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捞好处(1 / 1)

铁血山河志 李别一 2007 字 2022-12-14

当年的多尔衮时代,正白旗强行挤掉正蓝旗上三旗的位置。所以如今纱布手里的正白旗,战斗力也是极为强悍。宝庆府城外,山谷之中。尽管窦名望卖了死命,仍然无法抗衡正白旗的轮番冲击。就在窦名望几将不支之时,李嗣兴带人及时赶到。纱布见援兵来了,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人马撤了下来。双方隔着路中的一块大石,僵持了下来。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汉军镶蓝旗残兵败将,纷纷从宝庆府涌来。正白旗将士抬头一看,镶蓝旗汉军,个个垂头丧气,知道宝庆府丢了。纱布急令部下进攻,接应李国翰撤退。李嗣兴的弩阵,万箭齐发,正白旗将士纷纷乱窜。李国翰见明军集中对付正白旗,急令残兵败将突袭。窦名望见李国翰光着身子,急令弩兵集中射李国翰。顿时李国翰周围,箭如雨下。尽管鹅黄金灵巧异常,但无奈箭如飞蝗,将周围覆盖的严严实实。窦名望见李国翰身披七箭,仍然不倒,忍不住大呼神勇。李国翰趁明军松懈之机,暗提鹅黄金。尽管鹅黄金也身中五箭,但仍能纵跃两丈,跳过了大石。明军将士,惊得眼珠子都快要跳出来了,目送一团暖黄,逃出生天。蒙古人知道窦名望在埋伏,所以绕了另外的路逃跑了。李定国见追不上李国翰,于是下令众军回撤。宝庆府的丢失,衡州西大门洞开,征南大将军堪尼大怒,要斩李国翰。李国翰大清宿将,实乃汉化女真人,众将皆为他求情。堪尼不得已,念在往日军功和受伤的份上,饶了李国翰,贬为汉军镶蓝旗参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无论是哪种八旗,都是绝对的主力,都统和参领的裁撤,都必须由大清皇帝说了算。然而天高皇帝远,堪尼拿着御赐金牌当令箭。所以众将对堪尼的滥施权威,也是敢怒不敢言。李国翰遭到了羞辱,再加上本身的箭伤,更是一病不起。宝庆府丢了,衡州西侧门户洞开。好在李定国大军需要调整休息,所以并没有对衡州立即展开进攻。李来亨见李定国没有动,也是按兵不动。堪尼抓住机会,一面命令大批清军,迅速集结衡州,一面命令尚可喜出兵桂阳,袭击李来亨侧后。然而尚可喜派出的人马,刚到连州,再一次遭到了高一功的埋伏。广东方向是靠不住了,堪尼只得请洪承畴加派兵力。然而此时的洪承畴,手里已经无兵可调,只得让吴三桂出力。衡州一旦有失,长沙门户洞开。吴三桂知道衡州的重要性,出动了自己的精锐夷丁突骑,防备李来亨。刘玄初听闻吴三桂将要下血本,急忙起身,从长沙赶往衡州。连日几场凉雨,将荆南洗刷的干干净净。漫山遍野的葱葱绿绿,被一团团雾气笼罩。天空仍然布满阴云,鬼知道何日才来晴天。大清平西王吴三桂,望着长满青苔的岩石,愣愣地发呆。自从多尔衮食言之后,吴三桂一直处于尴尬地位。本来属于同盟的关系,如今却成了属下。虽然心有不甘,但时运不济,吴三桂只得默默地忍受着。利用各方势力的掣肘,吴三桂小心翼翼地保存实力,就是要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然而衡州一旦不保,湖广就有可能保不住,自己要等待的机会,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来了。吴三桂心中焦虑不安,眼前似乎长满青苔的岩石,也展露出黑黑的腐败来嘲笑,他愤愤地扔了一块石头。石头击破腐败的苔尸,惊出了一只灰头土脸的老鼠。看见老鼠,吴三桂突然发觉有点同感,顿时大怒,弯腰又捡了一块石头,奋力砸向乱窜的老鼠:“他娘的,老子倒霉的时候,怎么冒出你这么个东西来!”过街老鼠,胆小猥琐,四处乱窜,到处躲避。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比过街老鼠更令人讨厌。时过境迁,吴三桂对清国的作用,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重要了。所以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应对清廷的不信任,无奈地跟着清军跑遍全国,竭力维护自己仅有的一点点本钱,保住自己的小命。看见乱窜的老鼠,吴三桂潜意识中,就联系到了自己。那只可怜的老鼠,被吴三桂砸中了尾巴,惨叫一声,跳入了乱草丛中。吴三桂不解恨,迈开大步追击老鼠,忽然背后被人拍了一下肩膀。急回头,见是刘玄初,吴三桂顿时大喜,急忙拿衣袖扑了扑石凳让座。刘玄初也不客气,掀衣端坐下来,捋须笑道:“是不是感同身受?”吴三桂闻言,知道刘玄初指的是刚才那只老鼠,无奈地摇了摇头:“军师这么一说,还真有这么个意思!”一绺凉水,慢慢沿石桌边缘,蜿蜒到吴三桂面前。吴三桂急抬头,见刘玄初满脸水珠,面色微红,气喘刚定,一身蓑衣,半截袖子早被浸透了。他这才醒悟过来,急忙起身行礼:“原来军师刚从长沙冒雨急来,恕三桂怠慢了!”吴三桂急忙命人,扶刘玄初去换衣服。军师却摆手拒绝了:“这里人少,安静,乃商谈的好地方。”吴三桂见说,命人上火盆来。不大一会儿,手下送来一大盆炭火,一盒木炭和一套茶具。刘玄初伸手烤了烤火,驱除寒意,给吴三桂递了个眼色。吴三桂会意,立即屏退了所有的下人。“这次决战,你是不是要下本了?”吴三桂点了点头,一脸无奈:“衡州一旦有失,湖广就保不住了。湖广一丢,三桂翻身的机会,就再也没有了。因此此次战斗,不想下本也不行了!”刘玄初闻言,微微一笑,搓了搓手,又来问道:“对于对手来说,最有利的事,会是什么事?”“当然是内斗了。”吴三桂笑了,“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时候,对于对手来说,是最好的事了。”刘玄初闻言,摇了摇头,吴三桂疑惑:“以军师之见……”“知道本朝土木堡之变吗?”“这个岂能不知。”吴三桂毫不犹豫,“土木堡之战,英宗皇帝被擒,大明北京城整个文武班底,包括所有的精锐,全部丧失。我大明帝国,从此由盛转衰,一步步走到灭亡的尽头。说起来此事,无不让人扼腕叹息!”刘玄初追问:“后来呢?”“后来于谦力排众议,重新立朱祁钰为帝,终于保住了大明江山。”吴三桂忽然感到疑惑,“这是天下皆知之事,军师不会耍我玩吧?”“以于谦刚直的个性,按照大明一般的常情,他不会有太大的作为。”刘玄初喝了一口茶,继续道,“然而正是因为土木堡之变,大明文武高层全部丧失,才让名不见经传的于谦,抓住了机会,从而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吴三桂闻言,叹息了一声:“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按照一般的发展,大明还真没于谦什么事。”刚说完这话,吴三桂忽然又感到疑惑:“军师是不是把话题打偏了?”“事实求是地说,英宗朱祁镇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蠢货一个!”吴三桂毫不客气,“只是他是大明皇帝,所以尽管他是个蠢蛋,文人酸腐们,还是把他吹成了圣人。”刘玄初点了点头,郑重看着吴三桂:“我的意思,你该明白了吧?”吴三桂闻言,望着刘玄初深邃的眼神,顿时大悟:“我明白了,如果对手是个蠢蛋,尤其当这个蠢蛋还是老大时,对于对手来说,是最有利的事。”蠢蛋英宗朱祁镇,一手将大明的几十万精锐,送入了虎口,连带着将大明的强盛,也埋进了坟墓。所以当老大是个蠢蛋时,所有手下的人,都会跟着倒霉,而且倒霉得捶足顿胸,倒霉得无语无奈。刘玄初敲了敲桌子,将吴三桂从思索中拉回:“堪尼这个人怎么样?”吴三桂脱口而出:“蠢蛋一枚。”刘玄初追问:“于谦是怎么死的?”吴三桂不假思索:“死于蠢蛋朱祁镇之手。”“堪尼就是当今的朱祁镇,如果你跟着他混,你可能就是当今的于谦。最终的结局,也可能和于谦一样。”刘玄初郑重强调,“在蠢蛋手下卖命的人,也绝不是什么聪明之人。”吴三桂闻言,沉默不语。以史为鉴,可以正得失。话是这么个说法,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真正每个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借鉴历史,要做出抉择,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过了半天,吴三桂疑惑地看着,自己用宝马换来的军师:“堪尼真的会像朱祁镇一样,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除非你吴三桂,拼尽全力!”刘玄初捋了捋胡须,紧紧盯着吴三桂。要拼尽自己的老本,任谁都舍不得,吴三桂语气充满恳求:“还望军师明言。”刘玄初有喝茶之意,吴三桂眼尖,抢先将茶杯递了过去。军师也不客气,润了润喉咙,缓缓分析眼前形势:常言道,士别三日,即要刮目相看。吴三桂面前的对手李来亨,早已脱胎换骨。以前的大顺军,在骑兵的追击下,往往是一溃千里。但是如今,事情反过来了。孔有德的汉军正红旗,那是毛文龙的老班底,尤其是骑兵,战力更在满洲骑兵之上。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强悍的部队,在桂林城下,被李来亨打的是一败涂地。而满洲八旗,在永州城下大败,竟然被李来亨追杀三百多里。自从八旗军和大顺军交战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反常的事情。既然孔有德的汉军骑兵和堪尼的八旗骑兵,都打不过李来亨,那么吴三桂的夷丁突骑,也是挡不住忠贞营的。要想挡住李来亨,必须连同步兵,将自己的老本全压上。刘玄初分析完了,吴三桂一想到压上老本,心就发疼,不住地摇头叹息。“严关之战,李定国大破孔有德,出动的是象兵……”“象兵?!”吴三桂震惊,一脸疑惑地看着刘玄初。“据我所知的消息,李定国在云南,利用夷人训练大象,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象兵部队。骑兵在象兵面前,简直就是土渣。”刘玄初压低声音,“这支象兵部队,已经到了宝庆府,很快就会对衡州发起攻击。因此,八旗那帮傻鸟,到时候连哭的机会都没有。”吴三桂惊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回过神来:“听说大象这东西,比山还大!要是真有象兵,堪尼焉能不败?”刘玄初点了点头:“堪尼只是个蠢蛋,如今蠢蛋却占据高位。一旦衡州丢失,这个蠢蛋也就倒了,到时候天下震动,大清急需力挽狂澜的人物,主持大局。所有的不信任和戒备之心,皆会靠边站。所以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越是最危急的时刻,越是有本事的人,走上前台最好的时刻,这也是于谦声名鹊起的根本原因。接下来会有同样的机会,就看吴三桂能不能抓住了。刘玄初一席话,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吴三桂喜不自禁,连忙给军师又上了一杯好茶。忽然吴三桂又皱起眉头:“军师,可是眼下三桂该……”吴三桂说了半截话,但刘玄初明白他的意思,伸手示意。吴三桂急忙靠近,将耳朵凑了过来。听完刘玄初的计谋,吴三桂大喜过望:“如此行事,我们的实力,将会大大增强。大清即使不想我吴三桂出马,到时候也由不得他们。”刘玄初点了点头,郑重提醒道:“此事一定要密,不能出现任何差错。湖广藏龙卧虎之地,小心驶得万年船。”吴三桂重重地点头:“三桂一定照军师的意思办。”二人对视一眼,皆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