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海燕(1 / 1)

透视兵王在山村 卫斯 1026 字 2022-12-11

不远处,初二三班的教室里。语文老师姜文艳正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上课。这一节课,讲的是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先生的作品《海燕》。天下了这么大的雨,即便是她,也是骑着车子,冒雨而来。看着教室里做了三分之二的学生,姜文艳心中还是十分欣慰的。“同学们,这篇课文,虽然通篇都在描写暴风雨前的海燕,但却隐喻了很多事情。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写在……”姜文艳给孩子们介绍着文章书写的背景。窗外暴雨如注,窗内书声琅琅。海燕是一片朗诵文章中的景点,翻译过来的华夏版本,更是充满着激情澎湃的节奏和神奇的韵律,让人为之精神振奋。很快,姜文艳便让人站起来朗诵这片佳作。“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一位女同学站起来,挺胸抬头的朗诵着。“小娟,你停一下!”然而,她仅仅念了一段,便被老师叫停。姜文艳环视教室,学生们虽然有不少在认真听讲,但也有不少人,时不时看着窗外的暴雨发呆。她也知道,今天学校还发生了一件怪异的事情。龙泉镇的王铁柱,竟然带着一帮足球队的队员们,千里迢迢冒雨跑步来到了乡一中,在这样的暴雨中,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训练的。姜文艳眨了眨眼睛,心中顿时来了注意。她笑道,“因为年代的关系,大家可能感受不到这种革命者一往无前的精神,也感受不到那种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向前的难度。所以,大家的朗诵,多少没有那种精气神!”说到这,姜文艳轻咳一声,“不过,我们学校现在就有一群海燕,他们正在暴雨中高傲的飞翔。现在,大家拿着雨山,跟我去外面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海燕!”这话一落,满堂哗然。足球队的队员们来乡一中训练的事情,此时自然全校皆知,很多学生们之所以看窗外的雨,也是很好奇,在这样的暴雨中,那些队员们会如何训练。此时听闻语文老师这么说,自然明白,老师是让他们去观看足球队呢!“他们不会走了吧?”“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怎么训练的!”“大家注意秩序!”交头接耳议论间,班长已经率先拿着雨伞,组织学生走出了教室。牛家堡乡一中的教学楼,还是之前建造的那种四楼教室。在每一层的外面,都有长约一米的露天走廊,而初二三班的教室位置,恰好位于北面教室和东面教室的交界处,这里的走廊空间很大,是每一层楼阶梯的连接处。学生们只要走到这里,朝着不远处观看,便能看到操场上发生的事情。“我的天,他们竟然还在训练!”“疯了,什么都不穿,就在雨中这么奔跑!”“你们快看,操场都成水泥场了!”“哇,他们奔跑的速度好快!”“简直太帅了!”当学生们走到这里,看着正在操场上,如同野兽一般,在操场上来回狂奔传球的队员们时,不由得惊叹出声。着实是太震撼了。这暴雨就跟天漏了似得,一直下个不停,就连教室旁的排水系统都几乎瘫痪,而一些没有铺砖的土地上,更是被雨水冲刷成了一个水坑。在这样的暴雨中,王铁柱和他们的队员们,竟然还在训练,而且一个个无比认真,就如同战士一般,向前向前,再向前!饶是姜文艳心中已经做好了准备,可看着操场中那些铮铮铁骨,也不由得芳心一颤。这些人,也太拼了吧。随即,她有些庆幸。她庆幸让孩子们看到了这一幕。有时候,事实才是最好的老师。她相信,这一节课,将会给初二三班的学生们,带来巨大的影响。足球队展现出的毅力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将让这些孩子们受益终身,一辈子都难以忘记!“有谁提前将海燕背会了?现在你们可以背诵一下!”看着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姜文艳嘴角露出笑容。海燕是初中生必备课文,很多学霸都会提前将其背会,面对此时此景,若不好好背诵一番,当真是大煞风景。“我会背,老师,我再来一次!”那叫小娟的姑娘,此时也备受震撼。暴雨就在咫尺,同样是暴雨,他们却如同花朵儿一般被搬到了室内,而这些大哥哥们,竟然视若无睹,在暴雨的袭击中一路狂奔。她虽然提前将海燕背会,虽然也理解那标准答案似得精神要旨,但直到看到眼前一幕,她才真正领悟到了海燕文章中的那些东西。“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在暴雨中,看着操场上的一只只海燕,小娟同学重新朗诵起来。声音嘹亮,器宇轩昂。那种之前没有的勇气,没有的精气神,此时终于被激荡了出来,透过雨幕,在整个校园里激荡起来。其他的同学,仿佛也受到了气氛的感染,有提前背会课文的,迅速的跟着小娟一起朗诵,而那些不会背的学生们,连忙折回教室,拿出自己的课本,也跟着朗诵起来。“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的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高叫!”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学生们,跟随到朗诵的队伍中来。他们直接扔掉手中的雨伞,任由暴雨击打在自己的身上,淋湿了手中的课本。他们目光坚毅的看着操场上那些飞舞的海燕,口中的一字一句,仿佛都在赞美,在见证一个伟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