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浏口定策二(1 / 1)

铁血山河志 李别一 1525 字 2022-12-14

“既然孙可望没有油水,那咱就不打了。”吴三桂拍了拍脑袋,有些不甘心,“看军师的意思,好像还是要打李定国。可是如果真打李定国,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极不划算啊!”“凡成大事者,皆为目标导向。先确定目标是什么,然后再来考虑,达到目标的各种条件。如果连个目标都没有,那么这个人,他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是白费功夫。”刘玄初顿了一顿,转头提醒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只占便宜不吃亏,天理不容。就比如咱们,打他黔中孙可望,看似非常容易,事实上也的确非常容易。但我们得了便宜,上天就会来饿死我们。所以对于成大事者来说,非常容易的事,它往往就不是好事情。”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吴三桂大彻大悟。目标导向,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目标,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能撞到狗屎运?明白过来的吴三桂,那个高兴劲儿,无法用语言形容。刘玄初清了清嗓子,扯了根芦苇杆,一边比划,一边教导:“这在世上,不存在过不去的坎,只会存在过不完的坎。所以,目标确立以后,就要准备达到目标的各种条件。而在准备条件的过程中,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这些问题,大多极为复杂,令人极为头痛。然而在这天下,它本就不存在单纯简单的事情。诚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至于怎样把事情简单化,这就牵涉到方法的运用。”“只要脑袋不偷懒,这方法总比问题多。所以目标导向,准备条件,运用方法,克服困难,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四个基本素质。”四个基本素质,成功人士的标配。如果刘玄初是吴三桂的老爹,估计吴三桂此时就要磕头了。见平西王极度渴望的眼神,刘玄初继续拿芦苇杆比划:“具体来分析,明国方面,李定国实力最强,看似难打,但只要方法对头,凭咱们现在的实力,占领广西,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相对中原来说,广西虽然穷些,但总比黔中要强得多。”“广西的大明靖江王,在桂林开藩两百多年。定南王孔有德,也曾在桂林开藩设府。所以相比黔中来说,广西有极好的藩府基础。”“确立了广西为目标,接下来就是准备条件。而我们到达广西,最大的阻碍,就是李定国。其次就是,我们到了广西之后,要怎么才能稳定下来。怎样克服这两大困难,就要运用方法。在军事政务层面,运用方法就是谋略。而老夫定下的谋略,就只有四个字。”吴三桂迫不及待:“哪四个字,军师快说!”刘玄初捋了捋仓须,弃了芦苇杆,捡了一根枯枝,在地上简单地画出了荆南地图,就着地图,给吴三桂分析:“目前主持撤退的,是黔国公沐天英,负责埋伏的,却是忠贞营李来亨。沐天英的滇军,极善穿山越岭,在西南这种地形条件下,和他们硬碰硬,吃大亏的肯定是咱们。李来亨的忠贞营,早已脱胎换骨,连满蒙八旗都不是对手,更何况是我们?”“对手虽然强大无比,但咱们不和他们接触。咱们一路,跟在他们三十里之后,由他们引导着咱们,进入广西。”“这三十里的距离,沐天英和李来亨,是来不及首尾相顾的。如果咱们真的中了埋伏,有这三十里的距离差,完全有时间,集中全力打开退路,紧急撤退,保存实力。如果他们掉头,咱们就跟。如果他们再打过来,咱们就撤。”“所以军事层面的策略,缓进军,急撤退,就是缓急二字。”沐天英带领的十万雄兵,士卒大多生于滇南,极善山地作战。而吴军的士卒,绝大多数都来自北方,水土不服。湘滨水多,山多,闷热,潮湿。道路艰险湿滑,很多地段,夹生有厚厚的苔藓。在这种环境下,骑兵一旦冲击,摔死、撞死、掉水里淹死、被热浪闷死等等死法,极易发生。所以发动骑兵作战,就相当于自找死路。在打仗方面,吴三桂也不是傻子。衡州撤退过程中,吴三桂曾粗略估计过,滇军的一个士卒,差不多能对付清军三个士卒。因此目前想和滇军决战,吴军几乎是自找死路。至于滇军这个难题,怎么解决,那就是孙可望的问题了。没有滇军支援,暗中的李来亨再强,能一口吞了八万吴军?所以有孙可望在背后捣蛋,一石二鸟,也免得吴军白费力气了。因此目前这个孙可望,还真不能去打,否则不是替人家李定国,解决棘手问题吗?缓进军,急撤退,不和明军硬碰硬,让孙可望和他们玩,吴军就省力多了。所以缓急二字,到时候李定国等人,会相当蛋疼,而吴三桂却可以渔人得利,刘玄初不愧为当代高人。吴三桂暗自庆幸,军师否定了他打孙可望的想法。要不然,自己给别人做了嫁衣,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到了广西,怎样才能坐稳,又是一大难题。想到此,吴三桂迫不及待地问刘玄初:“那另外两个字呢?”“要想坐稳位置,除了过硬的实力之外,还要有名望才行。”刘玄初顿了一顿,继续道:“投降之人,无恶劣行径者,要招抚。作恶多端者,重典伺候。奋力反抗者,处罚的方式,和投降之人一样。所以这获得名望的方法,就是轻重二字。对善者要轻,而对于作恶之人,一定要重。”“而百姓是坐稳位置的基础,种地打粮食,全靠他们。所以对他们,一定要安抚。至于怎么安抚,就牵涉到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这仁嘛……”平西王吴三桂,过的是刀口舔血的生活,对仁义道德不感冒。所以还没等刘玄初说完,吴三桂就来打断:“曹继武那个妖人,治理长沙,还真他娘的有一套,就连谋略超群的督师,也是赞不绝口。咱们就难道,不能用用他的方法?”刘玄初闻言,头摇的像波浪鼓:“我和洪承畴等人,顶多算个高人。而他曹继武,却是个绝人!”“绝人!”吴三桂大吃一惊,这个骇人的词语,他还从来没听过,嘴巴张的比鳄鱼还要大,眼巴巴地等待刘玄初的解释。“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此乃玄门双绝也。能达到这个级别的,就是绝人。”刘玄初无奈感叹道,“绝人的观念,与高人不同。所以绝人的手段,高人是玩不了的。”吴三桂听得稀里糊涂的,不以为然:“妖人曹继武,不就是掂刀杀杀老百姓嘛,这个谁不会?如果三桂想干,一定比他曹继武杀的多。”刘玄初闻言,微微一笑。曹继武的玄机,有时连刘玄初本人,也参不透,更别提他吴三桂了。观念不同,说了也是对牛弹琴。于是刘玄初岔开话题:“咱们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问题,等入了广西,老夫再来跟你说,名望的问题。”平西王对仁义道德,实在是不感兴趣。然而要坐稳位置,可能还真需要那玩意。曹继武他是妖端,妖端本就不是人,所以他的手段,人是学不来的。所以想那么多,全没用,还不如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吴三桂无奈点了点头,咨询道:“以军师之见,我们何时出兵?”“先让八旗那帮龟儿子,探探路再说,咱们不要急。”刘玄初话音刚落,吴三桂吃了一惊:“八旗那帮犊子,怎么可能卖力气?”“征西大将军的名号,难道只是个幌子吗?”征西大将军,乃是当今湖广前线清军,最高指挥官。有了这个名号,八旗军要是不听将令,吴三桂完全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给他来个先斩后奏。真到了那一步,朝廷也只能干瞪眼,而穆马等人,也只是白白赔上一条小命。大将军称号,自清国开国以来,第一次颁给满人以外的人。所以经刘玄初一提醒,吴三桂顿时明白了,大将军的分量。由八旗军去打头阵,即便中了埋伏,吴军也不会有半点损失。而且,作为满清的忠实爪牙,八旗军消耗的越多,朝廷就越得倚仗吴军,他吴三桂也就越安全。经过军师的一通点拨,吴三桂心中透亮,起身对刘玄初,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一旁的众将,等了半天,最终却见吴三桂,翻身上马而去,皆大惑不解。吴应麟赶上一步,一把拉住吴三桂的缰绳,满脸都是疑惑:“父王,军师为什么不走?”“军师雅兴非常,谁也不可去打搅。”吴三桂说完,抢过缰绳,策马而去。吴应麟大叫:“那我们干什么?”吴三桂没有回头,声音远远传来:“回去睡觉。”“睡觉?!”吴应麟满脸全是云山雾罩,众将也全傻愣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