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编辑
海瑞背纤
海瑞背纤
海瑞背纤
明嘉靖年间,海瑞任淳安县令,不畏权贵。国公张志伯奉旨巡察各省,依仗权势,贪赃枉法,百姓怨恨。海瑞劝农归来,张志伯的亲信差官张彪来至县衙,强索赊银万两,海瑞拒绝,反将张彪棍责逐出。张志伯闻报大怒,至淳安向海责问,海瑞反据理向张算帐,指斥其贪赃枉法,张志伯大窘,临行索要纤夫四百名再作刁难。海瑞因农忙,不愿扰害百姓,就亲自率领衙役背纤,张志伯恐因此引起民愤,狼狈而去。 [40]
海瑞罢官
海瑞罢官
海瑞罢官 [41]
徐阶的第三子徐瑛霸占民田,鱼肉乡里,强占民女赵小兰。小兰母洪阿兰告状,华亭县令王明友受贿,杖毙小兰祖父。应天巡抚海瑞微服出访,路遇洪阿兰,查明真相,判处徐瑛、王明友死罪,饬令退田。徐阶买通太监、权贵,妄图罢免海瑞,推翻定案。海瑞识破奸计,断然处斩二犯,然后交出大印,慨然罢官归里。 [42]
亲属成员编辑
父亲:海翰
母亲:谢氏
妻子:许氏、藩氏、王氏
妾:韩氏、邱氏
儿子:海中砥(早夭)、海中亮(早夭)
女儿:三人,名不详(早夭)
海南海氏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第九代
第十代
海逊之(广州卫武职官)
海答儿(洪武十六年入海南,海南海氏始祖)
海福
海宽(举人,福建松溪县知县)
海深
海浩
海泌
海瀹
海潮
海浴
海沂
海瀚(廪生)
海瑞
海中砥海中亮
海宁
海方
海澄(成化十一年进士,四川道监察御史)
海汉
海潣
海鹏(举人,梧州同知)
海迈(处州推官)
海廷芳(海迈孙康熙8年举人)
海澜
海涣
海宇(乏嗣)
海信(乏嗣)
个人作品编辑
文章
《治安疏》是海瑞写给明世宗朱厚熜的一篇奏疏。在这篇奏疏中,海瑞大胆揭发官场的弊端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同时提出改革意见,希望统治者能够采纳。 [21]
除《治安疏》外,海瑞还有若干奏议、书信等作品。其文集,有《海忠介公全集》 [43] 等。
书法
海瑞《奉别帖》
海瑞《奉别帖》
史载,海瑞书法,“楷、行皆佳,笔力精绝,功力深厚,静逸而无妩媚之态”。清末康有为在其著作《广艺舟双揖》中曾评价海瑞的书法说:“其笔法奇矫且可观。”
从海瑞现存的书法作品来看,以行草书为最出色,笔力矫健,结体奇崛,极见功力。而他的小楷,亦规整可观,有古拙之气。小楷作品《奉别帖》是其代表作。
族属争议编辑
海忠介公像
海忠介公像
《明史》中说海瑞是琼山人,但没有具体民族记载。于是,关于海瑞是什么族的问题有三种说法:一是回族说 [44-46] ;二是回族血统汉化说;三是汉族说。
一、回族说
19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海瑞》书中考证说:海姓在中国古代汉族中极为罕见,仅唐代有一海鹏,而根据海答儿这个姓名,属回族的可能性很大,波斯十四世纪有一地区长官,即名海答儿,元代也有好几个海答儿,都是回族。因此,一般认为海瑞是回族人。 [5]
对海瑞族属最新的介绍,有2000年6月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编印的《南京回族伊斯兰教史稿》,此书由伍贻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副会长)主编。
另外,光明日报于1959年11月26日曾有一专文,题目是《海瑞是否回族》,作者佩之。文中说:“明代政治家海瑞,据说出于回族。 [47] 海口市人民政府网介绍海瑞是回族 [46]
二、回族血统汉化说
《粤东正气海瑞》一书说:如果说海瑞的祖先海答儿为回族人,海瑞本人则是回汉血统通婚的后裔。 [48-49]
三、汉族说
这类说法主要根据:《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来推断。
后世纪念编辑
海瑞墓
海瑞墓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为一长方形陵园,四周为石砌围墙。始建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的。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海瑞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瑞祠
海瑞祠,位于浙江千岛湖龙山岛。于1985年初破土动工,1986年夏落成竣工。为厅院合一式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625平方米。 [50]
史书记载编辑
《明史·海瑞传》 [19]
《国朝典故》卷三十八 [51-52]
艺术形象编辑
曲艺形象
关于海瑞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