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的研制成功,不仅是德国航空力量的完整补充,更是霍夫曼“六位一体”超级炸弹发射载体的战略威慑学说写照:即便德国今后重心在于火箭,也不意味着飞机就不重要,Me-464完美符合霍夫曼提出的单颗5吨载荷、最大续航距离5000公里的要求——这不仅能携带预期的超级炸弹,也能携带云爆弹。虽然他知道Me-464是赶不上美国的B-36的,不过在他设计中,B-36跨大洲打击的工作不需要飞机来干,用V8火箭来完成才是王道。
作为一款大型飞机,Me-464不仅要能充当轰炸机,同时还能根据需求灵活变更为运输机、远程巡逻机、大型民航客机和加油机,现在基于Me-464平台改造元首专机的工作已在开展,能搞航空的就没有笨蛋——元首专机搞好了,今后才能在民用航空市场分到一杯羹。
至于空中加油也是霍夫曼强调的发展方向——今后飞机将会越来越耗油,这一点军方深以为然,当然空中加油机不一定非Me-464不可,更廉价且灵活的He-377等也可以尝试。
除上述种种优点外,Me-464还完成了最新科目——携带2枚V3+巡航导弹进行空射,飞机高度和速度赋予空射型V3+至少50公里以上的航程延长,再加上本身改进后的距离延伸,现在V3+和V2+一样能实现650公里左右的最大打击距离,这对于作战就有特殊意义和价值,也是空军向南美转场派遣的用意所在——不利用战场新武器,怎么对得起白花花的马克们?
利用战略空运能力,亚速尔、佛得角、贝伦和圭亚那一线就完美地串联起来,当初让古德里安等将领望洋兴叹的战略空运能力不再是美利坚专美的玩意。
斯科尓兹内的墨西哥匪帮当时其实也可搭载Me-464前往,但顾忌到安全和保密因素,霍夫曼还是坚持让他们坐潜艇去,飞机可以调拨给他们作为行动支援力量的一部分——首飞成功后,Me-464们将在未来1个月内入驻至少24架,表面上看起来是为南美德军提供远程补给,实际只有少部分人清楚,这只是掩人耳目的常态化局面,是为了麻痹对手,真正的用意全德国只有不超过6个人知道。
除航空领域的厂商感受到压力外,坦克领域压力也不小,百夫长坦克原型车曝光给德国军工部门敲响了警钟——美国人在坦克领域还是一如既往地笨拙,但英国人可没闲着,未来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主力坦克同样也是要竞标的,万一让百夫长把豹2压了下去,自诩为世界第一又打赢世界大战的德意志陆军脸面往哪搁?恐怕设计师们都要去集中营报到了吧?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豹2快马加鞭,连一直停滞不前的E-45研制进程也因为复合装甲和HL 245发动机使用有了突破性进展。
当然也有非常得意的厂商:狼瓘步兵战车和Sdkfz.234/4-6型重型轮式战车受到了各大国一致认可与推崇,特别是英国在镇压不列颠长弓手行动中使用,效果出奇好,早把英国用了多年的灰狗不知道甩了几条街,明确表达要求引进生产。
现在狼瓘和美洲狮已率先成为快速反应部队的标准配置,英、德、法、意、俄五大国订单量超过6000,考虑战后这个军备压缩的大环境,6000辆完全是非常高的数字,喜得厂家们做梦都要笑醒。
除重型装备外,轻型装备也走在统一的道路上,其他大国都很羡慕德国使用的STG43突击步枪,美国、俄国利用缴获的样枪进行山寨,欧洲各大国则正规引入后统一换装,粗笨的老式单发步枪都在加速淘汰。
STG43的下一个改进是STG45,这是基于战争经验得到的改良,虽然其余步枪枪械这块为照顾各国面子,没强制要求统一,但由于德、意、俄都使用了德国的G43,法国最后也横下一条心,放弃了自己的老式步枪,只有英国还抱着恩菲尔德不肯放——其实他们更想用加兰德,不过这没什么好指责的,因为G43相比恩菲尔德或加兰德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子弹又不统一,对能省一点是一点的大不列颠而言,当然是能不换就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