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山三丰祖师自画像石刻
该诗可分三部分来理解:一是,其向读者们透露了三丰祖师大元遗老的身份及当年的家室情况。祖师道破了当初辞去官位,告别家乡亡亲、妻儿,踏上四方求道,不畏艰辛的经历。此举也正好印证了修道乃“大丈夫”之事业,实非常人所能为的志向。一旦选择走修道之路,必然要舍世间难舍之情。
二是,祖师感叹年华易逝,人生无常,故而决心立定脚跟,一心向道,矢志不移。每个修道者都希望能够遇见明师,得闻妙钥真法,成就真我。三丰祖师也不例外,当他经过多年求道、悟道后,终于在其67岁时,在终南山得遇火龙真人传予其金丹真法,其心中的感慨和兴奋不言而喻。
三是,当祖师遇到火龙真人时,真人知道他内丹已成,而赐授他外丹的功法要领。这说明若想修道有所成就,自己在得遇明师之前就应积极积累修道的“资粮”,这也是得遇明师点化,成就法身前的必备功德基础——如邱祖龙门七载,达摩九年面壁的独自苦修终是免不了的。
总的来说,《上天梯》的核心思想是祖师陈述幸遇火龙真人,如何经历“内丹成,外丹就”的了命修为。了命后的十月怀胎是成就法身(即金液大还丹),再到饮刀圭的脱胎神化,完成移胎换鼎的顿悟以至于“身外有身”这一道家金丹性命双修,超凡入圣的过程。
注:以上选摘内容、图片选自《三丰全集》及百科。上述部分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注:
1“大元飘远客”。史载,三丰先生约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道士出家修行称作“客”,是出家的一种谦称;
2“拂拂髯如戟”。史载,三丰先生的相貌是“丰神奇异,龟形鹤背,大耳圆睛”。拂拂,胡须茂盛样。说明祖师是一个两腮长有浓密而茂盛,如戟般胡须的美髯公,真有仙风道骨风范;
3“锡”通“赐”,意恩赐;
4丱角儿,指儿子尚且年幼,还扎着小辫子;
5“知我内丹成,不讲筑基业,赐我外丹功,可怜谆告切。”是《上天梯》中关于内丹学的核心内容。火龙恩师将炼金丹的秘钥都恳挚地传授给三丰祖师;
6“炼己忘世情,采药按时节”一句,是讲的修命阶段的应物之心的修炼;
7“先天无斤两,火候无爻策,只将老嫩分,但把文武别,纯以真意求,刀圭难缕晰。”是关于内丹成就过程中的文火温养之功。前期修命是武火,后期转入修性文火温养。
8“十月抱元胎,九年加面壁,换鼎复生孙,骑龙起霹雳,天地坏有时,仙翁寿无极。”是《上天梯》讲解最终了性工夫的,这是内丹学修性阶段,也即《悟真篇》所指的“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生死作用”的阶段。(记住全网小说更新最快的枣子读书:www.zhaozh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