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想怎么样?”山本五十六耐心很足,时隔七天,一直到10月5日晚上,等海军庆功盛典带来的热潮已基本消散时,才重新去见堀悌吉,不过见面的第一句话就很不客气。
“看不懂我的想法么?”
“我懂,我怎么能不懂呢?就算别人不懂也不是我不懂。”山本五十六的语气很诚恳,“我理解你急切希望变革的想法,但你要求的速度太快、太急,应该慢慢来,而且你采取的很多办法在我看来太危险、太轻率。”
“所以说你还是不懂。”堀悌吉慢条斯理地回了一句。
“你!”山本五十六顿时怒气冲天,但下一秒马上变得平和起来,“好,我不懂,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在路上写的一点东西,我打算用帷幄上奏权递交上去。”堀悌吉也不和山本啰嗦,更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两人这么熟,很多时已用不着虚伪的客套,既然被任命为元帅海军大将,这帷幄上奏权自然也要用起来。
“《关于变革帝国海军战时体制折》。”山本五十六不自觉地开始读了起来,“为顺应世界潮流、提升海军战力,确保帝国未来生存与发展,就有关海军体制变革设想建议如下……”
几分钟后他就看完了,摇头苦笑道:“你把该我干的活给干完了,要不我明天辞职,这位置换你接手?”
“呵呵,这是不可能的……”
“你这些变革条例几乎也不可能……”山本五十六弹了弹报告纸,“别的不说,第一条就通不过,你这是在挖舰队派的命|根|子。”
堀悌吉提出的第一条变革思路就是将军官选拔范围扩展到海军航空学校,规定该校毕业生可享受海军兵学校毕业生一样的任职资格,同时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再将航空学校教学规模扩大2-3倍。
江田岛海军兵学校作为日本海军军官的摇篮,一年毕业生不到200人,许多时候甚至不足150人,就是这100多号人,要承担包括行政参谋职务,水面舰队航海、鱼雷、炮术、潜水艇部队等各种位置,分到航空科的人数少之又少。现在航空兵力中那些担任军官的飞行员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改行后才产生的,这就产生了非常诡异的局面:由于航空人才损失很大,联合舰队内很多承担航空作战指挥的军官并不是航空科出身,换而言之,完全是外行指挥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