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昂·卡布拉尔听了我的话,眼睛一下子亮了。
对于信长,在日的葡萄牙商馆和教会不可能不知道,而我这番话中,隐隐透露着一些消息:信长很可能在近期推翻足利将军家,取代幕府的地位。
这几乎是一定的事情。从去年年末开始,以武田信玄讨伐信长为契机,足利-织田联合政权已经破裂,畿内原本处于两家共同支配下的各大名、豪族纷纷重新站队,分成织田与足利两大阵营。不久前足利家虽然屈服,但是由于织田家军力疲敝,亲足利的大名和豪族都还没有受到讨伐,这肯定是不行的,两方都知道这一点。所以一旦织田家休整完毕,肯定就是决战之期。
关于这件事,织田家内部的诸重臣都有所觉悟,相关的人还得到了明确的命令。我离开岐阜时,受命攻略摄津的池田、中川、高山三家;琵琶湖沿岸的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正受命在湖中打造战船,方便从靠近美浓的佐和山城向京都和北近江一带调拨兵力及物资;塙直政受命以多闻山城为据点,统合大和国方面,负责河内国方向;明智光秀以新筑的坂本城为据点,调略丹波国以波多野家为首的豪族;横山城的羽良秀吉,也得到了明确的命令,随时准备作为先阵攻略已经日薄西山的浅井家。
诸人的任务中,我所负责的摄津国,看上去似乎是最为繁重的。但是我知道,一旦到了洗牌的日子,擅长浑水摸鱼的荒木村重很快就会跳出来,趁机放逐刚从义昭将军手中得到摄津守护职的主君池田知正,然后以平乱的名义吞并中川、高山两家。这是他习用的伎俩,之前的池田胜正、伊丹亲兴、和田惟正、茨木重朝、和田惟长都是这么被他打倒的,而中川家和高山家,就分别继承的是茨木家、和田家的主体地盘和势力。
所以我打算在荒木村重吞并中川、高山两家之前,就以织田家的名义给予这两家保护,以此限制荒木村重的势力,并扶持中川清秀和高山友照父子制约荒木村重。
相比起来,我对目前的造船事宜更加关心。这关系着中日之间的贸易,对我的势力和大明的国势都是非常重要的。
说对我的势力重要,这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对明贸易的利润极大,在室町时代初期,正是为了获得正式的勘合贸易地位,足利义满才会向大明臣服,而他也因此获取了大量财富,成为足利家历代最有权势的将军;他的儿子足利义持不愿称臣,断绝了贸易,于是足利家势力也渐渐萎缩,直到足利义教将军时重新复活,以此资本肆意凌|辱各家大名(最后自个被干掉);应仁之乱后,管领细川家把持了政权,以堺町为据点展开对明贸易,因此带来了堺町的百年繁荣,细川家也保持了数十年的繁盛(如果不是内乱……)。
同样因为对明贸易而繁盛的,还有九州的大内家。大内家原本以对朝贸易为主(大内家自称朝鲜百济王之后裔),但是看到足利义满从大明获得了巨大利润,于是仰仗地利之便,以博多为据点和大明交通,抢占中枢的贸易份额。虽然足利义满因此而讨伐大内家,并且在1399年的“应永之乱”中干掉了大内义弘,大内家却依然故我,并且一直保持着九州甚至西国第一大名的地位。直到陶隆房干掉大内义隆,扶持大内晴英(大友义镇的弟弟),明廷以晴英非大内家正统为由,断绝了两家的勘合贸易,大内家才衰落下去(当然内乱本身也是原因之一),最终被毛利家灭亡。
到了现在,日明间的贸易主要被葡萄牙商人把持,而日本国内则因为大内正统和细川宗家相继灭亡,再也没有大名拥有勘合贸易资格,取而代之的是和江南民间的走私贸易。其中,最大的走私者就是九州的大友家。他们目前控制的博多港,是日本对明贸易的第一大港口。通过这个港口,他们向大明输出大量白银和部分原铜,进口大量生丝和永乐钱,以此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一度控制九州三分之二的地盘。
而我突然兴起建造远洋贸易船的心思,也正是看见了大友简妮特之后。因为她,我想起了目前主导九州对明贸易的大友家,也想起了信长覆灭足利幕府后,日本与大明之间未来的贸易事务。
我的打算,是首先跟随大友家进行几趟走私贸易(知道为什么第一艘船叫做简妮特公主号了么?),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远洋航线;待信长覆灭幕府之后,就以他的名义向大明朝贡,拿到勘合贸易的资格。
至于说这件事关系到大明的国势,也并非夸大其词。这要从明朝独特的货币本位制度说起,由于朱元璋废除了铜钱的流通,所以明朝是以大明宝钞为本位货币的。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完整的货币储备金理论,所以纸币渐渐开始贬值,终于转变为银本位制度。而明朝自己的产银量极少,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开矿采银的百余年间,白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两左右,根据《明史·食货志·坑治》的记载,给事中程绍工、杨应文言:“嘉靖二十五年七月命采矿,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员四十余,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约费三万余金,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所以,大明所流通的白银,基本依靠对外贸易。
前期的时候,由于生丝贸易的巨大顺差,日本和美洲的白银供应充足,大明能够获得足够的本位货币用于流通,国内经济一直保持着繁盛态势。但是到了1634年,因为欧洲爆发贸易危机,当时的世界贸易霸主西班牙限制了美洲的白银输出,几年后作为中转的马尼拉发生排华事件,大量华商被抢劫和杀死,基本断绝了美洲-菲律宾-中国这一条商道;到了1640年,日本德川幕府正式锁国,断绝与澳门的贸易往来;次年马六甲海峡被荷兰人控制,断绝了葡萄牙的果阿-澳门商道。这三件事导致大明的对外贸易骤减,因此而引起了两大困境:一是江南的丝绸业受到巨大打击,国家财赋“取诸东南,用之西北”的传统套路陷于崩溃,没有足够的饷银应付西部闯贼和北部建奴的挑战;二是因为白银流入骤减,流通的白银严重不足(富绅都不喜大明宝钞,大量白银被窖藏),通货紧缩(崇祯时代十年间银价暴涨五倍),不得不滥发大明宝钞应急,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面对这内政上的两大困境,以及西、北两方军事上的挑战,崇祯帝无力应付,于是明朝终于灭亡。
或许,有了我的支持,大明能够部分的避免这一厄运吧?如果我能主导中枢事务,就绝不会闭关锁国,至少日本的白银供应量可以保证。强大到一定程度的话,还可以南下马尼拉(菲律宾),参与西班牙的美洲-马尼拉-中国商道,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只要撑过十七世纪中期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对于大明是内治和外贸的双重衰退),在欧洲的西班牙被荷兰和英国取代地位时,也许大明能够梳理国内治安,抗住北方野蛮人的入侵。如果说,荷兰和英国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是商业和殖民方式竞争上的胜利,是一种进步的话,那么东方的事情就完全是文明的倒退,是一场彻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