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声惊雷,姚府二声啼哭。姚府中堂内众人正紧张等候,一个丫鬟欢天喜地地冲进来:“是千金,是千金小姐啊。”堂中气氛一松,众人喜笑颜开。坐在首座的老夫人抑不住满心欢喜,双手合十,闭目祷告:“真是谢天谢地,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正满堂喜气洋洋,另一丫鬟慢吞吞进来,不情不愿,嘟嘴道:“禀老夫人,是个女孩。”老夫人表情滞了一滞,随即恢复,依然满脸欢喜地,转头向右边说:“安儿,我们去看看慈丫头。”姚府二公子姚有安,二十七岁,是个温文儒雅的人,他马上过来扶着她说:“好的,娘。”众人欢欢喜喜地跟着走了,热热闹闹的中堂,瞬时只剩下二十八岁的姚家大公子姚有常和二个小女孩,其中一个还被他抱在怀里,正呼呼大睡,尚不知人间悲喜。有常叹了口气,对小女孩说:“我们也去看看你娘。”而此时姚府后门外,聚了很多小厮和丫头,正探头焦急等着,一个丫头开门出来,众人忙拥上前问:“生的是什么?”那个丫头答道:“东西两厢生的都是女儿。”说完,再退回府内,把门关了。众人听了纷纷议论:“这姚府东厢夫人真是不幸!都二个女儿了,又生女儿!”“二个女儿,还都不是她生的!自己好不容易怀了一个,却是女儿!”“人家西厢三年抱俩,一溜烟生了三个男孩后,今年在送子观音庙中,当众许愿:求这次生个千金,如得偿所愿,来年再增百担香油。想不到,真是求什么来什么。可真有福气啊。”“福祸谁知呢,那边再生多几个有什么用?人家这个东厢生的才是长房长女,姚家长房长女,配给昊王的长子。这可是陛下亲口定下的。”“她有没这个福分,等她嫁入昊王府那天再说吧。”说话者压低声音说:“你知道别人家都怕生女儿,而姚家西厢夫人却要去庙里祈求生女儿是为什么吗?”“因为她连生三个儿子,想生个女儿啊。”“哼,你想得太天真了,我家夫人说,这西厢夫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她想生个女儿夺了东厢长女与皇家的姻缘。”“怎么夺,身份地位在这。她二房终归是二房!”“这我家夫人没说,我也不懂,反正我们走着瞧吧。”“唉呀,下雨了,我要先回去复命了,你们快各自回去吧,看这天,这场雨应该会很大。”很快,众人散去。京都城人口无数,个把小孩出生不是什么稀奇事,可为何姚家媳妇生个小孩如此引人注意呢?这都是因为姚家大公子:姚有常。姚家在京都是个名门望族,子孙虽没什么作为,却享有祖宗余荫,他们的先祖曾在某次政变中救过圣驾。当年的皇帝为报恩给姚家后人定了个太师的正一品职位,还设了世袭制,虽没实权,却能拿正一品的俸禄,以保他子孙后代能永享皇恩。大公子姚有常丰神俊朗,一表人才,按理说应该事业有成,三妻四妻。但却刚好相反。他不务正业,整天跟些猪朋狗友出行经商,四处游荡。姚老夫人一气之下,将世袭的官职让二公子姚有安继承。连原打算订给有常的姻缘也改订给了有安,让有安娶了门当户对的汪尚书的千金:汪净慈,为正室夫人。原属于自己的官职和夫人都没了,这姚有常竟一点也不在意。某天,他在外救了个逃难的孤女,叫章君柔,并把这孤女带回家,要娶她为妻。不仅如此,他还要把章君柔带在身边的一个女孩儿认做女儿!姚老夫人气得差点吐血!各种阻止,死活不让章君柔进门,当时闹得轰轰烈烈!姚有常差点离家出走!”后来,姚家那个病了几年,早不理事的老太爷,居然管事了一回,他出面作主,为有常娶了这无家可归的可怜女子。有常得偿所愿,但章君柔入门五年,竟没有生育一儿半女!不仅如此,一年前,她又不知在哪捡回了个不到一岁的女孩来抚养!有常从此成为城中笑柄,笑他果然是个做商人的料,买一还送俩!素来爱面子的姚老夫人差点被气死,感觉姚家这些年来积下的名声都被那低贱的媳妇败光了。有老太爷作主,她还算隐忍,没有直接把君柔轰走。但几年来,不断物色城中各家闺阁女儿,要为有常纳妾。想利用美妾进门,把正主赶走。谁知有常坚决拒绝纳妾!老夫人傻眼了:哪个男人不喜欢左拥右抱?这到底是不是我的亲生儿子?我怎么弄不懂他?母子矛盾再次升级。她利用母权,想强行为他纳妾。还好,这时,君柔居然也被诊出怀孕了,两房媳妇几乎同时怀孕,这老夫人一开心,为了孙儿着想,就暂停闹腾。但是谁都知道,这君柔这次要是生儿子,还能有几天好日子过,若不幸生了个女儿,那就有好戏看了!所以很多人,都急着看笑话。人还没生呢,有些人就派人到府后来等消息了。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如灵蛇般在天空弯了几弯后,几声惊雷,大雨磅礴而至。姚府东厢一声惊呼:“啊!快来人啊,夫人快不行了!”这一声把刚走过来的有常吓了一大跳,他抱着女儿抬脚就要往产阁里冲,迎头跟从里出来的余嬷嬷碰上。余嬷嬷把他往外推,说夫人产后出血,晕过去了,很危险,产婆说这情况一般人救不了,宫里知道姚府夫人生产在即,虽有稳婆接生,但为防意外,这几天派孙御医到府值守,人应该还在,让他亲自去把人请过来。有常把怀里的幼女往嬷嬷怀中一推,就冒大雨冲向西厢。而这时,已有丫鬟先一步把这好消息告诉了老夫人。有常到西厢时,老夫人挡在门口,他心急如焚,礼仪也不顾了,叫了声娘,就要往里去。老夫人喝了一声:“反了你!你这是要冲进你弟媳的产阁里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