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态势之争(上)(2 / 2)

土佐之梦 周元祀 2083 字 4个月前

先前在骏河前线时,德川家康亲眼见到敕封井伊宣直为骏河守的情形,再结合我早前的消极支援态度,明白我不会允许他领有三河、远江、骏河三国,更不会允许他进一步扩大势力。因此,他选择了支持羽良家,因而得以担任秀吉在东海道方面的总大将,与北陆方面总大将羽良秀长併为秀吉的两翼。到了现在,两方面皆是厉兵秣马,准备和本家一决胜负。

很显然,形势已经毫无转圜的余地了,先前的南河内之战,以及濑户内海战,等于是将两方推到了决斗场中,所有的谈判、所有的权衡都已经失去了意义,只剩下一场决战而已。而这场决战,显然就将决定天下的归属。

秀吉甚至曾经向朝廷进言,希望宣布本家为朝敌,以此打击本家的信望。可惜我名声向来极佳,对朝廷和公家十分慷慨,又担任着源氏长者和正二位权大纳言,修缮过皇居御所,重建过相国寺和大半个上京区……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是朝敌的,朝廷和公家有极为充足的理由和动机拒绝这个要求。

等到穗井田家降伏,秀景前往备中国主持,秀吉终于忍不住了。他尽起播磨、但马、丹波、摄津、山城五国军势,以率领北近江众、南近江众的景秀为先阵,又召集北陆道、东海道军团前来畿内助战,准备趁着秀景不在的机会,先将泉州城这个钉在畿内的大钉子清除,然后放心的和本家进行决战。

秀兴向来负责内政,对于军务并不擅长,尽管有众位家老辅佐,却难以对付久经战事的景秀,一连丢掉了好几个城呰。好在泉州城极为坚固,比昔日的石山本愿寺有过之而无不及,海上还有伏波分舰队的支援,羽良家一时也拿此城毫无办法。

在这个时代,要攻略这样的城池,方法实在不多,最有效的就是断水断粮、打击士气、策反守将这几种,而这正是秀吉的长项。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云集重兵,想着先拿这座城来开刀。只不过,泉州城背靠大海,有水军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援,补给和士气都毫无问题;策反守将的话,有亲缘的浅野长政已经被调离,城中几乎没有人具有织田家背景,主持的都是水谷、清井、立山等原香宗我部家一门的同族谱代众。他们经历过前些年的衰颓,一度被外来的长宗我部家压制得无法翻身,难得宗家的嫡脉如今这么兴旺,自然是忠心耿耿的倾力追随,秀吉想调略这些谱代同族,很显然要踢到铁板上。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泉州城的攻略依然进行着,而我也终于等来了毛利家的使者。

使者居然是小早川隆景本人。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听到他的通名,我忍不住仔细的打量着他,他身穿朴素的蓝色松纹礼服,头戴乌帽,脸色很有些心力交瘁似的黯黄,但是精神尚佳,态度更是非常的沉着,目光也十分沉静,大致符合我设想中的形象。

我向他点了点头:“没想到居然是中务殿下亲来……中务殿下的大名,我是闻名久矣,今日得见,足感欣慰。”

“在下此来,是代表着本家的诚意,”小早川隆景不卑不亢的欠身道,“关于上川殿下的事情,本家也非常遗憾。然而,战阵之上,什么都可能发生,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倒是太常公的那番报复,实在有失仁者之风,于太常公的名望亦是极为不利的。”

“我现在已经隐居,名望什么的,不过是天边浮云而已!”我的语气很是唏嘘,同时也带上了一丝威胁,“爱子身亡,无论是从个人感情还是本家的尊严考虑,我都必须有所动作……这些事情,信景可能不方便做,也做不出来,就只好由我替他做了,也算是发挥余热吧!”

“原来如此,”小早川隆景点了点头,突然转变了话题,“那么,关于本家和贵方联合护衞着的上川殿下遗体,太常公准备如何安排呢?如今时值炎夏,地气正盛,若是需要迁葬,恐怕要抓紧时间才行。”

这个人,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忍不住捏紧了拳头,估计脸色也变得异常难看。景重之死,小夏失常,是我此生最大的痛处,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天,可是一回忆起景重的音容笑貌,我依然无法释怀。至于他的遗体,恐怕是草草埋下的,如今早已面目全非了吧……一想到这,我就忍不住感到心痛和心寒,甚至根本没有办法去面对,也就迟迟没有作出迁葬的决定。

如今听小早川隆景这么说,再想到小夏的情况,我总算能下定决心了。

“人说入土为安,就在当地安葬了吧!”我尽量平复了心情,“土佐这边,我会令人为他建造灵塚和供养塔,倒是不必劳贵方费事。”

想到景重居然要埋骨异乡,我忍不住又是一阵黯然。可是,武家之人,本来就是这样的。当年声威赫赫的今川治部大辅,遗体和首级都葬在桶狭间附近;而击败他的织田太政公,甚至干脆就尸骨无存,只能以木雕替代。

为免死者不安,生者不忍,就不要再折腾什么……这样想着,我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明白了,本家一定切实配合,”小早川隆景仔细看了我几眼,也发出一声长叹,低低的伏下了身躯,“那么,现在就请太常公宣布对本家的安排如何?”

“唔,”我点了点头,语气转为了严厉,“中务殿下是聪明人,多的话我就不说了。此次本家动用近二十万军势,无论如何,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结果,否则战事只好继续下去,而双方的余地也会越来越小,直到毫无转圜的地步……关于这一点,贵方是否有了充分的觉悟呢?”