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
“把南非毫发无损地交给德国,用于交换阿根廷的利益……或者,把澳新让给日本,使德国恐惧于日本力量的崛起而放弃与日本联手。”
李海苦笑着摇头:“您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金上将一摊手:“那就是啊……德国这个国家不是靠收买就能成功的,否则当年绥靖政策就不会失败了,要让德国的决策符合我们的利益只有两个办法,第一是在军事上打服他——这很难;第二是我们用更大的第三者利益与其交换——这更加难。本来援英是一张克制德国的好牌,但现在德国已卡住了大不列颠的喉咙,面对一个奄奄一息的英国,希特勒已不怎么怕这张牌了。在德国眼里,我们援助英国只不过是多给他们找点麻烦而已,不拿下亚速尔、不消灭轴心海军主力不可能改变这种局势。”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还有一个,不过比前两者更难。”
“您说。”李海不放弃最后一线希望。
“先和轴心达成一个整体和平的安排,然后我们飞速发展军事力量,等巴拿马运河恢复通航、国内陆海军实力爆棚后再拉出去打。”金上将沉吟道,“需要美利坚先做上几年缩头乌龟,彻底的孤立主义,然后再爆发,这次不管其他人,我们一次性打到底!”
李海想了好几分钟,缓缓地摇头:“我觉得很难。”
“我也认为很难。”金上将愤愤道,“就美利坚这种操蛋的政治体制,一旦陷入孤立主义马上就会削减军备、压缩军队。4年一个总统任期,为合众国真正的长治久安和世界地位牺牲任期内的政绩?谁干?如果现在把头缩回去,那就不是卧薪尝胆,而是憋屈认命了。在这点上,不得不说日本或者德国的体制更适合打仗,希特勒12年前上台,12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推进军备重建和武装建设,独裁也好、欺骗也好、引诱也好、强迫也好,总而言之用了一切能用的手段,要征服世界的目标始终是明确的,然后现在站在世界中央——成功背后绝无侥幸,总统为美利坚参与这场战争准备了这么久,像他这样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将来恐怕再也看不见了。如果他的身体能支持,我希望他能再干3个任期,可惜啊……”
李海也叹息:虽然美国是在珍珠港之后被动卷入战争的,但在欧战爆发后,罗斯福就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战争准备——军备研发、陆海军扩军、租借法案,几乎做了实际参与战争的一切,只可惜珍珠港事件打断了该进程,如果美国能推迟2年加入战局,情况绝不会一样。
想了半天后,他把今天与霍普金斯去医院探望和释放和谈意向的消息向金上将透露了一番,后者先是一愣,然后意味深长地笑了,一语双关地说道:“这几天降温很快,我感觉过几天华盛顿会出现冰雪风暴。”
“是啊,需要找个暖和点的屋子先休息几天。”
就在霍普金斯通过自己在国会山的力量和舆论关系悄悄释放“和谈”消息时,胆大包天的约瑟夫·肯尼迪已离开日内瓦,秘密去柏林进行访问,而接待他的人是第三帝国元首、霍夫曼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