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英国读书是和陆云升商量过才决定要去的,可此次的行程她没有告知。
联系方式没有掐断,只是不再联系,看着对方发的照片,发的文字。陆云升知道对方在他乡的环境下渐渐好转,看着她最近发的一张照片,这是这一年加半年内,发的唯一一张,带有她自己的图片,在阳光下,她站在花园广场上,看着鸽子起飞。
看着她脸上带着的笑容,陆云升一遍一遍的点开,有些想念。
<strong>英国</strong>
一位女士脚步轻快,走下楼梯。楼下有个男人正在和别人阔谈。他是一位诗人,有着好几本已出版的诗集。现在谈到的是他没發表的一首。
从这位女士的步伐可以看出她的热烈,她将手中的东西放到一旁的台子上,和坐在附近的客人打了招呼,说话带有夸张的表演色彩。她转过,高跟鞋踏了两步,俯身搭上另一位客人的肩膀,这位客人背对着他们。女士的语调是温和带有笑意的,声音极具魅力。“不要拘谨。”她抬手指向台子,“刚刚端下来的是一些果汁。”
客人回过神来,她是来自中国的一位客人,还很年轻,头发微卷,浅棕色的发梢跳跃在灯光下,这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人,但她此时却显得有些沉默。那位女士的“拜访”并没有给她带来一些变化,还有些更甚的回避现象,她转了转手中的酒杯,看着裏面的液体涌动,暗色的,通透的,转动时杯子带起一丝亮光。
就像他的眼睛。
这杯酒她没动过。
和屋主人道过别,穿过前院的花园。
骑上自行车,迎着风经过广场,钟声响起,四面的鸽子飞起,扑腾扑腾。将自行车放置在一边,准备在这儿停留,景色是不错的,靠海,有水声。
吴娜看着眼前一片的纯色,有些出神。
最近放下了一直在专研的外国名着,拾起了冯友兰书写的哲思,看完后,感觉到一些通明,再看了宗璞的散文集,更加明了。
只是走散了。
之前收到过云升寄过来的明信片,前面是很好的风景,吴娜记得也是眼前干净的蓝。
后面附这一句话:
他人不能赋予你什么,我也不能,有些东西只有在行走中才能明了。此途中,不能让你一个人。
字俊秀疏朗,宛如他这个人。
将这边的一切都收尾,吴娜知道自己是要回去了,也想回去了。
在上飞机前将航班信息告诉对方,没等到对方的回信,便登机关上了手机。
看着外面的云,看着外面的海,吴娜在航程中没有睡着。
下飞机再次登上这片土地,竟有些近乡情怯,没再往前走,吴娜提着箱子站在原地。
没有看到陆云升。
打开手机,看到他发来的一条短信。
我让陆河来接你。
再仔细的寻找,果然看到了举着牌子的陆河,她和宋跃一起。
走过去,能看到陆河很开心,“我哥有一些事忙不过来,他让我来接你。”
“恩,”和陆河抱了抱,“小河,好久不见。”之前回来没有见到陆河。
随着他们离开,难得的是车上陆河一直在和吴娜聊,问她在英国的情况,然后给她说一些陆云升的情况。
他给自己放了很长一个假,先是在国内旅游,拿着照相机旅行,经过哪个城市,碰到哪些人,会给他们拍照。认识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风景。
这些都是吴娜知道的。
但吴娜所不知道的,是他不只是在国内旅行,他还去了很多国家,他的英语在旅途中练得很好。还能听懂有些地区带口音的英语。
并不只是中国有方言这种东西。
他去了法国,去了爱尔兰,去了……英国,他们曾在异国他乡的时候离得那么近,他身处在她生活的环境中,他来到自己的学校,去了自己照片中所经过的地方,最后在邻海的那个广场待了许久,拍了一张照片,写给她一句话。
陆河跟着吴娜下车,“需要我陪你上去吗?”
“不用了,”吴娜的头发长了,被风吹乱,她将碎发挽在耳后,朝她笑了笑,“我自己上去。”
“钥匙带着了吗?”陆河有些犹豫。
“恩,带着。”
“那你上去了先好好休息,我哥可能还没回来。”
抑制住自己想问他去哪了的想法,“恩。”
知道后自己肯定会忍不住跑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