道的真正法门。他们的法门不过是出世而不能入世,要能出入人心人世而不动乱真心,才是真正体悟真道,所以他们的法门也不过耳耳。”

季行云先是一楞,怎么广清散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意见?

然后想到道虽唯一,但人异、心异,所得之道亦有所异,是大道难寻,抑或众道子亦如瞎人摸象只得一隅,难得全貌,“算了,不论如何,多向诸位道子研讨,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修道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