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成都(1 / 2)

替死者说话 再见萧郎 958 字 4个月前

从08年5月12日那一天起,我就一直想写一篇文字来祭奠这座城市,祭奠我的第二个家乡。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去动笔,该如何去叙说我对成都的爱,今天,当我再次看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蒙难时,我再也无法沉默了。

其实我刚到成都的时候,并不喜欢她。我是北方人,高考的志愿填报让我走进了西南财经大学,但是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我就一直不喜欢成都。其实现在想来,那是一种离家后思乡的情感宣泄,我的潜意识让我对这个承载我四年大学生活的地方反感,因为我对家乡的爱,不允许我爱上其他的城市。

直到大学毕业时,我即将踏上离开学校的汽车,和同学抱在一起痛哭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座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早已成了我心中不可触碰的一块。

成都的天气,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她没有春秋,只有冬夏。往往是脱了棉衣,就要穿上短袖了。因为是湿润的盆地,我刚到成都的时候,老觉得自己洗澡没洗干净——身上总是感觉黏糊糊的。

最大的问题是,成都没有面吃。这对一个从小成长在河南的大肚汉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没有面吃,米饭吃不饱。我大一大二的生活,简直就是非洲难民的写照——在整日的饥饿中挣扎。其实成都也是有面条吃的,但是她那里的面,非常的不好吃,我宁愿选择吃不饱的米饭。

上课的时候,我们总是属于双语教学——某些老师,在课堂开头的时候是普通话,到了下课的时候,就已经是纯正的四川话了。这对一个刚到成都的北方人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于是这些种种,再加上对家乡的思念,我在大学四年都错误的以为,自己十分的讨厌成都,我经常对自己的同学宣称:离开以后,绝对不会对成都有一丝一毫的想念。

可是我错了。

当我抱着大学一起生活了四年的兄弟痛哭时,我就知道自己错了。

我肯定会思念这个该死的地方,思念这片长着榕树的校园;思念这裏火辣辣的串串,还有这些火辣辣的川妹子;我甚至会想念饭菜里吃出青虫的食堂,还有学校门口那个宰人的光华牛肉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习惯了成都满是辣椒的火锅,习惯了成都女孩子的泼辣,习惯了成都男人那种软软的“娘娘腔”,还有女孩子翻着白眼对我说:你好烦哦~!

那是其他地方女孩子所无法学会的,那种长长的,带着鼻音,又带着撒娇的语调,是其他地方的女孩子所无法学会的。哪怕她们可以模仿,但是她们无法像成都女孩子那样,一句话就让你酥到骨头里。

当我离开之后,在无数个夜晚,梦到自己在光华村的街上逛荡时,我知道,我的心,在成都留下了一片,再也找不回来了。

5.12的时候,我刚好在上班,办公室的一个同事是四川人,当QQ跳出地震的新闻时,我那个同事开始拼命地往家里打电话。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这世界是不是要毁掉了。

当时我给还在成都的同学打电话,有两个人接通了,但是他们都说,自己早已经离开了成都。而真正在成都的,我却根本无法联系上。

后来绵阳的一个同学告诉我,她所见到的场面,惨不忍睹。我问她,地震来的时候害不害怕。她说:麻木了,晚上被地震搞得醒来,看着天花板上的电灯乱晃发呆,晃完继续睡觉。我当时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