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的仓促而起的防线,并没有阻挡俄国人的脚步,英印军面对俄军的进攻并没能守住德里,而更致命的是,相比于孟买以及孟加拉等英国传统治地,德里一带正是几年前印度大起义时,刚刚吞并的土邦,即便是附近的一些土邦的土邦主也存在着反英情绪,在俄国人的策动下,数十个北方以及德干高原北部的大小土邦,先后倒向了俄国人,使得俄国人轻易的控制了印度北方地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面对原料不足、工厂无法开工的现实,王炽并没有退缩,尽管知道印度仍处于战争之中,但是他还是搭乘商船来到了印度,来到了卡拉奇。
俄罗斯军队之所以敢于越过波斯,向印度发起进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全力支持,为了支持俄国人在印度的作战,甚至成立了一家“中俄印度洋航运公司”,以保障从中国运出的物资可以顺利的运到印度,当然,这些物资无一例外都是俄国人从中国购买的,俄罗斯驻华公使馆内的军事采购代表团,享有与中国军队同等的优先采购权,正是从中国运出的数以十万吨计的物资,保证了三十万俄罗斯军队在印度的作战,而王炽正是搭乘这些运输船抵达了卡拉奇,然后沿着俄军的进攻路线一直深入到到了刚刚臣服于俄罗斯的那些土邦之中——印度的产棉地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尽管在卡拉奇就能够买到棉花从而保证工厂的施工,但是王炽并没有满足这一点,在来到印度之后,他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甚至还没有人注意到。
“棉花!”
骑在马背上的王炽手指着眼前的如白色海洋般的棉田,对身边的李顶一说道。
“这些棉花就是我来到这裏最根本的目的!现在国内什么都缺,但是最缺的就是棉花,印度的棉花质量虽说远不及美国棉花,但是却比国内的棉花质量稍好,最适合纺织16支纱,当然,更重要的是,印度的棉花比美国便宜,即便是从印度运回中国,也比美国棉花便宜三成以上,这其中的利润可以说是极为惊人的……”
作为商人,王炽从没有把自己定位成工厂主或者局限于某一个行业,在他看来,只要是挣钱的买卖他都不会放过,他在缅甸发现了印度棉,而在印度发现又这裏的棉花产量高,且质量颇佳的时候,他立即想到将这裏的棉花运往中国。然后卖给国内的工厂主,当然,他甚至已经想好了,通过把廉价的棉花卖给国内的工厂主,然后再和他们签字购货合同,把他们生产的一部分纱线、棉布运到南洋,这样的经营利润之大,远超过寻常的经营。
机会人人都有,就看你能否抓得住,而对于王炽来说,他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就像现在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他不惜冒险深入印度德干高原腹地一样,毕竟在这裏依然还有英国人的支持者。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印度这个地方,他的相貌着实有些太过显眼了,可尽管如此,他仍然来到了这裏,为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
“……而且现在运回中国的运费根本就不值一排,中俄航运公司的商船,基本上都是满船来,空船回,船舱那样放着也是浪费,而且因为商船紧张,他们都是帆机并用,空船也省不了什么煤,我已经和公司敲定了,运费按常价打3折,对于他们来说,这3折的运费都是白赚的……”
提及运费的时候,王炽口中的语气平静,可是他脸上却显得极为得意,为了谈下这个运费,他甚至直接去求见刚刚上任的印度总督——当然是俄罗斯委任的印度总督,然后告诉他,中国对棉花的需求对印度,准确的来说是对俄罗斯的意义,那是一个每年超过五千万元的庞大市场,如果印度棉花能够大量出口到中国,每年总督府将会直接、间接获得上千万元的收益。
而这对于在战争爆发后,支付着巨额军费的俄罗斯来说,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王炽拿出了50%的股份赠送给了那位总督以及十余位总督府的高级官员和俄军的少数将领,这才是其倾力支持王炽的原因所在,并不是他提出了这个建议,而是因为他的建议可以让所有人都得到好处。
王炽的大胆得到了回报,在总督的直接干涉下,中俄船运公司同意给予天顺祥最优惠的运价,至于棉花商队,也得到了军队的保护,就在三天前,第一批产自德干高原的价值200万元的20万包棉花,已经通过水路运出了产地。
尽管知道这批棉花运到广州之后,天顺祥就可以获得的上百万的利润,但王炽并没有停止他的脚步,他仍然在各个土邦之间游走着,游说那些土邦主——他们不仅是土邦里的“国王”,同样也是土邦最大的地主,他们大都拥有土邦内半数以上的土地。
正因如此,王炽才会带上李顶一,这个昆明同文学校英文系的毕业生,作为他的翻译,以便于那些土邦主进行沟通。
“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劝说这些人,尽可能多的种棉花,毕竟这裏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正适合种棉花,他们种的越多,咱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棉花,到时候,这裏自然可以取代美国的棉花……”
王炽的话让李顶一有些好奇的问道。
“东家,这裏将来肯定都是俄国人的地盘,即便是他们种的再多,将来这裏归了俄国人,万一要是俄国人不让他们把棉花卖给咱们,到时候怎么办?”
他的担心让王炽先是一愣,随后又是一笑,然后他得意地说道。
“你放心,俄国人不会那么干,现在,俄国人或许会那么干,但是当整个德干高原所有的土邦都种上的棉花的时候,俄国人即便是再想,他们也不敢那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