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通天霸天干西 ”查找最新章节!
常言道:“饭桌见人品”,一日三餐,看似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往往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本质,平常普通的吃饭之举,也能从中看出一个人一生的富贵贫贱,福报几何。
正如蔡澜先生的新作《碗净福至》,里面说:对生命心怀敬畏,对食物心怀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态,从容而优雅的走完这一生。
吃是一门大学问,用什么样的心态和姿势去面对食物,都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积累了福报。碗净福至,我们的碗里,藏着我们一生的福报。
图片
壹
壹
对食物缺乏敬畏心,终将会得到惩罚
《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告诫子孙的第十大善行就是“爱物惜命”。
世间人人都会珍惜贵的东西,因为贵的东西比较难得,比如金银珠宝,就特别珍惜。浪费便宜的东西,比如说:粮食和水,因为这些东西容易得到,所以会浪费。
其实我们不知道的是,浪费自然界的东西,是最损福报的。我们要感恩自然界赐予我们的粮食、水和其他资源。
明朝的张义方,富甲一方,家里有良田万顷,每年收到佃农的租粮,实在多得不得了,放在仓库里堆积如山,长时间不吃就腐烂了。他就命人把腐烂的五谷扫除丢弃,甚至还拿芝麻来喂猪,绿豆来喂牛羊牲畜。
有的人劝他用这些吃不了的粮食出来救济穷人,他都不肯,后来正德六年黄河决堤,洪水把张义方的田席卷之后,都变成了河流。一夜之间,张义方倾家荡产,金银财宝、良田万顷都化作乌有,最后他们一家人都只能饿死了。
人类要对食物有敬畏。五谷杂粮、水,都是自然产生的,要有敬畏之心。
人来到世界上,吃多少都是由福报决定的。无论是百万富翁,还是乞丐。只要命中带着吃的,都不会饿死。要是命中福报损耗了,有钱也可能会饿死。上天最看不过的,就是人糟蹋和浪费粮食,你今天浪费种下恶因,之后就会承担果报。
图片
贰
壹
你怎样对待食物,别人就怎样对待你
一个人对待食物的态度,能反映出他的性情,反映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林清玄在描写一篇有关食物的文章中说道:
人总是选着自己的喜好,这喜好往往与自己的性格和本质十分接近,所以从一个人的食物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也喜欢在饭桌上看人品,从而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或员工。
我们的人品体现在点滴小事之间,不要在餐桌上泄露了自己的人品;精神的养成,也尽在这一碗一筷之间!
图片
叁
壹
对饮食的耐心,即是对生活的热忱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随着现代人生活越来越忙碌,我们越来越忽略了在家吃饭的事情,大多数情况下,快餐、外卖就能解决一天的温饱。家里厨房也变得越来越冷清,家人之间的感情也随之渐渐生疏。现在离婚率如此之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感受不到家的温度。
下厨到底和日常家庭生活有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家人一起逛街买菜,回来洗洗切切,一起在煤气灶上忙活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家里的油盐酱醋在指尖挥洒,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最近频频爆出明星的婚变消息,可能原因也少不了这一点。浮华的社会让我们的内心也变得浮躁,每天出席于各种华丽的宴席,食物只是陪衬,我们越来越缺少对食物的尊重。
你为爱的人精心准备一餐可口的饭菜,是多少华美盛宴都比不上的。做饭的时候温情满满的,这生活也温情满满。谁家里热气腾腾,谁家的日子一定不孤单。
炊烟袅袅,人间自古和吃有关,一餐一饭,一筷一碗,吃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与天地结缘。
正是这样,我们的碗里,藏着我们这一生的福报!
为什么东西越少越好?
“拥有物品”,其实是一件很消耗能量的事情。
东西越多,我们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打个比方吧。假设你有50件衣服。
为了买这些衣服,你要看杂志了解流行趋势,逛街货比三家。然后你还得提着硕大的购物袋,把这些衣服拎回家。
衣服脏了,你就得把它们洗干净,烫平整。要是衣服上有污渍,你还得把它们送去干洗店。纽扣掉了,就要拿出针线包来把扣子缝上……
“拥有物品”,就等于“将能量耗费在物品上”,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罢了。
图片
可你要是只有20件衣服呢?那你耗费在衣服上的能量自然就少了一半。
购买剪裁好、容易打理的好衣服,就能进一步节省能量了。
我们应该购买适合自己的衣服。如果在买的时候就考虑好了搭配方法,那么早上出门前选衣服的时候也不会犹豫不决了。
只要你愿意调整,就能把之前浪费在无谓事物上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
我们可以想办法缩短纠结着装的时间,在出门前仔细检查东西是不是带全了。或是把花在衣服上的钱用在兴趣爱好上,对自己进行投资。
要是房间里堆满了平时不太穿的衣服,那就好好收拾一下,把空间变得更舒适。
下面我将从1时间、2空间、3金钱、4心态这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东西越少越好”。
01
时间:增加让自己高兴的时间
“如何使用时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因为每一个人能使用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东西越少,就越容易高效使用宝贵的时间。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和资料,乱七八糟的,那你肯定要花很多时间去整理,对不对?
将文件分门别类整理好,从文件堆里找出需要用的文件,大扫除的时候把文件搬来搬去……这些动作都相当费时。
要我说啊,没有比“找东西”更费时费力的事情了。
我们完全可以把大多数资料存在电脑里,把用过的纸质文件处理掉,或是存放在固定的地方。
如此一来,就能大幅缩短花在“找东西”上的时间了。
换言之,减少多余的东西,能有效节约耗费在“购买”“存放”“移动”“清扫”“寻找”“处理”等动作上的时间。
你可以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也可以用这些时间来享受生活、搞搞兴趣爱好、挑战新事物……
哪怕什么都不干,让自己放松放松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时间宽裕了,人就会变得从容。
只有让时间宽裕起来,我们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更精彩、更充实。这是堆积成山的物品所无法实现的。
人生精彩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拥有多少让自己愉悦的时间”。
为了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口上,让我们从“减少身边的物品”做起吧。
02
空间:东西太多的空间会消耗人的能量
房间简洁了,才有精力梳理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的生活空间本该是我们的心灵港湾,为我们补充能量。
干净整洁、没有太多杂物的空间,能让心情变得更平和,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不会被多余的东西弄得头晕目眩,可以把能量尽情使用在真正必要的地方。
可要是家里堆满了东西,乱得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呢?
忙碌了一天,推开家门一看……无论坐哪儿都觉得不舒服,整个人比上班的时候更累。地上要是乱七八糟的,你一定也会把手提包随手丢在地上的。
“算了,就这样吧……”这种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会让你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拖延症越严重,房间里就越乱,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东西太多的空间,会消耗我们的能量。
而且,“空间”可以跟“金钱”画等号。
要是不经常收拾,家里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杂物最占地方,没地方放了,就得买新的橱柜把它们装起来。如果你住的是三室一厅,说不定还要专门分出一个房间来当“储物室”。实在堆不下了,就只能搬去更大的房子住。
可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东西”开辟新的空间——把多余的东西处理掉就行了。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不过凤毛麟角。
空间也好,房间也罢,都是你花钱买的,或是每月用房租换的。
家里的东西越少,需要的面积就越小,不用出太高的房租也能找到合适的房子。
屋里有足够的空间,就能放上一个小花瓶,插上一枝花养养眼,或是邀请三五好友来家里开个派对。总之,我们可以发挥创意,巧妙利用节省出来的空间,让自己生活得更惬意。
03
金钱:是孕育出新价值的能量
“拥有很多东西”,就意味着“要花很多钱”。
大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花钱买回来的这些东西,真的值吗?
在商场打折的时候一下子买了好几件衣服,事后一试才发现“好像不太合适”,最终被打入冷宫;被天花乱坠的广告所吸引,买了很多功能相同的化妆品;明明已经有某款饰品了,却完全不记得自己买过了,又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回家……想必有这种经历的人不在少数。
“我怎么会买这种东西啊!”——小小的“挥霍”积少成多,积蓄自然就少了。
上班用的包,买稍微贵一点的也没关系。因为你每天都会用到这个包,当然得买一个用得顺手,质量也过硬的。可是登山包呢?你又不是天天去爬山,何必在这个东西上花好几千块呢?
使用频率比较低的东西或是临时性的东西完全可以向亲朋好友借,买二手货也行,租一个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