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src="https://img.zhaozhi.us/pc/pc.js?v=202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通天霸天干西 ”查找最新章节!
有句老话叫“升米恩,斗米仇”。
道理很简单,假设路边有个乞丐,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你给了他一升米,这一升米足够救命,你就是他的大恩人;可要是你看着路边乞丐可怜,每天施舍他一升米,时间久了乞丐就会习以为常,觉得你救他、帮他都是理所当然。
他甚至会想:这人为什么只知道送米,我还需要衣服、我还需要房子、我还需要钱……一旦你不再送米给他,他就会心生怨怼,甚至跟你反目成仇。
从古到今有很多这样的人:你帮他百次不记恩,一次不帮就记恨。这就是人性。
图片
古代有两户人家,一穷一富。正巧碰上了旱灾,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穷人到富人家感谢,富的一家又送了一斗米。
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家人反而抱怨:“一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还不够明年地里的种子。为什么不多送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不是好人!”
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反而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升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可你要给了他一斗米,他就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斗米,就能给我更多,你要不给我,那你就成为我的仇人了。
图片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讲的是协助刘邦打天下的韩信。韩信年轻时不仅家贫,还品行不端,没本事做官、经商又不得法,一事无成,只好寄居在别人家里吃闲饭,走到哪都不招人待见。
当地有位亭长见韩信孤苦,对他很是照顾,许他来家中一同用饭,于是韩信就经常去亭长家蹭饭。时间久了,亭长的妻子很不乐意,某天她故意提前做好饭菜,早早招呼自家人把饭吃完,就连锅碗瓢盆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粮食也没给韩信留。当韩信按照往常的时间来到亭长家时,等待他的就只有一张空空如也的饭桌。韩信一怒之下扭头就走,从此再也没去过亭长家。
离开亭长家,韩信找不到饭吃,不得不去河边钓鱼来填饱肚子。韩信在钓鱼的地方遇到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常年生活在河边,以替人漂洗衣服为生。她十分同情韩信的遭遇,便舍给他一餐饭吃。
后来韩信替汉朝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回想起从前这位老婆婆的一饭之恩,便命从人送她一千两黄金作为回报。但对照顾他数月之久的亭长一家,却只给了一百文钱,还说:“你做好事有始无终,不过是个小人罢了。”
图片
俗话说“帮难不帮懒,救急不救穷”。需知好事该做,但也要做得有分寸。欲望就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人心就像无底洞,付出再多,也填不平。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你对人家掏心掏肺,人家却埋怨你为他做的还不够多。
曾经吃过的亏,就算了;过去上过的当,就罢了。
更重要的,别忘了也问问自己:是不是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好意,就忘记了人家施米的恩情?
《三国演义》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对于曹操我们更是再熟悉不过。
他的经典名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后人诟病,“奸雄”这一标签,他是无论如何也撕不下来了。
除此之外,与曹操同时期的许劭曾当面评价曹操为: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有人认为,或许这才是对曹操最公正的评价。
世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跟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
如果将奸雄的标签从曹操身上撕下,他还具有另外许多让人欣赏的一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向曹操学习做事。
图片
01
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众所周知,曹操与汉献帝在仪式上已经没什么两样,就差一个"皇帝“的名号。
当然,曹操也不会称帝,因为他太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当时的皇帝只是曹操的“牵线木偶”,而各种实际的好处曹操可是一样都不落下。
比如上下安插自己的人,把曹家的女儿嫁给皇帝,用皇帝的命令把其他诸侯赶走,扩大自己的领地。
要知道,“枪打出头鸟”,多少仁人义士被暗地里的手段,一辈子有委屈难伸张。
曹操这辈子没称帝,说了那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他真正实现了,做人低调隐忍,摆正位置,有了大出息。
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得无比英勇。
赤壁之战,曹操输了也一笑置之。
被刘备打汉中时,也轻松地走了。
还有荥阳之战,勇敢打董卓,输了还骂了个爽。
由此可见,曹操是一个能屈能伸,善于适应,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之人。
图片
02
才华横溢,敢想敢干成就霸业
曹操的文学造诣非常深,刘备和孙权与他相比只能是莽夫。
曹操精通诗赋歌词,是建安风骨的文坛领袖。
《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都是流芳百世的佳作。
另外曹操还精通音乐和围棋之术,堪称才华横溢。
曹操的人才管理哲学,堪称典范。
视频:曹操4分钟演讲,告诉你如何成就霸业。
03
好色却重情的曹操
曹操好色,人尽皆知,想娶哪个就娶哪个,想睡别人的寡妇就睡别人的寡妇。
其实,他还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结发夫妻丁夫人弃他而去,他念念不忘;
卞夫人出身歌姬,曹操却不计前嫌,与她相濡以沫,并封其为王后。
出宛城偶遇张绣的婶娘邹氏,曹操为战乱给女人造成的伤害而落泪。
尹夫人和杜夫人都曾是他人之妻,被曹操纳为侧室后,曹操不仅对二人宠爱有加,还将他们的孩子视如己出,抚养成人。
曹操干的最让人佩服的事情,就是将蔡文姬从匈奴人那里重金赎出。
可以说曹操对女人的重情,比视女人为衣服的刘备强百倍。
图片
04
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曹操打仗打得好,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在战争之中,能够巧用计谋,突破常规,出其不意。
为了打胜仗,遵循“兵不厌诈”这一条,是无可厚非的。
因为世人皆称曹操为“奸雄”,因此曹操在打仗中所用的计谋,皆贴上了“奸诈”的标签,而忽略了战争本身的计谋。
但是,看汉末那一段历史,你会发现,比曹操坏的人大有人在。
只不过曹操的“奸”太出名,以致于他的军事才能和谋略智慧被世人带有色眼镜过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