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关中民变(下)(1 / 2)

<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加我微信公众号“猎户星座”可以免费收到手机推送的历史故事哦。)

上次说到卢水胡人盖吴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发动了武装起义,由于拓跋焘一开始并未把盖吴放在眼里,导致进剿的官军被起义军杀得大败,长安镇副将拓跋纥战死。一时间盖吴起义军声威大震,部众居然聚集有十多万人。而盖吴则自封为天台王。

不久,盖吴携大胜之威,兵分三路进取关中:西路盖吴派遣别部统帅白广平攻击新平(陕西彬县),安定地区(甘肃泾川北)诸胡群起相应;中路由盖吴亲自指挥,攻击临晋(陕西大荔县,名吃为红烧肘子,尤以黄河宾馆的最为正宗,香软酥烂,十分好吃);东路盖吴联络由蜀地迁到河东地区(山西永济县,蒲阪)的薛氏豪族的薛永宗响应起义,聚众袭扰山西闻喜,部众也发展到数万之多。三路大军兵锋直指长安,一时间整个关中地区都为之震动。

不过老子有句名言“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说的一点也不假,盖吴起义貌似强大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首先,盖吴起义军首战告捷,人数成几何级数增长,聚众十万,看似声势浩大,其实一个巨大问题马上会摆到盖吴面前--粮草!十万起义军对于粮草的消耗可不是小数字,而义军的构成其实就是原先粮草的提供者—平民,平民都放弃生产而闹革命,必然导致粮食匮乏,于是只能去抢粮,然后被抢的平民也被迫加入“义军”,继续抢其他平民。结果“义军”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一个地区粮食储备不够时,义军只能分兵去“筹粮”,所以盖吴派白广平西去,也可以看作是人数暴增后的无奈之举。

其次,陕北高原土地条件艰苦,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可以作为主食替代品的土豆是在大航海时代的公元17世纪后才由南美洲传入中国,在当时,这个地区是很难支持一支上十万人的大军的补给的,于是盖吴只能来到富饶的关中平原“吃大户”,这无疑使起义军丧失了上一章所说的“地利”,放弃了陕北高原的山地来到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武器简陋的起义军又如何是北魏铁骑的对手?从这一点来说,盖吴的战略眼光比起赫连勃勃就差的太远,当年赫连勃勃就没有急于进取关中,而是不断在山区打游击,蚕食强大的后秦帝国的实力,然后慢慢发展壮大的。

而拓跋焘在吃惊于盖吴势力的迅速扩大之余,当然也看出了对手的破绽所在。于是拓跋焘紧急征调高平镇(宁夏固原县)的敕勒骑兵(高车族骑兵)入卫长安;并命令将军叔孙拔统领并、秦、雍三州的军队屯驻渭河以北,迎战盖吴;同时命令同为河东薛氏子孙的薛拔(其父薛谨曾任北魏河东太守)纠集宗族乡里百姓,在黄河边上建造营垒,切断盖吴和薛永宗的联系(以薛氏子孙对抗薛氏子孙,却也是对症下药);命令殿中尚书拓跋处直率领两万精锐骑兵,讨伐薛永宗,不久,拓跋焘本人秘密来到拓跋处直军营,亲自指挥平灭这场关中民变。

当然,在布置完关中平叛战略后,拓跋焘没有忘记自己的老对手刘义隆。在盖吴起义中,刘义隆可没起什么好作用,居然对盖吴加官进爵,还派使者给盖吴一百二十一个大印,让他随意加封官员,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拓跋焘从国内六个州中遴选两万精锐骑兵,交予永昌王拓跋仁和高凉王拓跋那,分两路劫掠刘宋帝国边境,抢夺边民充实河北。拓跋仁和拓跋那劫掠之余,还给刘宋边境兖州送信一封,诙谐地要求去太湖游玩狩猎。兖州府回信答复到:“你们想来我国参观风土教化,我们会设置旅馆接待,并交由有关部门负责办理,我们还为你们准备了生肉糙米,管饱管够!”北魏和刘宋双方大打嘴仗暂且不提,我们接着把目光转向北魏帝国的西部平叛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